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doc
3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你认识下列加点的字吗?请试着给它们注音①为坻( ) ②佁然( ) ③伛偻( )④ 犬牙差互( )⑤ 淫雨( ) ⑥浩浩汤汤( ) ⑦ 觥筹交错( )⑧ 倩女之靧面( ) ⑨曝沙之鸟( ) ⑩悄怆幽邃( )2 ,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试着解释出来① 淑尔远逝( )(② 风力虽尚劲( ) ③ 佁然不动( )④ 往来翕忽( ) ⑤ 春和景明( )⑥ 汗出浃背( ) ⑦ 高者挂罥长林梢() ⑧ 巴陵胜状() ⑨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⑩ 醉翁之意不在酒( )3.请翻译下列句子①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③ 微斯人,吾谁与归?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你能背出下列古诗文吗?请试着按原文填空① 野芳发而幽香, , , , 山间之四日寸也。
② 登斯楼也, , , , 其喜洋洋者矣③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④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⑤ 此中有真意,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愁云惨淡万里凝⑨ 而或长烟一空, , , , 此乐何极!⑩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5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 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以“ , ”的名句道出了自己的拳拳心语 ② 欧阳修的千古名篇《 》中以"乐"为全文主线,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 "的思想情怀。
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_代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其中名句“ , ”被传诵至今.二、课内阅读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例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请将原文有关内容填在文中的空缺处7.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8.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9.文章先写"心乐之",后而又写"悄怆幽邃".你怎样理解这 “一乐一忧” ? 10.你觉得文中哪处景物描写最精彩?请说说理由,11.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山水的古诗文?请你选择几句名句写下来,并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外阅读钴姆潭记柳宗元钴姆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巫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殳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廷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注释① 本文是《 永州八记》 中最短的一篇.作者在描绘钴姆潭自然风光之后,抒发了被贬谪的愤懑之情② 潨(c6ng ) ,水声12 .在表达方式上.第一段段侧重 ,第二段侧重 . 13 .钴姆潭的潭水如何而来?(摘录原句)1 4 .描写钻姆潭周围的环境的句子是15 .描写溪流自上而下奔腾激荡之险势的一句 16 .请你说说"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一句的大意.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 .第二段主要记述了买潭上田一事,记录了卖者求告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段能否去掉?四、作文清你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自已故乡的一处或一种风景名胜、风物特产、民俗风情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600 字.(可配地图、图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① chí ② yí ③ yǔ lǚ ④cī⑤ yín ⑥ shāng shāng⑦gōng⑧ huì ⑨ pù ⑩ qiǎochuàng suì 2、① 忽然② 猛,强有力③ 呆呆的样子④ 轻快敏捷的样子⑤ 日光⑥ 湿透⑦ 挂 ⑧ 好景色⑨ 通“嘱” ⑩情趣3、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②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③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④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⑤ 醉了能和众人一起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⑥ 才知道田郊野外未尝没有春天,而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4 .①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②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③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⑤ 欲辨己忘言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⑧ 瀚海阑干百丈冰⑨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 .①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醉翁亭记 与民同乐③ 唐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课内阅读6 .蒙络摇缀,斗折蛇行,凄神寒骨7 .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8 .幽静幽深冷寂,孤凄悲凉.9 .作者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是寄情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就会流露出来10 .示例:潭中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准确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令人赏心悦目11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三.课外阅读12 .写景,叙事 ,抒情13 .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14.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5 .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16 .哪里能使我愉快地居住于此而忘了故土呢?难道不是这钴鉧潭吗?表达了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慰,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17 .不能,从中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揭露统治者“官租、私券”对人民的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四、作文(略)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