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政治试题 (选修) 含答案.doc
15页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6 年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高二政治(选修)试卷时间:90 分钟 分值:120 分 命题人:闻宏武第Ⅰ卷(选择题 共 6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 . . . . .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 ”这一判断主要说明A.哲学是一门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2、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 实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柏格森的这一思想A.认识到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是科学的 B.认识到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物主义现点C.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是唯心主义观点 D.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和意识,是正确的3、2016 年 5 月 17 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地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表明A.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B.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之科学”C.真正的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对于日全食出现的时间,覆盖的区域,现在天文学家都能作出精确的预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观了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思维是存在的根源5、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过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人被机器人关进“动物圈”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6、2016 年 5 月 18 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材料表明①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人口政策③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要 与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相 结 合 ④ 正 确 的 意 识 有 时 可 以 独 立 于 客 观 存 在 之 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下列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观点相一致的是 A.富贵在天,生死由命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自此就有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划分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9、小杜不慎受凉被冻成了面瘫,眼歪口斜,这已是小杜 3 年来的第 4 次。
医生表示,这与他长期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关这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C.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偶然性D.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10、党中央决定,2016 年在全体觉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行的重要实践,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C.在实践基础上获得正确认识是我们的目的 D.认识都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11、 “如果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如果你想了解砒霜是否有毒,也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才知道 ”这一说法A. 否 认 亲 身 实 践 是 获 取 认 识 的 唯 一 途 径 B. 否 认 人 们 可 以 通 过 学 习 书 本 知 识 获 取 认 识 C.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否认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12、右面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13、圣雄甘地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哲学理念,如不能即刻转化为服务于生活的某种行为,都是枯燥乏味的。
”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途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人口极速膨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隔 30 年,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此政策调整的认识论依据是A.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5、李华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 ,王明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两位同学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老师认为,他们的说法不矛盾,他们所说“物质”和“事物”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6、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
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17、国画的“写意” ,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8、右边漫画揭示的哲理是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C.经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19、漫画《乌鸦喝水》 (作者薛宏) 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0、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人社部计划于2017 年正式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准备于 2022 年后实施。
这样做蕴涵的哲理是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意识活动构成的 ②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A.发展中断 B.显著变动 C.相对静止 D.非连续运动22、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23、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是极具危害的外来生物之一我国在上世纪 30 年代将其作为畜禽饲料引入,其繁殖速度快,生命力旺盛,具有极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它的入侵严重破坏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这启示我们①要把握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防患于未然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③要具体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趋利避害④要遵循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农业如果仅从某一环节来看,效益是不高的,但如果把生产加工销售连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就可以提高效益,形成如图所示的第六产业。
这启示我们A.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B.事物的部分对整体发挥着统率作用C.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25、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 2 倍,工作时间就要多 2 倍,工作成本就要多 4 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 3 倍,工作时间就要多 3 倍,工作成本就要多 6 倍这告诉我们A.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客观性 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要重视量的积累26. 2015 年 12 月 16 日,来自全球的 2000 多位代表,共聚第二届“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大会组委会提出的倡议之一: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网络空间数据流动的自由和有序,早日形成联通全球的网络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说明①产业与互联网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的②事物的普遍联系表明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③联系具有主观性,人们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④联系的普遍性就是指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横向联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27.2015 年 8 月 24 日至 25 日,中央第八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首次提出“治藏方略” 的概念,系统地、正式地将发展至今的工作原则、经验和策略等提出来,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这告诉我们①要重视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②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④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8.有人认为“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由于团队成员多了会分散每个成员应有的责任,影响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组织内耗,减弱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①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制订激励机制 ③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构建合理的成员结构 ④加强群体的合作意识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29.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将会让中国与各国联系更为密切,促进世界和谐发展这体现了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要抓住时机,促进质的飞跃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D.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30.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这体现的哲理是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C.部分处于支配地位,整体服务于部分 D.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31.图中“赢”蕴涵的哲理是①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②要在完全脱离社会条件中实现人生价值③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引起量变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