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七:一般违法与犯罪.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82875724
  • 上传时间:2019-0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89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八 一般违法与犯罪,法 律 教 育,共 2 课 时,考 点 要 求,一、违法行为:,1、定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分类:,⑴违宪行为,⑵刑事违法行为,⑶民事违法行为,⑷行政违法行为,: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它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又称犯罪,: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 损害别人的名誉等,: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城市管理法规等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为什么称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 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 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2、为什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 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 还可能发展为犯罪,所以……,1.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欠债不还的行为 B.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C.走私、贩卖军火 D.放火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

      2.在学生当中,发现个别学生私自携带匕首到学 校,被生活教师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行为是( ) A.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政违法行为 B.情节较轻微的违法行为 C.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 D.应该受行政处罚的行为,AB,,ABD,3.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商店被盗的报警后不 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商 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1万 多元该县公安局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工作失误,B,事例1: 这天凌晨派出所接到胡某报警,称自己所开的出租车在市体育中心门前被抢走了110”报警 中心调集了数十名警员在市内要道处设卡检查, 结果忙到天亮也一无所获后经警方查证,原来 胡某欠了别人1万多元债务,当晚他开着出租车 在市内载客时,在市体育中心门前被债主 遇到,拦在路边向其讨债无效,债主将他 的车辆暂且抵押,要他还清债务后才给 回车他灵机一动,就自编自演了这出 报假警案最后,公安局根据相关规定 给予胡某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事例2: 这天,黄某舍不得丢下自己豢养的宠物沙皮狗独 自在家,便牵着它一同去菜场买菜,在菜市场, 李某见狗的样子奇特,神态可爱,就上前逗耍。

      为寻求刺激,他拍了犬后背一掌沙皮狗受惊, 挣断绳子,朝前猛窜,刚巧把正在买菜的赵某撞 倒李某自知闯祸,立即与路人抬起赵某送往医 院后经诊断,赵某右小腿、左手骨折,住院一 月有余,共花医药治疗费10500元最后法院判 决李某赔偿医疗费7000元,营养费、护理费、误 工费500元;黄某赔偿医疗费3500元,其他费用 260元事例3: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6日上午举行公判会,对周一男、 向永进等实施抢劫、致五人死亡的犯罪分子罗军、张涛、 郑安、胡钢、吴远翠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 准,案犯是日伏法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受到了法律制裁,不同点:,违法性质不同, 第一个是行政违法行为, 第二个是民事违法行为, 第三个是刑事违法行为, 所以,他们所受的处罚 方式和处罚程度不同请分析胡某、黄某、李某及罗某 的行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犯罪,1、定义:,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 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 处罚的行为2、犯罪的基本特征,⑴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⑵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⑶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 行为是不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 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标准 正确理解和掌握犯罪的特征,可以帮助我 们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更好的同犯罪行 为作斗争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联系:,A.二者都是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B.二者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 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就可能发展成为犯罪,区别:,A.危害的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微,对社会 危害性不大;犯罪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危害性很大,B.触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 法律法规;犯罪触犯的是刑法,C.承担的责任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民事 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结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学生开始迷恋上 网,个别学生陷入“网吧”不能自拔《国务院 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 要以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 点整顿文化市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⑴我国法律法规在维护社会主义公共秩序方 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⑵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⑶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 非的能力 ⑷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要为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A.⑴⑶⑷ B.⑵⑶⑷ C.⑶⑷ D.⑴⑶,C,5.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陈希同、胡长清、成克 杰等高级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而受 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陈希同、胡长清、成克 杰等人的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刑罚当罚性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6.一对老夫妇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经常在外 殴打他人,偷盗邻居东西。

      老夫妇伤心绝望, 趁儿子熟睡时,用绳子将其勒死老夫妇的行 为是( ) A.家庭私事,不必追究 B.恨铁不成钢,不负刑事责任 C.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应该提倡 D.严重违法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D,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 的作为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 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遵守法律、 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 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 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及违法 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学会依法自律,当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 也不能自行报复,而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依 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 权益,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律赋予的权利,公民,青少年,善于,敢于,,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 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 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 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 子抓获。

      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注歹徒,记住 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 “110”报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与 其作斗争的好方法1998年11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小居民楼里发生一起持枪入室抢劫案,在被抢户主一家3 口人的殊死搏斗下,两名歹徒重伤后被当场抓获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户主16岁的儿子陈思路抓起桌上的水果刀猛力刺向其中一名入室男子,,,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展开了与犯罪分子长达20多分钟的殊死较量在搏斗过程中,菜刀、拖把等都成为了他的战斗武器,他配合父母与坏人斗智斗勇,体现了当代少年不向邪恶屈服的无畏品格事后,一位警察评价这位带眼镜的瘦弱少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当记者采访少年陈思路时,他及时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他认为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尽量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而当灾难降临时,也决不能束手待毙,在面对歹徒、生死攸关之时,要机智勇敢,学会防卫,坚决捍卫自己的尊言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000年7月23日,在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的东宫广场,两名歹徒持刀袭击民警路过这里的张林、何琪见状,英勇冲上前去,协助民警抓获歹徒两人身负重伤这时,有一个十几人的旅游团正经过这里,导游对大家说:“别过去,这是民警和执法人员的事情。

      其中几个游客并没有听导游的“忠言”,冲上去协助张林、何琪抓获其中一名歹徒,另一名歹徒由而后赶来的民警抓获,歹徒受到应有的惩罚1、张林、何琪面对歹徒做了什么? 是否尽到了责任?,(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我国法律对这一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3、案例中导游的认识对吗?为什么?,4、如果没有张林、何琪及游客的协助,歹徒能 及时抓获吗?这些人的做法有什么重要性?,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不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1、歹徒抢钱包时,观众们的做法对吗? 2、当民警抓获歹徒后,观众和这名妇女的行为对吗? 3、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4、漫画中小孩在干什么? 当你遇到这种现象时应该怎么做?,2002年5月21日下午六时许,西安某中学初 一五班的两名学生乘车回家途中,遇到两名歹徒 持刀抢劫,两名歹徒人高马大,一脸横肉,用刀 子逼着乘客掏出钱包,面对歹徒的嚣张气焰,两 名学生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1、这两名学生的做法可取吗?,2、我们刚刚讲过要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为什么不可取?,3、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做?,A、拨打“110” B、跟父母老师讲 C、反抗并大声喊叫 D、假装求和求饶,记住歹徒相貌、去向等,事后报警,,1.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 ) A.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B.司机报复,出出冤气 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到执法机关去控告、举报或者起诉 2.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 ) A.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C.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 D.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3.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 ) A.能少管就少管 B.如果自己力量弱小,就别管闲事 C.不硬拼,用巧妙的办法抓获犯罪分之 D.借助社会力量与犯罪分子做斗争,CD,ABD,CD,提高训练(出谋划策): 某校初中生李华,一天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将李华身上的钱搜走,并威胁李华以后每周一放学都要在校门旁交出20元钱,还不许告诉任何人。

      李华又气又怕,想出三条对策请你帮助李华决定,应选取哪个对策,不应选取哪个对策,并请分别说明理由对策(1):惹不起但躲得起; 对策(2):纠集“朋友”去报仇; 对策(3):告诉老师并报警1、完成《作业本》P29第1—13题 2、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3、自主复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专题八 公民的人身权利),课 后 作 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