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12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8年秋期中联考高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
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就是开启了一个误区B.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C.一个人只要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就一定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D.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B.文章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并由此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界所存在的问题C.文章在叙述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D.对于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文章先交代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学子没有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启发也没有用。
因此,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B.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每个学生的才华就都可以保证得到施展C.只有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才能自由讲学,避免灌输D.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桃花流水鳜鱼肥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 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日益丰腴起来 儿子少年时期,多次跟老铁来捕过鱼他最爱吃的就是鳜鱼,那肉细嫩鲜美,脆香可口,素有“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之说也因此,儿子对捕鱼这套程序了然于胸 他们找了个小汊沟,开始挖窝窝子挖得越深,留下来的鱼将越多老铁操走锹,儿子说:“我来吧 老铁想了想,说:“也好,这大黑天的,你一个人干活,我帮你瞅着,也省得跑偏了路数 儿子咂咂嘴,觉得老铁话里有话于是,赶紧换个话题:“爹,你知道不,我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呢!” “知道 知道?儿子心里一惊,不再言语了,把浑身的力气全使在锹上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手掌上也磨出两个水泡不过,儿子不敢吭声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窝子挖好了,星星也撒满天空儿子看看,已快十点了儿子有些焦急老铁说:“干什么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今晚就陪我抓一夜的鱼 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 老铁在汊沟上游放水,儿子便拿起兜兜网扎在窝子后面,这样可把往下游逃窜的鱼挡回窝子里 做好这一切,父子俩边休息边聊天再过两三个小时,等露水全下来,鱼儿抢食吃,就可收网了 老铁说:“你跟我说说话 儿子说:“说啥呢?” 老铁说:“说啥都可以。
儿子像哑巴一样,好半天都没吭声 老铁说:“要不,我给你唱个歌?” 儿子扑哧笑了:“你给我唱歌?” 老铁说:“对啊,就是你小时候,我教你的来,我唱,你也跟着唱也不管儿子同不同意,老铁就唱了: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 老铁唱着唱着,儿子就接上了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露水下来了,好大 父子俩起网,从窝子里打捞起一兜篓鱼有鲢子、鲫鱼、白条、草棍,最多的是鳜鱼老铁看看鱼这个,小了,放吧那个,正长呢,也放了 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趁老铁不注意,儿子掏出发出一条信息:今晚活动取消,今后这样的活动也不许再搞 发完,儿子陪着老铁一起笑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老铁说:“走吧,回家再不回,它们就会跑来接我了 (取材于肖建国同名小说) 4.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父亲退休后义务巡逻小河,也写他和儿子将捕获的鱼放生,深化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B.“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呜虫叫,草木散香一句形象写出周围环境的自然清新,渲染出父子歌唱时和谐美好的气氛,为后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最终改正错误做铺垫C.文中插叙老铁退休后的生活,对塑造老铁这一形象起到了补充作用,凸显了人物特质D.文中两次使用拟声词“咯噔”,形象地写出儿子面对父亲的提醒时内心产生了触动5.从文中看,作者不称父亲为“老王”,而冠以“老铁”称谓,“老铁”这个称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6. 小说以“桃花流水鳜鱼肥”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