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词语理解与赏析.pdf
6页中考记叙文阅读:词语理解与赏析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22 分) 纸上留香 包利民 记得多年前,在舅舅家的墙上看到一幅字画, 四个篆体大字“梅馨入梦”, 虽然当时尚是冬天, 我们那里也没有梅花, 却依然从四个字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 若无的香气 那不是墨香, 而是少年的心中第一次生发出来的意境和想象,从此 那四个字便印在了我的心上 读初中时, 有一阵子很盛行一种带有香气的信纸那时我们常常写信, 或 是给远方的亲友,或是在杂志上看到的作者,而且那些好看且带有香味的信纸, 被折叠成不同形状,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时也曾收到过这样的信,展读之际, 淡香盈然,伴着字里行间的温暖,心儿便无比的宁静和欣喜 现在想来, 那是纯真年代最朴素的一种香味,却是遥远得不可追溯 回忆 那些书来信往的时光, 即使是最简单的信纸最简短的问候,也在生命中氤氲着无 尽的香气,淡雅悠长,一如那些如月澄澈的年华那些写满思念与思绪的信,就 像我们的青春一样, 一去不回 在这个通讯没有距离的年代,我们失去了等候的 味道,也失去了在小窗前在阳光下,捧读远方来信的芬芳心境 后来读书渐多,知道了唐代女诗人薛涛,也知道了她发明的“薛涛笺”。
那是一种深红色的纸,可写信,亦可题诗又叫“浣花笺”,就像李贺诗中说,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 ,想来就让人神飞无限我觉得,薛涛制 于浣花溪畔百花潭边的红笺,虽美在其色,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清馨,未题字句 而先成意境,所以历来为人所钟爱 高中时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书法,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 给我们看 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 毛笔字各体皆佳, 一下子镌进心里 当时有几个伙伴一起 练,找来许多旧报纸,闲时便写,乐此不疲那时满室充盈着墨香,还有我们欢 快的笑声随着学业的加重, 书法渐渐地远去 闲来写上几笔,却是无由的烦躁 那么多年过去,有时想起曾经泼墨挥毫的岁月,便有着一种沧桑感,我知道,我 不可能再有那么单纯而无忧的心境也许,在走过的成长之路上, 除了悠悠的墨 香,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当年一起练书法的同学的博文,她却 是迥然的心境,她写道:岁月和心情都远去,可是,我却没有辜负当年的那些旧 报纸 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 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那些香气,那些梦想, 那些时光,只有曾经的旧报纸知道 有一次在一家旧书店买回一箱子书,翻看时才发现, 其中竟混有一个古老 的日记本,塑料皮儿,中间还有彩色插画。
上面的字迹已经变色模糊,就像隔着 岁月的尘烟便饶有兴致地阅读,那是一个女生的日记,记录着少年的心事,多 么简单的时光,多么朴素的成长 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笔来和自己说话, 对着日记, 将满腹之言倾吐 于是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几十本日记,它们就放在 故乡的老家里,那一刻,有着一种回头看看的冲动 几年后回老家, 翻箱倒柜地寻找自己的那些日记,却是杳无踪迹 可能父 母搬家时, 不知失落于何处 满心的怅然失落, 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 啊! 现在, 想从当年的心事中重温一遍成长也空如一梦那些年留在日记上的字, 也会有着一种香气吧?就像偶然得到的那本女孩的日记,虽隔着漫长的岁月, 却 依然洇染着我的心境我希望,我的那些日记,也会偶尔温暖一个人的回望,好 能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樊笼里,感到丝丝的清凉 忽然发觉, 似乎已经许久不曾提笔写字了,习惯了触摸键盘的手, 对纸笔 有着畏惧与陌生那个夜里,偶然一梦,自己仿佛还是少年时,拿着毛笔在旧报 纸上写字, 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开出了一朵花,就像当年那些纯真的笑颜, 于是梦 里一片芬芳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 本文的标题“纸上留香”是文章的线索,起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 用。
B. 文章第段“梅馨入梦”四个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呼应文题,引 出下文对青少年时光的回忆 C. 作者用深情的笔调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几件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 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D. 第段中“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对 父母搬家时遗失了自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 2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4 分)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6 分) (1) 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给我们看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毛笔字各体皆 佳,一下子镌 进心里 ( 赏析加点词语 )(3 分) (2) 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 开的花儿,清香满溢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 分) 4 “纸上留香”写了关于“我”的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5文末写偶然一梦,“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表达了“我”怎样的 情感? (5 分)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22 分) 耀眼的军装 李金良 母亲属牛,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她这一辈子,心心念念,喜欢父亲和我们哥儿仨穿军装的样子她说,军 装,在村里“挺耀眼” 。
细究起来,母亲的军旅情结,该是打父亲身上产生的父亲参军6 年,是 一名公安边防部队的警卫战士,高大英武,会武术,上世纪60 年代驻守东北 印象中,自己上小学时, 父亲带头在村里架起电线, 搞起了乡里第一个电 动磨面坊还记得,自己每每去喊父亲回家吃饭,都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看 到他从头到脚一身面粉,成为一个“白人”从村西头到村东头,他骑车穿过整 个村子路上遇到的乡亲, 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 在他们的眼神里,都怀着敬意, 我自己也因此而自豪 母亲起早贪黑,经年劳作,一边抚养着我们兄妹4 个人,一边种地,春播、 夏长、秋收和冬藏,很忙碌她还养了老母猪,靠卖猪仔儿挣钱她不仅把我们 兄妹抚养成人、成家立业,还在村里盖了3 座砖房,其中辛劳,不言而喻至今 记得,我考到县里中学后, 入学时的 8 块钱学费、书本费,都是母亲找邻居借的 一次,我返回家里取干粮从地里赶回来给我蒸馍的母亲,打发好我后,又匆匆 返回地里干活身材娇弱的她,脸上满满都是倦意,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后背上, 清晰印上了两道农药喷雾器留下的金属痕迹 中学毕业后,母亲告诉我,男人不能待在家里,应该走出去干事业,最有 出息的就是当兵扛枪、穿上军装, “耀眼”乡里。
在她的鼓励下,我怀着斑斓的梦,背起绿色背包,在风雪飞舞的冬至,走 进了军营,穿上“空军蓝”,一穿就是 26 年其间,许是受到母亲不辞辛劳的激 励,许是缘于拳拳报恩之心,许是无数英模的激励鞭策,一路走来,我在人民空 军的大熔炉里,先后荣立4 次三等功,经常获优评先,还考上了军校,入了党, 走上干部岗位,最后留在北京工作 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母亲怀着对穿军装“挺耀眼”的心理,接着将 二弟、三弟都送进了军营,并一以贯之地鞭策他们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于是, “一家四个兵,个个有军功” ,成了乡亲们形容我们家的口头禅 与我不同的是,二弟当的是陆军,坦克驾驶员,在部队服役12 年退伍 后,与战友搞起了养殖场,风风火火,事业有成三弟当的是武警,担任过文书 和炊事员,在部队服役16 年退伍后,与爱人开起了营养餐配送网店,天天忙 活,日子过得很殷实我们哥儿仨都是兵,但兵种不同乡亲们时常调侃,说再 把我的妹妹送到海军, 我们家的军兵种就全了 令人遗憾的是, 妹妹除了名字有 个“海”字外,其他都与海军无缘每次遇有乡亲调侃时,母亲总是满脸笑容 ? 父母讲过,他们结婚时,与多数农村人一样,家庭贫困从开始借住邻居 的三间漏雨漏风的土坯房, 到把我们兄妹四个养育成人,他们终年操劳, 衣食节 俭,坦荡做人。
?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 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却以自己的坚忍支撑 起这个家,敦促我们兄弟走好军旅之路,迈好人生步伐现在,每当我们工作遇 到坎坷,生活中有挫折时,便用母亲的教诲自勉,无惧风雨,步履轻盈 ? 母亲不是军人,但她生命中对军装“挺耀眼”的情结,一直支撑着身边的 四个军人实际上,她的骨子里,既有千百年来传统中国农民的坚毅、朴实、勤 劳、善良,又涌动着中国军人所具有的忠诚、自信,勇敢、担当从某种意义上 讲,她也是一个兵 ? 母亲与共和国同龄, 沐浴着祖国的阳光和雨露, 在平凡中孕育着许多不平 凡而正是社会上这些无数平凡的个人,成就了国家的不平凡 我和兄弟们所能 做的,就是保持军人本色,以应有的忠诚、自信、勇敢、担当,跑好自己的接力 棒 ( 摘编自 2019 年 10 月 0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中插叙父亲的事情,说明母亲的军旅情结是受父亲的影响,为下文情 节做铺垫 B. 母亲将二弟、三弟都送进军营的原因是“我”在军营中的成长及穿军装 “挺耀眼” C. 因为妹妹没有当兵,所以母亲每次面对乡亲调侃时的笑容都是充满了无 奈和尴尬。
D. 本文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散文,语言平实,字里行间都 饱含深情 2 “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是一个兵”一句中,为何说“她也是一个兵”呢?(4 分)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 分) (1) 母亲属牛,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加点词有何含义? )(3 分) (2) 身材娇弱的她,脸上满满都是倦意 赏析句子 )(3 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 分) 5文章标题“耀眼的军装”有哪些具体含义?请简要概括6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九、(22 分)1.(3分)D 【解析】 “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 达了“我”内心的怅然失落,并没有对父母遗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故选D项 2(4 分)插叙插写了“薛涛笺”的来历及其清馨的意境,丰富了“留香”的 内涵和文化底蕴 3(6 分)(1) “镌”即雕刻,突出印象之深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师的书法作 品带给我们的震撼 (2) 比喻,将纸上留下的青春的梦想、稚嫩的情愫比作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 表现了作者对高中时期那段泼墨挥毫岁月的回味和留恋 4(4 分)多年前,舅舅家的字画笔墨飘香;初中时,书信往来的信纸氤氲着香 气;高中时,旧报纸上练书法充满墨香;几年后,寻找失落的日记,追忆青春的 馨香。
5(5 分)表达了“我”对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许久不曾提 笔写字感到怅然若失 十、(22 分)1.(3分)C 【解析】通读文章可知,母亲遇有乡亲调侃就满脸笑容 在文章第段,联系前文内容, “乡亲们时常调侃,说再把我的妹妹送到海军, 我们家的军兵种就全了”以及“我”和二弟、三弟都已经入了军营,退伍后,日 子都过得很殷实可知,乡亲的调侃是善意的,因此“母亲总是满脸笑容”并不是 无奈和尴尬 C项表述有误故选C项 2(4 分)她的家人都是兵,她是兵的家属,所以她也算是一个兵;她用她 的精神一直支撑着身边的四位军人,她的骨子里有军人的个性 3(6 分)(1) “同龄人”本义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此处是将共和国拟人化, 写出了母亲和祖国母亲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2) 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母亲既要照顾好我们,又要紧张忙碌地劳动,直接写 出了母亲的辛苦与不易 4(3 分) 有军旅情结, 同时有着军人的气质和品质; 做事勤快、 坚毅顽强、 吃苦耐劳、省吃俭用;顾家爱子、教子有方,给予儿子以鼓励;为人随和、 淳朴 ( 答出三点即可 ) 5(6 分)军装是绿色的,穿在身上很精神,很显眼;村里人都羡慕和敬重 穿过军装的人; 军人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 穿上了军装意味着能为祖国做贡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