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9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第5秒是时刻,前5秒是时间C.我国海监船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指的是位移D.小轿车比大卡车启动得快是说小轿车加速度较大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同一地点,轻物体和重物体下落的重力加速度不同D.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3、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依此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B.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t=4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D.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4、国庆收假期间,小茗同学早上 8:00 乘车从广元出发返回学校,行驶了170km 后到达学校门口的停车场,用时 2小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汽车经过某一条减速带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题中的 170km 指的是位移C.题中的 8:00,2小时指的是时间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5、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则当用该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使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则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A. B.C.+ D.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
则(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7、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 -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A.t=1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B.3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C.A、B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D.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8、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此相机每秒连拍10张),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五张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认为这时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可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 2)( )A.第五张照片是在最高点B.陈若琳的起跳速度约为3.4m/sC.第五张照片是在上升阶段D.第五张照片是在下降阶段9、如图所示是汽车与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同时计时而作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在2s末二者速度相同B.在4s末二者相遇C.在2s末二者相遇D.相遇前二者最远距离为6m1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6 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关于该物体在这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6 m/s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 m/s2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 m/s2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打印点未标出.(1)小车拖动的纸带时的加速度a=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且要求尽量减少误差)(AB、BC、CD…FG的距离分别用x1、x2、x3、…x6来表示,时间用T表示)(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点时的瞬时速度(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__________m/s,12、(10分) (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乙是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交流电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0.02s.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现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依次为:AB=16.10cm,BC=17.95cm,CD=19.81cm,DE=21.65cm.则:(a)相邻计数点间隔的时间为________s;(b)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c)计时器在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D【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而不是以物体的体积大小来定义,故A错误;第5秒和前5秒都是时间,故B错误;我国海监船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实际为轨迹的实际长度,所以指的是路程,故C错误;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快说明所用时间相同,速度变化大,即加速度大,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2、D【解析】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可能受到了除重力外其他的竖直方向上的力的作用,故A错误.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具有不为零的初速度,故B错误.C.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故C错误.D.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3、D【解析】AD.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横轴以下速度为负,横轴以上速度为正,0-2s内速度为负,故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A正确,D错误;B.物体先沿x负方向运动,t=2s后沿正方向运动,故t=2s时离原点最远,B正确;C.速度时间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t=4s时,横轴上下方的面积之和为0,故物体回到出发点,C正确;故选D。
4、D【解析】在研究汽车通过减速带的时间,需要用到汽车的长度,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该同学的轨迹不是直线,所以170km为路程,B错误;8点开始出发,表示动作的发生,为时刻,用时2h,表示过程持续时间,为时间间隔,C错误;题中知道路程,知道所用时间,根据可求得过程中的平均速率,D正确.5、A【解析】试题分析:拉木块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样分别对拉1木块和拉2木块分析列式求解即可.当拉木块2匀速运动时,对1有,当拉木块1匀速运动时,对2有,联立解得,A正确.6、AC【解析】AB.两者叠放一起静止于水平面上,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只有他们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所以二力平衡,支持力等于重力等于,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则不能平衡,A正确,B错误;CD.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和拉力的合力与支持力等大反向,绳子拉力水平说明B的球心和A的顶端等高,即B的球心到地面高度为R,B的球心到A的球心的连线长度为,那么,在重力和水平拉力的合力矢量四边形中,解得,C正确,D错误故选AC7、AC【解析】A.速度时间图象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1-3s内A的位移mB的位移m由题知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所以t=1s时,两物体相遇,故A正确.B.由速度时间图象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3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则B的平均速度大于A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在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m/s2B在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m/s2即,故C正确;D. 由速度时间图象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D错误.8、BD【解析】由题意此相机每秒连拍10张,则时间间隔是0.1s,可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设跳台高h,起跳速度为,由,得,上升时间,拍第5张历时是0.4秒,所以以处于下降阶段,BD正确.9、ABD【解析】A.由v-t图知,纵坐标值表示瞬时速度,在2s时两图象相交,说明二者速度相同,故A正确;B.由图看出,4s内汽车的位移等于自行车的位移,而两者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故在4s时汽车追上自行车二者相遇,故B正确;C.由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位移,可以看出在前2s内,自行车的位移比汽车的位移大,二者没有相遇,故C错误;D.相遇前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最远距离为故D正确。
故选ABD10、AC【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为:;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故选项AC正确,选项BD错误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二、实验题11、 0.40 【解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12、 电火花 交流220V 0.1 1.85 1.7【解析】(1)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2)a、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故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b、根据, ;(3)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