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苹果北扩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教学教材.ppt
34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陕西省苹果北扩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马锋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一、陕西苹果北扩、发展山地苹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以上利用山地发展果树生产对调整和优化山区的经济结构,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山地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温度日差较大,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果实着色和优质丰产许多国家都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山地果树生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加,为陕西苹果优生区北扩创造了条件 陕西榆林南部的绥德、米脂、子洲等县和延安北部的宝塔、延长、延川、安塞、志丹、子长、吴起等县(区)是苹果的优生区,这些地方多为丘陵山地,地域广阔,缓坡台田面积较大,且已形成了一定发展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二、陕西苹果北扩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优势: 梯次明显、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通风透光好,因此,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硬度大,营养含量高、耐贮藏 山地果园排水良好,根系发达,苹果树体生长紧凑健壮,病虫害发生少,具有发展有机苹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集水面大 陕北很多县区县域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
缺点: 陕北果园立地条件差,土质瘠薄,水土易流失,管理作业不便,一般山地道路不畅,生产、运输、管理都不方便,追肥、打药等用工量大,对高水平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气候条件存在一些缺陷,土壤干旱缺水,蒸发量大;积温量偏小,易发生倒春寒,霜冻、冰雹发生频繁三、陕西苹果北扩的几个技术问题(一)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品种 由于土壤干旱、多数属于微碱土质,并存在低温冻害问题,应选择耐寒、抗旱、抗盐碱的苹果砧木,如吴起楸子、新疆野苹果和八棱海棠 由于无霜期短,积温偏小,应选择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可选栽首红、金冠优系、千秋、弘前富士、乔纳金、蜜脆等品种,晚熟红富士要选择适宜的区域栽植二)规范建园园址的选择 山地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山地选择宜园地的复杂性在山地建园时,应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熟悉并掌握山地气候垂直分布带与小气候带的变化特点,正确选择生态最适带及适宜小气候带建立果园 园址应选择在坡度1030的山地, 坡度为30以上的山地因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的难度较大而不宜建立果园 优先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地形开阔、光照充足、远离污染的山地梯田进行建园 果园规划 栽植小区的划分:栽植小区是果园的基本作业单位小区面积在12 公顷 左右, 形状一般为长方形, 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 并同等高线弯度相适才有利于耕作。
在同一小区内, 土壤条件要相对一致 道路系统设计:为了便于运输, 果园应有道路系统 防护林的设计:山地果园设置防护林系统对改善果园生态条件, 减少风、沙、寒、旱的危害, 保证果树正常发育和丰产优质有明显的作用 果园的排灌系统设计:可利用果园地势, 在较低洼处, 人工打制“集雨窖”, 蓄积天然水, 进行人工抗旱浇水, 有条件的果园可安装滴灌系统集雨窖修筑在支路、干路、选果场等空地水土保持措施 山地建园时,降雨易产生径流,冲刷土壤,导致果树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必须采取水保工程措施1)修筑梯田 对土层深厚的山区丘陵坡地,应根据地形地貌修筑断续或连续带状梯田田面水平或里低外高(稍向内倾约5度),果树定植于田面中部和略靠外侧梯田宽随地形而异,外缘培修土埂,埂宽30厘米,高50厘米,以利蓄水对缓坡地田面外侧可种植豆类和绿肥作物等梯田的结构 梯田修筑设立基线定点测等高线加行、减行以等高线为阶面中轴线由上向下修筑梯壁、阶面边梗、背沟 (2)挖鱼鳞坑 鱼磷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长径70-150厘米,短径60-100厘米,深约50厘米左右,外侧土埂高30厘米,坑内侧有小蓄水沟与坑两角的引水沟相通 科学栽植 栽植密度要合理:可适当密植。
合理株行距是3-4m4-5 m 预先整地挖坑:在雨季来临前进行整地并挖好80-100厘米见方的栽植坑,在坑内填埋秸秆、杂草10厘米左右踩实,然后将底土与保水剂每坑15-20克拌匀,回填到坑内,表土回填上部并压实,当年秋季可因地适时栽植 选用优质壮苗:苗木要求品种纯正,根系完整,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栽植前修剪根系,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并用ABT3号生根粉50-100毫克/升溶液浸蘸根系3-5秒 定植时间: 秋栽在落叶后- 地冻前, 9 月下- 11 月中旬, 栽后立即埋土保水防寒; 春栽在土壤刚解冻后栽植 栽植方法:栽植时,先在栽植坑位置挖开一浇足底水,栽苗后浇表水,水渗后用土埋好坑,然后用1平方米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呈锅底形利于积水下渗 苗木定干后可用普通白漆、柴油或凡士林涂抹剪口,也可用膜袋套在苗木上绑好,以防失水,但苗木萌芽时要及时检查去膜袋,防止灼伤幼芽 (三)山地苹果土肥水管理技术加强土壤管理 (1)合理耕作 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的果园,伏耕有利于贮水保墒,对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可免耕,尽量保持土壤的自然状况,减少水分蒸发另外,沟垄耕作,改锄草为浅旋耕或刈割也有抗旱、保墒作用。
2)土壤覆盖 覆草: 用麦秸、稻草、玉米秆、绿肥、杂草等,覆盖于树盘、树行或全园,有利于蓄水保墒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覆盖厚度为15-20厘米,并适当压土 覆盖材料的选择:有机物覆盖材料很多,来源广,各种农家肥、作物秸秆、种植的绿肥、牧草、野草及其他有机废弃物都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 覆盖技术:一般采用树盘或顺行覆盖,厚度20厘米,随覆盖物的沉实和腐烂,覆盖层变薄,应及时添草保持15厘米左右厚度,碳氮比大的覆盖物要增施氮肥过长的作物秸秆要切短为40厘米,覆盖后及时压土防风,覆盖时间四季均可进行,覆盖制度应连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效益覆盖期间要及时防治病虫 果园生草技术: 选择适宜草种果园生草可以利用天然草,也可以人工种植人工生草采用的草种以多年生草为主豆科有三叶草、矮化草木樨、美丽鹧鸪豆,多年生香豌豆,禾本科有多年生黑麦草、狗尾草等 种植技术,生草制的草种可以单播,也可以混播,豆科与禾本科混播比例一般为1:1生草制种植普遍采用行间生草,生草带宽度一般为果树行距的23,行内覆盖地膜或覆草播种前亩增施磷肥20千克同时利用果园零星空地建立专门的留种地 生草制果园管理刈草是生草制果园重点管理措施,全年刈割46次,刈割后覆盖树盘或株间,刈草留茬高度一般为510厘米左右,以利草的再生。
为了维持生草层,发现稀疏地段要及时补种,有鼠类危害时及时防治,间隔一定年限要耕翻压青,防止土壤紧实此外生草制果园前期应适当增加施肥和灌水量 树盘覆膜: 有灌溉条件的果园,早春灌水,水下渗后2-3天,重新修整树盘,并覆膜,但最大覆盖率不超过7%,以便雨水下渗同时,雨季要注意排水夏季可将杂草撒在膜面,防高温,秋季将杂草和落叶一起埋入树下作肥料穴贮肥水: 在水源缺乏的山地果园,初冬或早春,结合果园深刨,施肥和整修树盘等,根据树龄大小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挖穴4-6个,穴的直径一般2030厘米,深度4050厘米 用玉米秆、麦秸、杂草等扎粗度20厘米左右,长比穴稍短些的草把,捆绑结实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放入穴中草把周围填土,同时与土混合施入过磷酸钙100克及尿素50-100克,随即每穴浇水4-5千克穴上覆膜,并在穴洼处的膜上扎一小孔,孔上压石块,以利保墒和压住薄膜以后视干旱情况,每穴由膜孔灌水15千克 肥穴的管理:生长期间可通过肥穴给果树施肥浇水一般在花后、新梢停长期、采果后3个时期追肥每次每穴追50100克复合肥或尿素,把肥放在草把顶端小洞处,紧接浇 水4公斤 萌芽期至新梢旺长期每10天浇1次水,每穴每次354公斤。
5月下旬至雨季来临前可每7天浇1次水,雨季中不过分干旱可不浇水 另外,地膜下长草时可在地膜上压5厘米厚的土肥穴上的地膜破后应及时更换,以便保持较好的保墒效果 增施有机肥及叶面喷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采用平衡施肥法或配方施肥法,确定适宜的化肥用量推广实施果园生草(种植绿肥),以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并可增强树体抗病能力6-8月份气温高时连续喷施1-3次5-6%的草木灰浸出液(草木灰5-6千克,加清水100千克,充分搅拌后浸泡14-16小时,过滤除渣),能使树体含钾量增加,增加果树抗旱、抗高温能力节水栽培技术 通过“集雨工程现代节灌园艺措施”的模式,以集雨工程调控降雨资源为基础,采用低压管灌、滴灌、渗灌等技术和合理的利用园艺等措施,大幅度提高降水的生产效率,满足山坡地果园的水分需求 山地果园雨水是可开发利用的潜在水资源可以通过修筑梯田、建造水窖(旱井)和蓄水塘等防渗蓄水设施工程拦蓄集雨,进行滴灌、微滴灌等四)加强防灾抗灾体系建设 应建立自然灾害测报、防御体系依托各级气象部门的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防御机构,同时加强防御抵抗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配置相关的气象监测设施仪器、抗霜冻风机,防冰雹高炮、火箭炮和果园防冰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