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21页陕西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B.C. D.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C. D.4.如图,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在平面镜和之间来回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已知,,则的度数为( )A. B. C. D.5.如图,直线与坐标轴相交于点,,将沿直线翻折到的位置,当点的坐标为时,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C. D.6.将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A. B. C. D.7.如图,在中,,,垂足分别为、,、交于点,已知,,则的长是( )A. B.1 C.3 D.28.若二次函数y=-x2+b的图像经过点(0,4),则不等式-x2+b≥0的解集为( )A.-2≤x≤2 B.x≤2 C.x≥-2 D.x≤-2或x≥2二、填空题9.已知,,则的值是 .10.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1.已知,点O为数轴的原点,点A、B在数轴上,点M是线段AB的中点,若点A表示的数是﹣8,OB=5,则点M表示的数是 .12.已知、、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三点,且,则、、的大小关系是 .13.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6,以O为圆心,EF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AE,CF相交于点P,将正方形OABC从OA与OF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三、解答题14.计算:.15.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6.解方程:.17.为了解决某贫困地区两村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某爱心企业捐资助学,计划新建一所学校,如图AB,AC表示两条公路,点M,N表示两个村庄,学校的位置需满足三个条件:①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②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③在∠BAC的内部.请运用尺规作图确定学校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写明结论.18.(1)如图1所示,在中,,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当BD=5cm,,的周长=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中,,,D是BC的中点,,垂足为E,那么_______.(3)如图3所示,在等边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D,BE交于点P,作于点,若,求PQ的长.19.某品牌自行车1月份销售量为100辆,每辆车售价相同,2月份的销售量比1月份增加,每辆车的售价比1月份降低了80元,2月份与1月份的销售总额相同,求1月份的售价.20.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灰球和3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1)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①摸到________球的概率大(填“灰”或“黄”)②要使得摸到灰球和黄球的概率相等,应向里面添加________个黄球(除颜色外都相同)(2)“一次性摸出4个球,摸到的球中至少有一个灰球”,这一事件是________事件(填“必然”“随机”或“不可能”)21.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之瑰宝.常见的屋顶种类主要有院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和平顶等.图①中古建筑的屋顶,被称为“悬山顶”,它的左视图为轴对称图形,如图②所示,已知屋檐米,屋顶到支点的距离米,墙体高米,屋面坡角.求点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2.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跳绳情况进行了一次跳绳成绩测试,每名学生一次跳30秒后记下跳绳下数,测试完后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跳绳成绩,分析整理绘制成如下统计表(不完整):跳绳下数818590939598100人数12a811b5再将这些数据按组距5(下)分组,绘制成如图所示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1)写出本次调查的样本和样本容量;(2)求出表中a,b的值,并补全频数直方图;(3)若跳绳90下可得满分,该校七年级共有72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中有多少名跳绳不能得满分.23.王老师自己驾车去离工作单位千米的某地开会,下面是他离工作单位的距离(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出(千米)与(小时)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他出发小时时,离工作单位多少千米?24.如图,为上一点,点在直径的延长线上,且.(1)求证:;(2)求证:是的切线;(3)过点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若,,求的长.25.如图,在矩形OABC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4,0),抛物线经过点A、C,与AB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Q为线段AC上一个动点,,连接PQ,设CP=m,△C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3)抛物线的顶点为F,对称轴为直线l,当S最大时,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Q、D、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阅读:(1)若a<b,则2a﹣3<2b﹣3,简述理由:小明的解法:∵a<b,∴2a<2b,(不等式性质2: ),∴2a﹣3<2b﹣3,(不等式性质1).小亮的解法:令y=2x﹣3,∵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a<b,∴2a﹣3<2b﹣3.小敏的解法:∵a<b,观察函数y=2x﹣3的图象可知,图象上点(a,2a﹣3)在点(b,2b﹣3)的左边,而图象由左往右呈上升趋势,∴2a﹣3<2b﹣3.(2)若a<b<0,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与﹣的大小.(3)若a<b<0,比较(a+2)2+1与(b+2)2+1的大小,简述理由.(4)若a<b<0,且a≠﹣2,b≠﹣2,直接写出﹣与﹣的大小关系.试卷第5页,共6页《初中数学中考真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 答案DCDDBABA 1.D【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根据四则运算规则即可得出答案,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2.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练掌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本题考查整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式相关运算的法则.根据整式相关运算法则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与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4.D【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出,,,由平角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得;故选:D.5.B【分析】连接OC,过点C作CD⊥x轴于点D,由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进而得出∠COD=30°,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证明△AO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求出OA的长,利用勾股定理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B,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详解】连接OC,过点C作CD⊥x轴于点D, ∵将△AOB沿直线AB翻折,得△ACB,,∴AO=AC,OD=3,DC=,BO=BC,∴由勾股定理得,,∴∠COD=30°,∠AOC=60°,∠BCD=30°,∴△AOC是等边三角形,∴,在Rt△BCD中,设,则,由勾股定理得,,解得,(负值舍去),∴BO=BC=2,故,,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 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巧做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平移规律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的解析式为:,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B【分析】由垂直于,垂直于,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角为直角,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以及一对边相等,利用得到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由,即即可求出的长.【详解】解:,,,,,在和中,,,,则.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8.A【分析】先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再求出与x轴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画出图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即可.【详解】解:将(0,4)代入y=-x2+b中得b=4,∴y=-x2+4设y=-x2+4与x轴交于A,B两点,令y=0,即-x2+4=0,解得∴A(2,0)B(-2,0)图像如下:由图像可得:当-x2+4≥0时的解集为:-2≤x≤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9.10【分析】本题将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详解】解:,,.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是解题关键.10.9【详解】解:360÷40=9,即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答案为:9.11.或.【分析】由点A表示的数是﹣8,可得OA=8,再根据点M是AB的中点,求出OM的长,进而求出点M表示的数.【详解】解:∵点A表示的数是﹣8,∴OA=8,①当点B在原点左侧时,如图1,∵OA=8,OB=5,∴AB=OA﹣OB=8﹣5=3,∵点M是AB的中点,∴BM=AB=,∴OM=OB+BM=5+=,∴点M表示的数是﹣.②当点B在原点右侧时,如图2,∵OA=8,OB=5,∴AB=OA+OB=8+5=13,∵点M是AB的中点,∴BM=AB=,∴OM=BM﹣OB=﹣5=,∴点M表示的数是﹣.综上可知,点M表示的数为:﹣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以及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