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教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三章第二节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952555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0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 一、水稻的类型和良种的选择 (一)水稻的类型 我国栽培稻主要有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籼稻粳稻 叶宽 叶色 分蘖力 茎秆形态 谷粒形状 米质 耐寒性 中等 淡绿 较强,散生 较粗,壁薄 细长 直链淀粉多,黏性小,胀性 大 弱 较窄 浓绿 较弱,集中 较细 ,壁厚 宽厚 直链淀粉少,黏性大,胀性小 强 (二)水稻良种选择 1.辽粳371 2.旱稻65 3.津优2003 4.夏旱51 5.豫粳6号 6.杂交水稻-汕优63 二、水稻育秧技术 水稻生产上主要有育秧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 育秧移栽可以缩短本田生育期,有利于提高复 种指数;在寒冷地区,育秧可以延长水稻生育期 ,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在秧田期便于精细管理 ,移栽时可以保证密度 我国主要育秧方式包括水育秧、旱育秧两种 水育秧又分为水层育秧、湿润育秧、通气湿润 育秧等;旱育秧包括温室育秧和旱育秧通气湿 润育秧是目前应用的主要育秧形式 (一)水稻秧田选择与制作 1.选择育秧地 一般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背风 向阳,灌排方便,便于管理,靠近本田, 土质松软,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在 1.5%以上,pH在7.5以下,含盐量在0.1% 以下的地块作育秧地。

      2、秧田制作 ⑴耕耙 一般选用冬闲田作秧田,前作收后随即翻耕 ,翻耕不宜太深,一般以15 cm为宜冬季 冻垡、风干、 晒垡,促进土壤进一步熟化春季浅耕细耙,精细平整, 更深10cm ⑵作床 湿润育秧要求通透性良好的“通气秧田”苗床 特点是上糊下松,通气保温,易排易灌 做法是干耕干耙,水层浅平,播前泡田,用钉齿耙将 表面耙成泥浆,再用木耙粗平粗平后挑沟作畦,沟宽、 深各25cm,畦宽1.5m田四周挖围沟,中间开厢沟,畦 太长还要打腰沟,做到三沟相通,排灌方便挖好沟后要 精细平整,放水找平,做到畦如镜 ⑶秧田培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 要细,要充分腐熟肥料要匀施、浅施,使其在育秧期充 分发挥肥效 目前,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大力 推广配制营养土育苗,具体方法有两个: 一种是就地取材,配制床土 另一种是应用床土调制剂调制床土 (二)培育壮秧技术 1、壮秧标准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也是防止烂秧 的有效措施壮秧的形态特征是:叶片宽大挺健,叶短, 叶色鲜绿无病虫,黄叶少;苗基部扁宽、粗壮、有弹性; 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烂根;秧苗长势旺,不徒 长,高度整齐一致,叶龄适中。

      ⑴小壮苗( 3.5叶期以内移栽的苗)标准 苗高8~12 cm ,茎基 部宽2 mm以上;根5~6条,色白、短粗;叶片宽厚挺立 ,叶色鲜绿,叶鞘较短;移栽适龄1. 5~2. 2叶 ⑵中壮苗( 3.5~4.5叶期移栽)标准 苗高10~15 cm ;根10余 条,色白而粗;叶片宽厚挺立,叶色鲜绿,叶鞘较短;移 栽适龄3.5叶以上 ⑶大壮苗( 4.5~6.5叶期移栽)标准 苗高15~25 cm ,茎基部 宽4 mm以上,短而粗壮;根系白而粗壮;叶片宽厚挺立 ,有弹性,叶色绿中带黄,叶鞘短而均匀;移栽适龄4.5 ~6.5叶 2.培育壮秧技术 (1)播前种子处理 晒种:可增强种皮的透性,提高酶活性,促进发芽 搓种:使种子能够分散均匀 种子精选:方法有风选、筛选和盐水选 种子消毒:为了防治通过种子传染恶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用 1%石灰水\40%的克瘟乳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 液浸种48h,消毒后立即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在进行清水 浸种 浸种:使谷种较快地吸收水分,促进早发芽,发芽整齐 催芽:对于早稻播种时气温低,一般都要进行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温室催芽、地窖催芽、酿热物温床催芽、草木 灰催芽等。

      催芽的过程: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保温促芽、摊亮炼芽 (2)精细播种 确定适宜的播期: 水稻移栽日期减去秧龄,就是适宜的播期秧田播种 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品种特性、茬口和 秧龄等确定 确定播种量: 根据秧龄长短、育秧期气温高低、品种特性而定 提高播种质量: 一、掌握浆口适当,即播种时床面泥浆软硬合适,以 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 二、种子撒播要均匀 三、种子要撒盖过筛细碎马粪或土杂肥1~2cm后 (3)秧田管理 立苗期: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此期应保持床面湿润, 只在沟中灌水,一般不建立水层通常是“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小雨水放干”这种管理有利于迅速扎根出 苗,立好苗,防止烂种、烂芽 扎根期:从一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此期要求扎好根, 保住苗,防止烂秧死苗以湿润灌溉为主,浅水间断灌溉 为辅,逐步向全部浅水灌溉过渡天暖日灌夜排,天寒夜 灌日排”及时追施“断乳肥” 成秧期:三叶一心至移栽此期的基本要求是控下促 上,防止秧根深扎,不利拔秧,积极促进地上部的生长 因此,畦面上应保持2~3 cm的浅水层四叶期前后,秧 苗生长迅速,需肥多,根据苗情,追施“提苗肥”,每667 m2施硫酸铵17 kg左右。

      栽秧前4~6天,如果叶色较淡, 可追施“送嫁肥”,每667m2施硫酸铵15 kg左右拔秧时加 深水层,便于拔秧洗泥 三、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水稻移栽的方法分为手栽、机栽和抛栽 (一)水稻手栽与机栽 1、本田整地 ( 1 )整地标准:耕层深厚,土壤松软,上虚下 实,渗漏适宜,田面平整,高低不差寸, 寸水不露泥 ( 2 )整地方法与措施: 旱整地技术 一是耕地二是耙地 三是平地四是作畦、泡田五是施肥 六是耖田,是插秧前的最后一项作业,目 的是耖平田面,达到寸水不露泥 水整地技术 一般是低洼存水地实行 水整地先施肥,然后水耕、水耙,耖田 后即可插秧 2.水稻移栽 (1)配置方式 配置方式即水稻本田行、穴距的配置 一般有3种方式:长方形、正方形和宽窄行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地力、茬口、气候和技术水平而定早熟 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肥沃、通气良好的田块宜稀,瘦薄、通透 性差的田块宜密;春稻宜稀,麦茬稻宜密;气温高、日照好、降水充 足的田块宜稀,反之宜密 (3)适时早栽 适时早栽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多熟制地区,春稻 适时早栽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分蘖期长,有效分蘖多,延长本田生 长期,是高产的重要前提。

      春稻移栽一般认为日均气温稳定在15 ℃ 时,可开始插秧对于麦茬稻来说,插秧时间原则上是抢时移栽,麦 收后越早越好 (4)插秧技术 水稻插秧要做到“五要”和“ 五不要”,以保证插秧质量 “五要”是:“浅、稳、足、匀 、直”浅”是要求插秧深度 不超过3.3 cm (图3-1 ,图3- 2 ),水层深度以1 cm左右为 宜;“稳”是指秧苗不漂不倒 ;“足”是指每穴苗数要插够 数,以保证密度;“匀”是指 行、穴距均匀,秧苗大小一 致,每穴苗数一致;“直”指 插正,不插斜秧、烟斗秧 五不要”是:不插隔夜秧,不 插超龄秧,不插混杂秧,不 插带病虫秧,不丢秧 图3-2 不同插秧深度对分 蘖的影响 栽深2寸 ----二段秧 栽插 过深,基 部节间拔 长,长出 不定根, 形成二段 秧与三段 秧活棵 、分蘖推 迟 栽深3寸 ---三段秧 栽深1寸 分蘖推迟5-7天 ,增施7.5kg/亩 化肥,1个月后 才赶上浅栽苗 分蘖推迟15 天,一般分 蘖不能成穗 (5)灌深水返青 秧苗移栽到大田后,由于根系受到损 伤,有一段时间相对停滞,这段时间叫返 苗期此期应尽量减少叶片蒸腾,增加秧 苗吸水,促使秧苗早发根早返青。

      此期的 主要措施是灌深水护苗,水深以不淹没“秧 心”为宜 (二)水稻抛栽技术 水稻抛栽就是把育 成的水稻秧苗,直接均 匀的抛洒在大田中的一 种水稻移栽方式 根据育秧方式不同 ,水稻抛栽又分为塑盘 湿润育秧抛栽、肥床旱 育秧抛栽、塑盘旱育秧 抛栽等方式 水稻抛栽技术的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 备种→备秧盘→备营养土→耕翻作床 2.播种 浇透水→铺秧盘→撒底泥→匀播种→盖好 土→淋足水 3.苗床管理 4.抛秧 抛秧时,人(机)倒走,向前抛秧, 抛秧高度约3 m 抛秧要分两次抛,第一 次抛秧苗总量的2 /3 ,余下的补稀补漏 抛秧要力争均匀一致,这是确保抛秧水稻 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