
年轻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docx
5页年轻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摘要:目的:为了对年轻心肌梗塞的病患提供心理护理以及相应的康复指导方法:采用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帮助病患可以更快地进入病患角色,对病患的家属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同时进行全面的康复指导结果:通过对年轻心肌梗塞的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病患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年轻心肌梗塞的病患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其可以有效提高对病患的治愈率,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患提高生活质量也十分有帮助本次研究同时为心肌梗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关键词:年轻病患;心肌梗塞;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前言近年,有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概率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在发病的特点与老年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与病患精神紧张程度、情绪是否激动、排便的用力情况、发病后是否及时就诊和知识缺乏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应该对心肌梗塞的病患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防止病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对病患的治愈率,有效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心肌梗塞的患者共计44例,其中男性病患为43例,女性病患为1例,年龄范围在3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64.12)岁。
所选病患在特点上较为年轻,且在平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并且没有冠心病和心绞痛等病史,对于突发疾病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准备,精神压力非常大,对于目前的病情很难接受同时所选病患普遍对医疗保健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并且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另外所选病患普遍工作压力较大,且在生活上没有规律,大部分的病患在性格特点上有着较强的时间紧迫感1.2方法心理护理:病患患有该病以后会有较多的心理障碍,首先要帮助病患正确的认识该病,引导病患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心理疏导逐步缓解病患的疼痛以及濒死的感觉,使得病患能够接受由于疾病所带来的低质量生活年轻人在事业和生活方面都处于鼎盛阶段,其对于生命和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非常想了解该病的严重性以及相关的预后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和这些年轻病患进行沟通,并能够关心和体贴病患,对于病患的个人信息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据情况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使得病患能够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着正确的理解,要向病患说明,年轻人的细胞活力较强,再良好的治疗下,能够很快得到恢复,同时在社会中也能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还要向病患讲述情绪对于疾病恢复有何影响,引导病患的情绪能够稳定,并且尽量安心积极地配合医院的相关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要接受病患易怒和呻吟等生理性反应,尽量通过心理疏导对病患进行缓解。
帮助病患接受病患身份:年轻人在患有心肌梗塞后,在心理上对于目前的情况不能接受,否认自己已经残疾的事实,并且认为自己不是病患所选的病患中大部分都有这种心理,认为自己年龄较小,为什么会患有心肌梗塞,对于医生的诊断结果有着非常大的质疑当病情稍微有所缓解后就认为可以正常进行活动,因此直接导致病情反复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对病患的病情交代清楚,使得病患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所患疾病的真实性以及相关危害,让病患迅速进入角色,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对病患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年轻病患一般在家里都承担着较重的责任,是家里的精神支柱或者物质支撑,一旦发生该病,其家属很难接受,要向病患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的严重性,要让其深刻理解为病患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和谐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应该尽量争取病患家属的配合,引导其家属能够用亲情、爱情与病魔做对抗,极可能帮助病患消除由于疾病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使其获得更多的心理上的支持2. 康复指导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病患的身心都是一种严重的打击,其是否能够快速恢复和多种影响因子有关,如病患的生活方式、性格情绪、社会环境等这些因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患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每个病患的具体情况加以康复指导。
2.12.1注意早期活动,相关研究表示,患有心肌梗塞的病患,应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及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尽快下床进行活动,这对于病患的恢复十分有利其能够促使病患早日出院2.2合理饮食,病患初期应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并且应该做到少量多次的用餐待病患的病情稳定后,膳食应该平衡,不能食用一些高胆固醇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应该多食用蔬菜以及水果2.3预防便秘,病患在发病后一般需要在病床较长时间,因此,肠道的蠕动能力会大幅减弱,由于心理状态的改变以及饮食上发生的变化,病患一般会发生便秘的状况,所以应该尽早的进行预防要帮助和引导病患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同时病患还要学会在床上排便,在饮食上尽量食用促消化的食物,如一些水果蔬菜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药物进行排便,并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对病患的腹部进行按摩,排便的时候切记用力过度,使得病患的心理负担家中,诱发病患出现心绞痛2.4改变病患的不良行为,一些病患有吸烟以及饮酒的不良习惯,应该尽量劝诫病患戒烟戒酒,并要向其讲明烟酒对身体的危害2.5改变病患的行为,并使其情绪稳定,帮助病患保持开朗和乐观的性格对于病患的情绪控制非常重要,应该尽量避免情绪上的波动以及不良因素的刺激,防止病患出现相关并发症。
2.6改善病患的生活规律,病患应该尽量减少无关的社交活动,恢复期间避免进行性生活,平时要尽量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免疫力得到恢复,防止由于劳累而产生的其他并发症2.7引导病患科学用药,当病患的病情稳定后,应该继续进行巩固治疗,降低心绞痛的发生概率,因此可能需要病患进行长期服药首先要病患深刻理解用药的重要性,并且叮嘱病患的家属以及责任护士监督病患进行按时服药,值得注意的是要能够按照药物的不同观察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有副作用出现2.8病患应该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品,并且要定时地回医院进行复查,医生应该指导病患随身携带何种药物,并要向其讲解药物的用法以及注意事项病患应该学会自救,定时对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查,进而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总之,对于年轻心肌梗塞的病患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其可以有效提高对病患的治愈率,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患提高生活质量也十分有帮助本次研究同时为心肌梗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 曹月. 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J]. 健康养生, 2020, 000(005):22.[2] 康颖, 梅蕾, 胡宏宇,等. 全程专业心理护理个案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 v.33(05):146-148.[3] 邓雪莲, 雷慧, 潘冬云.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9(24):184-186.[4] 顾丹丹. 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06):234-236.-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