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杀系类之文科物理.pptx
61页绝杀系类之文科物理 只有考点 考试都出原题,除了数字有变动,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4. 伽利略后的物理学发展: 5次大综合,引发3次工业革命 17世纪:牛顿(英) 集伽利略、开普 勒、笛卡儿、胡克等人的成果, 把天体与地面物体运动统一起来, 建立了以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 定律为基础的动力学理论体系 18世纪:瓦特(英) 发明蒸汽机,经 迈尔、焦耳、开尔文、克劳修斯、 吉布斯、布朗、玻耳兹曼等研究, 摒弃热质说,揭示了热现象的本 质,建立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蒸汽机、 内燃机,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世纪到19世纪:迈克斯韦在库仑、 安培和法拉第等人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存 在,统一了电学、磁学、光学 电气化、 电磁波通讯,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 狭义相对论,扩展物理学到高速 领域,建立了新的时空观 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假设,经 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海 森伯、薛定锷、狄拉克等人的努 力,建立了量子力学,扩展物理 学到微观领域 信息工业、 原子能 和平利用, 第三次 工业革命 第一节 实验在物理学进展中的地位 一、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创始人伽利略 1. 什么是实验? 根据预定目标,精心选择实验仪器,控制实验条 件,尽量减少干扰,以求对现象的发生、变化规律得 出科学结论的一种实践活动。
2. 实验与观测的区别: 观测:被动等待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对其记录和研究 实验:要求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控制条件,使现 象可重复出现,以便得出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或发现新现象,或验证新规律 第二节 物理学常用的思想方法 物理学发展离不开正确理性思维的指导和正确研 究方法的运用 一、科学抽象: 突出重点,抓住本质 1. 理想化模型的建立: 光滑斜面,质点,刚体,理想气体,不可压缩流体, 点电荷,无穷大带电平面,无限长通电导线 2. 数学抽象的应用:物理过程不同,数学上描述相同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单摆,晶格振动,声波中分 子振动,电磁波中电场磁场振动 科学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 例3 估计地球上山脉高度的上限 测得岩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6×108 N/m2 花岗岩密度 3×103 kg/m3,玄武岩密度 5×103 kg/m3 把山体看成柱体,全部重量压在底面上 珠穆朗玛峰高 8.84 km 地球半径 6400 km,小行星大小几 km,所以大行星 都是球形的,小行星都是不规则的 一、国际单位制 (SI): 时间,秒 (s) 质量,千克 (kg) 长度,米 (m)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电流强度,安培 (A) 光强度,坎德拉 (cd) 1. 基本单位:2. 导出单位: 速度,m/s 加速度,m/s2 力,kg·m/s2 = N 能量,kg·m2/s2 = J 电量,A·s = C 电压,kg·m2·s-3·A-1 = V …… 3. 进制: 千,k = 103; 兆,M = 106; 吉,G = 109 毫,m = 10-3;微,μ = 10-6; 纳,n = 10-9 □ 常用单位:d, h, min, rad, ºC, l, t, eV, Å, l.y.…… 二、量纲与量纲分析: 1. 量纲:任何物理量都可以表示成基本量的幂次式, 叫做该物理量的量纲。
基本量单位 m kg s A K mol cd 基本量量纲 L M T I Θ N J 导出量量纲 [v] = LT-1,[p] = LMT-1, [F] = LMT-2, [Q] = TI ,[a] = LT-2,[V] = L2MT-3I-1, .…… 2. 量纲分析: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1) 分析等式是否有错:量纲错误 等式错误 量纲正确 等式未必正确 例如公式 E = mvr,[E] = ML2T-1,所以公式错误 (2) 定性分析公式的形式: 例如单摆周期 T ~ l ,g,m [l] = L,[g] = LT-2,[m] = M,[T] = T 所以 [T] = [l]1/2[g]-1/2,事实上 又例如电量 q,质量 m 的粒子以速率 v 垂直射入匀强 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 B) 中而做圆周运动, [q] = TI,[m] = M,[v] = LT-1, 例1 已知质点的运动函数 求 t = 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利用运动函数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 t = 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例2 已知质点运动 (m/s2),且 t = 0 时质点 在 (1, -1) m 处,速度 (m/s),求运动函数。
解:解题之前先建立坐标系本题题设已建立坐标系 运动微分方程 初始条件 ( t = 0 时) 所以运动函数 Ox y vy vx 例3 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 以速度 抛出物体,求抛 体的运动函数和轨道方程忽略空气阻力,抛体所受 加速度恒定向下 v0x v0y θ 解:从抛出时刻开始计 时,初速度 v0,抛射角 θ,初始条件为 x0=0,y0=0 v0x= v0cos,v0y= v0sin 运动微分方程 ax = 0,ay = -g 求速度和位矢 所以抛体在空中任意时刻的速度为 所以抛体的运动函数为 在上两式中消去时间 t,可得轨道方程 Ox y vy vx Y X 思考:怎样计算射程 X 和射高 Y ? 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九、圆周运动: R ω s 1.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速度:线速度,切向 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 / 秒 (rad/s 或 s-1) 运动周期 加速度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方向指 向圆心,称为向心加速度 大小 2. 加速圆周运动: R an at 大小速度:切向, 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其中角加速度 合加速度 第二节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质点动力学(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讨论力与运动 状态变化的相互关系。
基本定律是牛顿三定律 一、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 力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1.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能力任何 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大的物体这种 能力强,所以质量是惯性的量度 2. 牛顿时代前人们认为, 力是产生 (维持) 速度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 质点运动学:描写质点位置运动,不考虑运动原因 二、第二定律: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 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 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定律指出了力与运动状态改变、惯性三者的定量 关系这里的力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分量式或 三、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若以 表示第一个物体受第二个物体的作用力, 以 表示第二个物体受第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则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分别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并且沿一条直线 作用力与反作用 一对平衡力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和表述: 牛顿假设行星轨道近似为圆形 (实际的确如此), 匀速圆周运动 平方反比 牛顿进行了地月验证,椭圆轨道也符合。
任何两个质点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沿这两个 质点连线的方向,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 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常量 G =6.67×10-11Nm2/kg2 五、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总动量不变 即:若 则 即 常矢量 考虑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 外力:重力、支持力 光滑 内力:碰撞作用力 动量守恒:或 一个球的动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个球的动量的减小 动量在两球之间传递,而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动 量的传递依靠系统的内力来实现 第四节 功和能 一、功: Δx φ 物体移动了 Δx 距离,在此 过程受力 的作用,该力做功 A = F Δx cos φ 功是标量,φ 90º 时功为负,φ = 90º 时功为零,即力 不做功 φ 质点有元位移 ,受力 , 则该力做元功 即:力在元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该位移大小的乘积 质点沿曲线 L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力 做功 A B L φ 功的单位是焦耳 (J),电子伏特 (eV = 1.6×10-19J) 单位时间内的功叫做功率,它是描写做功快慢的 物理量。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瓦,W),1 W = 1J/s h A B 例2 质量为 m 的滑雪运动员沿滑雪道下滑了高度 h, 求在此过程中他所受各力的功以及合力的功 φ 解:受力图如图,任取元位移 , y O 可见,重力功与路径无关;摩擦力功与具体路径有关 二、动能定理: 1. 质点的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曲线运 动时也成立 质点 m 在合外力 的作用 下沿直线由 A 运动到 B, 做功 定义动能则 动能定理给出了外力做功的效果比较动量定理 ,冲量的效果是动量的改变 AB 质点沿曲线 L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力 做功 A B L φ 功的单位是焦耳 (J),电子伏特 (eV = 1.6×10-19J) 单位时间内的功叫做功率,它是描写做功快慢的 物理量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瓦,W),1 W = 1J/s 四、保守力与势能: 1. 保守力:如果一个力做的功与质点走过的路径无关, 只与始末位置有关,那么这个力叫保守力 重力、弹簧弹力、万有引力是保守力, 摩擦力、空气阻力是非保守力 2. 势能: 重力势能 万有引力势能 弹簧弹性势能 r = 为势能零点 h =0 (地面)为势能零点 x =0 (原长)为势能零点 3. 保守力的功 = 系统势能增量的负值:A保守力 = –ΔEp 对保守力才能够定义势能。
(势能零点可任意选取) 六、三种宇宙速度: 1. 第一宇宙速度: 使人造星体能够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假设人造地球卫星沿贴近地面、圆心在地心的圆 形轨道运行,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地球对 它的万有引力 2. 第二宇宙速度: 使卫星完全脱离地球引力范围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物体从发射后到脱离地球束缚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发射时: 脱离束缚时,距离 r :E2 = 0 3. 第三宇宙速度: 使卫星脱离太阳系引力范围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计算需考虑太阳、地球和其它星体的引力,过程复杂 二、库仑定律:实验结果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q1 和 q2 为两点电荷电量 (有正负),r12 为它们之间的 距离, 为从电荷 2 到电荷 1 的单位位移矢量, 为电荷 2 对电荷 1 的库仑作用力 点电荷:带电体线度 0 时, 沿轴线指向远离环心的方向, 当 q 0; r ,U ; r = ,U = 0 (最小值) q R 时, 五、等势面: 电势相等的 点连成的曲 面叫等势面。
性质: (1) 电力线垂直于等势 面并指向电势降低 的方向; (2) 等势面越密的地方 场强越大 x y z O 结论:磁现象是运动电荷相互作用的表现(永磁 体由按一定方式排列的分子电流组成) 磁场运动电荷运动电荷 一、磁感应强度: 大小:运动电荷 q 的受力随运动 方向变化, 方向:运动电荷不受力时的方向; 国际单位:特斯拉 ( T ) 磁场方向也可用置于场点的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定出 ++ 当 时,F = Fmax 与 q 和 v 无关,随场点变化 二、磁力线: 类似于电力线,是一些假想的有方向的空间曲线, 磁力线是一些环绕电流的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磁力 线的方向与其环绕的电流方向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