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五章螺旋体.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411961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32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五章 螺旋体,第一节 概 述,螺旋体(Spirochaeta)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呈螺旋状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也有许多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部分营腐生生活,无致病性,只有一小部分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一、形态与结构 1、形态 螺旋体呈螺旋状圆柱形,具有多个完整的螺旋其大小相差极为悬殊,长5~250μm,宽0.1~3μm,有的甚至能通过除菌滤器 螺旋体上螺旋数目、两螺旋间的距离及回旋角度各不相同,在分类上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螺 旋 体,螺 旋 体,螺 旋 体,2、结构 中心为原生质柱 外有轴丝缠绕 最外层是由细胞壁和粘 液层构成的外鞘 含RNA和DNA 2种核酸 螺旋体通过轴丝运动螺旋体结构图,二、染色特性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但由于着色困难,一般不 用 姬姆萨染色:可使菌体染成红色或蓝色,染成蓝 色者一般多为腐生性螺旋体 镀银染色法:为常用染色法,其特点是使银盐沉 淀粘附于螺旋体上,使之变粗而显 出黑褐色 印度墨汁或刚果红负染:染背景,而螺旋体透明 无色,结果在兰或红色的背景上, 衬托透明的螺旋体,反差明显三、培养 多数螺旋体需厌氧培养,较难培养但有些种属的螺旋体培养并不难,可需氧生长。

      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以及个别致病性密螺旋体与疏螺旋体可采用含血液、腹水或其他特殊成分的培养基培养 其余螺旋体迄今尚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但可用易感动物来培养和保种四、分类,钩端螺旋体属,纤细螺旋体属,特纳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科,螺旋体属,脊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螺旋体科,短螺旋体属,短螺旋体科,短螺纹科,短螺纹科,,螺旋体目,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本属细菌呈螺旋状,菌体上有3~10个不规则的疏松螺旋 致人和动物疾病的主要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回归热疏螺旋体 鹅疏螺旋体 色勒疏螺旋体 钝缘蜱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由蜱传播给人类主要感染人和犬,此外牛、马、猫等也可感染一、主要特性 菌体细长,20~30μm,有4~20个大而宽松的螺旋 运动活泼 吉姆萨染色淡紫色,镀银染色棕褐色伯氏疏螺旋体,二、致病性 本菌经蜱传播,可致人、犬、牛和马的关节炎 病人出现的第一个症状是被蜱叮咬的部位出现圆形红斑,随后红斑逐渐扩大,继而扩展到关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 动物看不到红斑,临床可见关节肿胀、跛行三、微生物学诊断 1、镜检 取被蜱叮咬部位附近的皮肤、患病关节的关节液制片,镜检。

      2、血清学检查 ELISA可用于检测抗体 3、PCR技术 可用于检测病料中的螺旋体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又称细螺旋体属,成员是一群菌体纤细、螺旋致密,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的螺旋体,故称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 大多数钩体无致病性,部分为致病性螺旋体,可引起人和动物的钩体病(细螺旋体病)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菌体纤细,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长6~20μm,螺旋细密而规则,至少有18个能活泼运动,由于运动常使菌体呈8字、丁字或网球拍等形状或C、S、O等字母形,且此种形状可随时消失 镀银染色法染色,只能看到棕色或黑色的弯曲钩状体,看不到螺旋钩端螺旋体,(二)生长要求与培养特性 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在含动物血清和蛋白胨的柯氏(Korthof)培养基生长良好该培养基含有10%新鲜灭活兔血清兔血清能促进钩体生长 钩体生长缓慢,接种后3~4天开始生长,接种后7~14天生长的最好生长特性 液体培养基 于靠近液面1㎝处生长最旺盛,呈半透明、云雾状浑浊,以后液体渐变成透明,管底出现沉淀 固体培养基 形成无色、透明、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平贴于琼脂表面的菲薄菌落,大者4~5mm,小者0.5~1.0mm。

      三)抵抗力 钩体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湿土和水中可存活数月之久故该病主要经污水传播 对热、酸或碱敏感,56℃10min,60℃ 10s即可将其致死 常用浓度的各种消毒剂在10~30min内可将其灭活 对青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但对砷制剂有抗性四)抗原 1、型特异性抗原 成分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具有型特异性,是钩体分型的物质基础 2、群特异性抗原 系类脂多糖复合物,可刺激机体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具有群特异性,可作为分群的依据及补体结合反应抗原,用于检测动物血清中相应的抗体五)分类 本属有2个种 问号钩端螺旋体(L.interrogans) 双曲钩端螺旋体(L.biflera) 前者包括所有寄生性和致病性血清型, 后者包括所有腐生性非致病性血清型抗原分类法 根据钩体群特异性抗原应用显微凝集溶解试验,可将其分为若干血清群,各群内可根据其表面抗原的不同,再用型因子血清作显微凝集试验,将每群分为若干血清型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200个不同的血清型对动物致病的主要钩端螺旋体,二、致病性 (一)毒力因子 1、黏附物质 为细胞外基质成分,如纤连蛋白和胶原等。

      2、溶血素 是一种鞘磷脂酶C ,能溶解动物红细胞使动物发生贫血、肝肿大、坏死、出血,伴有黄疽和血尿等病征 3、内毒素样物质 为脂多糖样物质(LLS),可致动物发热,引起炎症和坏死 4、细胞毒性因子 为蛋白毒素,存在于感染动物血浆内,它在血液中循环和蔓延时能造成组织损伤,对小鼠有致死作用二)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 致病性钩体可感染50多种动物和人类,其中鼠类和猪是钩体的主要贮存宿主和传染来源家畜中牛、羊对钩体最易感,其次为马、猪、犬、水牛和驴等,家禽的易感性较低感染途径 钩体在家畜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在肾脏内长期繁殖,并随尿不断排出,污染土壤和水源等环境人和家畜则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这些污染源,通过损伤的皮肤、眼鼻粘膜、消化道粘膜而被感染也可通过动物间相互咬伤、吸血昆虫的叮咬、交配或人工授精而感染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病例 主要症状为发热、贫血、出血、黄疽、血红素尿及粘膜和皮肤坏死 亚急性病例 表现为肾炎、肝炎、脑膜炎及产后泌乳缺乏症 慢性病例 表现虹膜睫状体炎、流产、死产及不孕钩体病通常经历二个阶段 菌血症(前期发热)阶段 约持续7~8d 菌尿期(后期无热)阶段 持续2~3月或更久 在前期阶段,钩体大量出现于血、肝、肾和脑脊髓液中,而后期主要定位于肾内,并经尿排出体外。

      故检验钩体的病料必须根据病程适时采集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 1、病料 发病7~8d内(发热期)可采集血、脑脊髓液、肝和肾;发病7~8d后(退热)可采集尿液,死后为肾 2、镜检 肝、肾直接涂片;血、尿先离心,用沉淀物涂片经改良镀银法染色后镜检,钩体呈深黑色或灰色3、分离培养 接种柯氏培养基分离病料中含钩体,常在培养7~10d后见培养基略呈混浊对光轻摇试管时,便见上1/3的培养基内有云雾状生长物此时挑取培养物作暗视野检查,可见多量的典型钩体4、动物试验 病料经腹腔或皮下接种幼龄豚鼠、地鼠或仔兔强毒株常在3~5d引起发热、贫血、黄疸、血红素尿等症状二)血清学检查 常用凝集溶解试验 此外,也可用补体结合试验、ELISA以 及PCR技术等四、免疫 康复动物可获得较坚实的免疫力 注射疫苗,有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初次免疫 2d后,应进行再次接种,以后可每年接种1次 所用疫苗应与引起发病的菌株同型,或使用多 价疫苗 母牛免疫接种后产下的犊牛,可获得较高的母 源抗体,在出生后数月内不受感染故这些犊 牛须在3月龄后才能接种疫苗第四节 其他致病性螺旋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