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密测角水准-误差来源及消除Word版.doc
8页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及影响1)外界条件影响:(1)、大气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质量的影响 大气密度的变化对目标成像稳定性的影响 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清晰的影响 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一般晴天在日出1小时后的1~2小 时内和下午3~4点钟到日落前1小时为最佳观测时间2)、水平折光的影响 视线避免靠近平行山坡,大河方向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3)、照准目标的相位差 采用微相位照准圆筒,上下午各观测半数测回(4)、温度变化对视准的影响 采用按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观测上半测回顺时针,下半测回逆时针5)、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变化造成采用按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观测上半测回顺时针,下半测回逆时针2)仪器误差的影响(1)水平度盘位移的影响:旋转时仪器弹性扭曲造成度盘微小位移 上半测回顺时针,下半测回逆时针2)照准部旋转不正确的影响:竖轴与轴套间隙过小或过大照准 部偏心差,测微器行差重合法读数3)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测微器弹簧不能及时 到位照准时,微动螺旋最后为旋进方向4)、垂直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 照准时,不使用垂直微动,直接手动照准。
3)、照准和读数误差的影响 认真操作,重合法读数,多测回观测5.精密测角的一般原则 根据前面所讨论的各种因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规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或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在精密测角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观测应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 ②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③各测回的起始方向应均匀地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分划误差的影响 ④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和减弱视难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影响,同时可以由盘左、盘右读数之差求得两倍视准误差2c,借以检核观测质量⑤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即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应按与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影响,如觇标内架或三脚架的扭转等⑥为了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转动方向先预转1—2周⑦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⑧为了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过程中应保持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当使用J1型和J2型经纬仪时,若气泡偏离水准器中央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这样做可以使观测过程中垂直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的大小具有偶然性,可望在各测回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中减弱其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1)、i 角误差(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⑴与视距成正比⑵一个测站的影响 ⑶一个测段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i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角的误差影响可以得到消除⑷ 但在实际作业中,要求前后视距完全相等是困难的下面讨论前后视距不等差的容许值问题视距差的规定,视距累积差的规定i=15″,δs=0.1mm由上式可得2) φ 角误差的影响(仪器垂直轴倾斜造成)当仪器不存在i角,则在仪器的垂直轴严格垂直时,交叉误差φ并不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因为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视准轴与水准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仍保持互相平行,因此对水准测量并无不利影响但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如与视准轴正交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那么这时视准轴虽然仍在水平位置,但水准轴两端却产生倾斜、从而水准气泡偏离居中位置,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水准气泡将移动,当更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进行观测时,视准轴就会偏离水平位置而倾斜,显然它将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应对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和对交叉误差φ进行检验与校正3)、水准尺每米长度误差f—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对一个测站高差应加的改正数 对一个测段高差应加的改正数 4)、水准尺零点差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不等,设a,b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分别为Δa和Δb,它们都会在水准标尺上产生误差 如下图所示,在测站Ⅰ上顾及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b1,a1的影响,则测站Ⅰ的观测高差为在测站Ⅱ上,顾及两水准标尺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a2,b2的影响,则测站Ⅱ的观测高差为则1﹑3点的高差,即I、Ⅱ测站所测高差之和为由此可见,尽管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 , 但在两相邻测站的观测高差之和中,抵消了这种误差的影响,故在实际水准测量作业中各测段的测站数目应安排成偶数,且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标尺轮流作为前视尺和后视尺5)、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在观测的较短时间内,由于受温度的影响,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可采用改变观测程序的方法来消弱其影响:(1)两相邻测站I,Ⅱ于基本分划如按下列①,②,③,④程序观测即 在测站 I上:①后视 ②前视 在测站Ⅱ上:③前视 ④后视则由上图可知,对测站I, Ⅱ观测高差的影响分别为—S(i2-i1)和+S(i4-i3),S为视距, i1, i2,i3,i4,为每次读数变化了的I角。
由于我们认为在观测的较短时间段内,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所以 (i2-i1 )=(i4-i3),由此可见,在测站I,Ⅱ的观测高差之和中就抵消了由于i角变化的误差影响,但是,由于i角的变化不完全按照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因此,严格地说,(i2-i1 )与(i4-i3),不一定完全相等,再说相邻奇偶测站的视距也不一定相等,所以按上述程序进行观测只能说基本上消除由于i角变化的误差影响2)根据同样的道理,对于相邻测站I, Ⅱ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应为 在测站 I上:①前视 ②后视 在测站Ⅱ上:③后视 ④前视综上所述,在相邻两个测站上,对于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可以归纳为奇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偶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所以,将测段的测站数安排成偶数,对于削减由于i角变化对观测高差的误差影响也是必要的6)、大气折光影响 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视线离地面要有足够的高度,往返测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7)仪器下沉 可采用改变观测程序的方法来消弱其影响设为奇数站:后(基)a1—前(基)b1—前(辅)b2—后辅)a2 基面求得高差 辅面求得高差 高差平均 按上图中的观测程序,当仪器的脚架随时间而逐渐下沉时,在读完后视基本分划读数转向前视基本分划读数的时间内,由于仪器的下沉。
视线将有所下降,而使前视基本分划读数偏小同理,由于仪器的下沉,后视辅助分划读数偏小,如果前视基本分划和后视辅助分别的读数偏小的量相同,则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所测得的基辅高差的平均值中、可以较好地消除这项误差影响8)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下沉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的垂直位移,主要是发生在迁站的过程中,由原来的前视尺转为后视尺而产生下沉,于是总使后视读数偏大使各测站的观测高差都偏大,成为系统性的误差影响这种误差影响在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抵偿,所以水推测量一般都要求进行往返测3、精密水准测量,测站观测程序如下:往测时:奇数站:(1)、后视基本分划 (2)、前视基本分划 (3)、前视辅助分划 (4)、后视辅助分划 偶数站:(1)、前视基本分划 (2)、后视基本分划 (3)、后视辅助分划 (4)、前视辅助分划返测时:偶数站:(1)、后视基本分划 (2)、前视基本分划 (3)、前视辅助分划 (4)、后视辅助分划 奇数站:(1)、前视基本分划 (2)、后视基本分划 (3)、后视辅助分划 (4)、前视辅助分划7、精密水准测量一般规定 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在各项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的高程控制测量中,也进行一等水准测量,故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中,将水准测量也分为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其精度指标与国家水准测量的相应等级一致。
1)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2)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二等 水准测量中规定,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0m,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 于3m这样,可以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误差和垂直折光等影响3)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 变化,应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 格置平 4)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5)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等影响6)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 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7)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 时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水准路线上每一测段仪器测站安排成偶数,可以削减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8)每一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应进行往测和返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 性质相同、正负号也相同的误差影响,如水准标尺垂直位移的误差影响9)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10)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的操作程序与水准器水准仪相同观测前对圆水准器应严格检验与校正,观测时应严格使圆水淮器气泡居中11)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加以标记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应≤1.0mm),就可以从间歇点起测若仅能选定一个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则在间歇后应仔细检视,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歇点起测 (注: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