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八章“归来者”的诗资料.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9106733
  • 上传时间:2019-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8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9/17,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文学与新闻系 张文通,2019/9/17,一、“文革”后的诗歌变革,诗歌“复兴”的最初的努力,是对诗人的“诚实”和诗歌的“真实性”的吁求将诗歌写作与当代政治权利的依附中剥离 诗歌面临双重的“合法性”的诘难,一是当代诗歌相对于现代诗歌的“贫困”,另一是新诗相对于古典诗歌的“羸弱”2019/9/17,,“政治诗”是50-70年代最主要的诗歌样式 相对与十七年,一是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干预”和批判精神,另一是个人体验的加入 80年代,不同诗歌“力量”的分裂,是诗界的重要现象这种分裂以“朦胧诗”的论争为其争端 《今天》 主流诗坛和自办探索2019/9/17,,在80年代的诗歌发展过程中,外国诗歌和大陆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被革新者置于首要位置,作为激活诗创造的主要推动力 对于80年代的旨在偏离、反叛当代诗歌“传统”的“新诗潮”来说,“运动”诗他们表现自身,引起关注的重要方式2019/9/17,二、“归来者”的诗,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2019/9/17,,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2019/9/17,,总体风格 追忆挫折的苦难也为活着归来而欣喜由于长时间沉落在社会底层,或处于弃民的地位,加深了对于历史、人生体验的深度表现出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历史反思的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感情的直接抒写2019/9/17,艾青,中国新诗史上有两次创作高潮的诗人:30-40年代;70-80年代 当代诗歌创作分为二个阶段: 1957年以前,颂歌; 1978年后,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以自我主题精神为核心,在对历史社会、人类命运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中,显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019/9/17,,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讴歌科学、民主、自由、友谊、和平,构成了艾青“归来”诗歌的主旋律 有两种形式: 一是取材于当下社会政治现实,具有明显现实针对性的作品,如《在浪尖上》、《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二是有着开阔视野或浓郁哲思的诗作,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以及《鱼化石》、《镜子》等。

      2019/9/17,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第2节: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第6、7节:写诗人 从鱼化石 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978年,艾 青 鱼化石,第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2019/9/17,《鱼化石》,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2019/9/17,,本诗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

      首先诗歌描绘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它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年以后,它重见天日此时,尽管作为物质生灵形体是完整的,它“栩栩如生”,“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连一丝叹息也没有,有的只是沉默,它的生命已宣告终结至此“火山”、“地震”、“鱼化石”的暗示性、象征性已十分鲜明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是都有过类似的梦魇般的遭遇吗?但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苦涩咀嚼上,而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揭示出启迪现实,昭示未来的客观真理——“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的胸襟总之,本诗以“其力大,其思雄”,被誉为“少有的佳作”2019/9/17,公刘的诗,⑴、“没有灵魂的诗是诗的赝品” ⑵、对现代迷信的造神运动、民主与法制、诗与政治等社会问题的思考 ⑶、痛苦的冷峻 ⑷、“大哭大笑”的表达方式2019/9/17,邵燕祥的诗,⑴、“复出”后的作品,大多面对现实问题,情绪基调上呈现出愤激而炽热的特点 ⑵、对民族物质和精神的现代化追求的抒写。

      ⑶、80年代后期开始,着力于杂文、随笔的写作 《愤怒的蟋蟀》 《中国的汽车呼唤高速公路》,2019/9/17,蔡其矫的诗,⑴、西方浪漫派诗歌的影响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滋养 ⑵、60年代和“文革”期间的诗 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的诗,《玉华洞》 爱情诗、山水诗、风物诗 ⑶、人道主义的浪漫精神2019/9/17,昌耀的诗,⑴、“与泥土、粪土的接近,与‘劳力者’、‘被治于人者’的贴近”,对高原土地的挚爱 ⑵、意象构成:高原的历史传说、神话,实在的民族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 ⑶、“一种有体积、有内在质感、 有瞬间爆发力、男子汉意义上的文学” ⑷、语言:充分“散文化”, 注重内在节奏的力度,2019/9/17,峨日朵雪峰之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访湟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的无穷的山海 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2019/9/17,,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多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2019/9/17,三、诗歌流派的确认,“七月诗派”:1981年《白色花》绿原,牛汉,曾卓 “九叶诗派”:1981年《九叶集》郑敏,2019/9/17,曾卓的诗,“他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2019/9/17,,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 诗歌主要特点:倾吐情感,袒露心胸,感情真挚,形象鲜明 具有自传特点:负伤心灵的不屈歌唱,两类:政治抒情诗和爱情诗2019/9/17,《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的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要展翅飞翔,,2019/9/17,,三个主要意象:树、风和森林。

      树的现状: 远离森林,生存在悬崖边,承受着风的吹袭,弯曲,倾斜 边缘化、危险、孤独、磨难 它的姿态耐人寻味: 倾跌,或飞翔:毁灭,或得救 实现自我救赎、精神超越的一念之间2019/9/17,,《悬岩边的树》作于“文革”时期,是受难的一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和精神状态的写照风显然指政治风暴,悬岩指受难者所处的危险社会情势,悬岩边的树指遭受极左政治摧残的作者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 它既表达了回归集体的愿望,也体现了逆境中不屈的人格力量 树的意象蕴含着对命运的慨叹、生存欲望、生命意志、对未来的信念和乐观精神让人看到苦难中的超越精神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遍价值,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原则2019/9/17,绿原,归来后,出版有诗集《人之诗》 、《人之诗续集》、《另一只歌》 、诗论集《葱与蜜》等 《另一支歌》获全国优秀新诗 (诗集)奖,1998年获37届 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 “金杯奖”2019/9/17,《又一名哥伦布》,《又一名哥伦布》中,他仍以二十世纪的哥伦布自况,尽管他不像当年的哥伦布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没有“圣玛丽娅”号船和众多的水手,而只有孤身一人和“四堵苍黄的粉墙”,却在巨大的寂寞和忧伤中思索着,于无边的险浪和痛苦中追求着,他“坚信前边就是‘印度’——/即使终于达不到了印度/他一定也会发现一个新大陆”,即坚信“时间老人”的公正判决。

      2019/9/17,,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是他诗歌的一个鲜明主题 具有冷峻的思辨色彩和浓郁的理性成分 绿原又是一位感情沸点很高的诗人,他的感情的高温可以熔化理性的岩石,使诗作达到理与情的结合 有新鲜、明晰、深刻的思想,能动人以情,晓人以理他的诗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血有肉有思想 语言朴素、明朗隽永,以现代口语和内在韵律来表现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力求人和诗、政治和艺术、哲理和感情、经验和才华结合2019/9/17,牛汉,1980年以前的诗大多写于“五七”干校 牛汉在沉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重负 之下, 从“大自然的创伤与痛苦”中引起他 “心灵” 的“共鸣”其作品几乎全都是托草木 以言志,借鸟兽以抒情,抒发“自我” 的变异,显示了诗人坚强的性格和 不屈的意志,是诗人“自我”的物化2019/9/17,半棵树,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2019/9/17,,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的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2019/9/17,,树的身体被雷电损毁了一半,但它残缺的身体仍然旺盛地活着。

      雷电也没有善罢干休,仍伺机再给它致命的一击诗作蕴含着对峙形成的张力 《半棵树》比《悬岩边的树》包含着更激烈的冲突,“半棵树”也比“悬岩边的树”更富有命运和性格的悲剧性,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2019/9/17,《半棵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不屈的生命, 象征着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与战斗的传统 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 《半棵树》代表了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如七月派作家群)在文革中的“潜在写作”仍然带有反抗的英雄的风格 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2019/9/17,,80年代以后的诗作,向着两个方向突进: 一是继续沿着《毛竹的根》、《华南虎》等诗作向深层拓展,将痛苦的磨炼与意志的坚韧,灾难的深重与理性的企求,巨大的挫折与矢志不渝的精神铸成鲜明形象 二是显示了诗人“站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力求向人世艰难与人生艰难与人生忧患的深处探寻,把自己的痛苦与欢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