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生物学课件 3.4.8 节肢动物门(1).ppt
30页3.4.8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身体分节有附肢的原口动物身体分节有附肢的原口动物第一节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节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 及其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类群第一节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一. 异律分节,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异律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各体节的大小、形态和机能都有比较大差异的:身体各体节的大小、形态和机能都有比较大差异的分节n头部头部:感觉和摄食的中心;:感觉和摄食的中心;n胸部胸部:运动的中心;:运动的中心;n腹部腹部:营养的中心营养的中心动物身体分部的意义:各部分虽有分工,但相互联系和紧密配动物身体分部的意义:各部分虽有分工,但相互联系和紧密配合,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生命活动及种族的繁衍,并使动物对合,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生命活动及种族的繁衍,并使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 同一部分的体节常相互愈合,使外表的分节现象消失同一部分的体节常相互愈合,使外表的分节现象消失 双肢(叉)型附肢双肢(叉)型附肢的基本模式:由着生于体壁的基本模式:由着生于体壁的的原肢节原肢节和原肢节上的和原肢节上的外肢节外肢节和和内肢节内肢节所构成。
所构成外肢节外肢节:分节或不分:分节或不分节,不具可动关节;节,不具可动关节;内肢节内肢节:一般:一般5节,节,并形成可动关节并形成可动关节身体分部,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志身体分部,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志 二、二、 几丁质外骨骼和蜕皮现象几丁质外骨骼和蜕皮现象n外骨骼外骨骼的功能:的功能:(1)保护内部器官,抵抗环境的化学作用和机械性损伤;)保护内部器官,抵抗环境的化学作用和机械性损伤;(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运动n蜕皮蜕皮: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定期蜕去旧皮,长: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定期蜕去旧皮,长出新皮的现象出新皮的现象n龄期龄期:两次蜕皮之间的生长期称龄期两次蜕皮之间的生长期称龄期三、肌肉成束三、肌肉成束n节肢动物的肌肉(指体壁肌),都是节肢动物的肌肉(指体壁肌),都是横纹肌横纹肌,并集合,并集合为肌肉束,使收缩迅速而有力为肌肉束,使收缩迅速而有力 四、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发达四、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发达n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与环节动物基本相似,呈与环节动物基本相似,呈链状链状,但,但随体节的愈合,许多随体节的愈合,许多神经节合并神经节合并。
n感觉器官感觉器官: 机械感受器(机械感受器(触觉器触觉器):感觉毛,广泛分布):感觉毛,广泛分布 体表,感受接触、气流、水流体表,感受接触、气流、水流 等任何压力变化的刺激等任何压力变化的刺激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化感器化感器):尤其陆栖种类,):尤其陆栖种类, 辨别不同的化学物质(触角:司辨别不同的化学物质(触角:司 嗅觉嗅觉;口腔、口器:司;口腔、口器:司味觉味觉) 光感受器(光感受器(视觉器视觉器):单眼、复眼单眼、复眼五、混合体腔及开管式循环五、混合体腔及开管式循环n混合体腔混合体腔:真体腔与假:真体腔与假体腔合并而成的体腔,体腔合并而成的体腔,其中充满血液,又称其中充满血液,又称血血腔腔n开管式循环是节肢动物开管式循环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血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压力比较低,因而可避压力比较低,因而可避免由于附肢容易折断而免由于附肢容易折断而引起的大量失血引起的大量失血 如何有效地将氧运送到身体各部分以适应快速如何有效地将氧运送到身体各部分以适应快速运动的需要呢?节肢动物便以运动的需要呢?节肢动物便以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来补偿。
来补偿六六 、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呼吸器官呼吸器官n水生种类:鳃、书鳃水生种类:鳃、书鳃n陆生种类:书肺、气管陆生种类:书肺、气管n鳃鳃:体壁:体壁向外的突起向外的突起,其上皮肤薄,便于血液和外界,其上皮肤薄,便于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进行气体交换n书鳃书鳃:体壁表皮细胞:体壁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向外的突起,呈整齐的折叠,可,呈整齐的折叠,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n书肺书肺:体壁:体壁内陷内陷折叠呈书页状,以保持书肺处于湿度折叠呈书页状,以保持书肺处于湿度饱和的小环境中,使书肺表面保持一层水膜,便于气饱和的小环境中,使书肺表面保持一层水膜,便于气体交换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后肾管后肾管马氏管马氏管触角腺(绿腺)触角腺(绿腺)小颚腺小颚腺 下唇腺下唇腺基节腺基节腺甲壳纲甲壳纲蛛形纲,肢口纲蛛形纲,肢口纲蛛形纲,多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昆虫纲多足纲多足纲触角腺触角腺:由后肾管演变而成的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由后肾管演变而成的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口在体表(触角基部),另一端是盲端,相当于残留的体腔口在体表(触角基部),另一端是盲端,相当于残留的体腔囊与体腔管囊与体腔管。
n马氏管马氏管 MalpighianMalpighian tube tube 由意大利解剖学家由意大利解剖学家 MalpighiMalpighi于于16691669年在家蚕中首年在家蚕中首先被发现而得名先被发现而得名n是动物界新出现的器官,多数为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是动物界新出现的器官,多数为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细管,末端闭塞,直接浸浴在血腔中的血液里,能的细管,末端闭塞,直接浸浴在血腔中的血液里,能从中吸收大量尿酸,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排从中吸收大量尿酸,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排出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n异律分节,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部,附肢分节n具几丁质外骨骼,有蜕皮现象具几丁质外骨骼,有蜕皮现象n肌肉成束肌肉成束n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发达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发达n混合体腔及开管式循环混合体腔及开管式循环n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n消化和取食消化和取食n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第二节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节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 及其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类群 n节肢动物是动物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最大的一门,种类多,占动物界总的一门,种类多,占动物界总数的数的84%,共约,共约110万万-120万种,数量大,分布广。
万种,数量大,分布广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系统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系统(一)三叶虫亚门(一)三叶虫亚门 三叶虫纲三叶虫纲(二)螯肢亚门(二)螯肢亚门1. 肢口纲肢口纲2. 蛛形纲蛛形纲3. 海蜘蛛纲海蜘蛛纲(三)甲壳亚门(三)甲壳亚门(甲壳纲甲壳纲)1. 头虾纲头虾纲2. 鳃足纲鳃足纲 (甲壳纲鳃足类)(甲壳纲鳃足类)3. 桡足纲(甲壳纲桡足类)桡足纲(甲壳纲桡足类)4. 蔓足纲(甲壳纲蔓足类)蔓足纲(甲壳纲蔓足类)5. 软甲纲软甲纲(四)单枝亚门(气管亚门)(四)单枝亚门(气管亚门)1. 倍足纲倍足纲2. 唇足纲唇足纲3. 烛虬纲烛虬纲4. 综合纲综合纲5. 昆虫纲昆虫纲多足纲多足纲纲纲1 肢口纲肢口纲 Merostomatan 种类少,现存种类少,现存1目,目,3属属5种种 一一. 中国鲎中国鲎n栖息于栖息于浅海浅海底,爬行,游泳底,爬行,游泳或钻入泥沙中,捕食动物,或钻入泥沙中,捕食动物,尤其是蠕虫与软体动物尤其是蠕虫与软体动物n体分为:体分为: 头胸部头胸部 腹部腹部 尾剑尾剑二二. 肢口纲的主要特征肢口纲的主要特征1. 全部海产;全部海产;2. 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尾剑;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尾剑;3. 头胸部附肢头胸部附肢6对对(包括螯肢(包括螯肢1对和对和步足步足5对对););4. 腹肢腹肢6对,形成呼吸器官对,形成呼吸器官书鳃书鳃;5. 排泄器官为排泄器官为基节腺基节腺;6. 发育经过三叶幼虫期。
发育经过三叶幼虫期 纲纲2 甲壳纲甲壳纲 Crustacea一一. 沼虾沼虾1. 生活环境:河流、湖泊、池塘,是重要的经生活环境:河流、湖泊、池塘,是重要的经 济虾类,以细小的有机颗粒为食济虾类,以细小的有机颗粒为食2. 外形:外形: 头胸部头胸部:头胸甲(背甲):头胸甲(背甲) 、额剑、额剑 、柄眼、柄眼 头部:头部:5节节 胸部:胸部:8节节 腹部腹部:7节(包括一尾节),游泳足节(包括一尾节),游泳足附肢:共附肢:共19对沼虾的附肢(沼虾的附肢(19对):对):小触角:嗅觉小触角:嗅觉大触角:触觉大触角:触觉感觉感觉触角触角大颚大颚小颚小颚第一小颚第一小颚 摄食摄食第二小颚:外肢形成宽大的颚舟叶,可激动鳃室水流,有助于呼吸第二小颚:外肢形成宽大的颚舟叶,可激动鳃室水流,有助于呼吸口肢口肢头部头部(5对)对)颚足颚足第一颚足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三颚足外肢较细长,感觉外肢较细长,感觉内肢片状,分节成爪状,帮助口肢摄食内肢片状,分节成爪状,帮助口肢摄食步足步足第一步足第一步足第二步足第二步足第三步足第三步足第四步足第四步足第五步足第五步足末端呈螯状,第二步鳌强大,取食、攻击与防卫。
末端呈螯状,第二步鳌强大,取食、攻击与防卫末端呈爪状,步行末端呈爪状,步行胸部胸部(8对)对)游泳足游泳足尾足:内、外肢宽大,与尾节合成尾扇,增强腹部的拨击力尾足:内、外肢宽大,与尾节合成尾扇,增强腹部的拨击力第一腹足:外肢大,内肢非常短小第一腹足:外肢大,内肢非常短小第二腹足:内肢有一短小棒状的内附肢,雄性内附肢的背面有一雄性附肢第二腹足:内肢有一短小棒状的内附肢,雄性内附肢的背面有一雄性附肢第三腹足第三腹足第四腹足第四腹足第五腹足第五腹足外肢略大于内肢外肢略大于内肢腹部腹部(6对)对) 二、甲壳纲的主要特征二、甲壳纲的主要特征n是节肢动物门第三大纲,共约是节肢动物门第三大纲,共约35,000种1)大部分水生;)大部分水生;(2)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3)附肢多为双肢型,头部具触角)附肢多为双肢型,头部具触角2对,大颚对,大颚1对,对,小颚小颚2对;胸部有对;胸部有5对步足4)呼吸器官:主要是)呼吸器官:主要是鳃鳃5)排泄器官:)排泄器官:触角腺(绿腺)触角腺(绿腺)或或颚腺颚腺6)间接发育,经过复杂的变态成虫阶段也蜕皮间接发育,经过复杂的变态成虫阶段也蜕皮。
纲纲3 蛛形纲蛛形纲 Arachnidan陆生n包括蜘蛛、蝎、螨、蜱包括蜘蛛、蝎、螨、蜱是节肢动物的是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纲第二大纲,现存约现存约66,000种种 外形外形头胸部头胸部腹部腹部n头胸部:头胸部: 单眼:单眼: 24对,头胸甲前端对,头胸甲前端 附肢:附肢:6对(螯肢对(螯肢 1对,脚须对,脚须 1对,对,步足步足 4对)n腹部:腹部: 生殖生殖孔、生殖沟孔、生殖沟 、生殖厣、生殖厣 书肺书肺孔、书肺板孔、书肺板 气门气门 纺绩器纺绩器:3对,可分泌不同的丝,对,可分泌不同的丝,用以结网或作卵茧用以结网或作卵茧 肛门肛门 1. 蜘蛛的外形蜘蛛的外形蜘蛛的附肢蜘蛛的附肢附肢类型(对数附肢类型(对数 )功能功能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螯肢(螯肢(1) 捕食捕食 两节,末端爪状(螯两节,末端爪状(螯牙),有牙),有毒腺毒腺开口开口脚须(脚须(1) 抓握撕裂猎物,抓握撕裂猎物,触觉和嗅觉触觉和嗅觉 6节,雄蛛特化为脚节,雄蛛特化为脚须器,作为须器,作为交接器交接器,用以储精、受精用以储精、受精 步足(步足(4)爬行,爬行,纺丝织网纺丝织网 7节:基节、转节、节: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腿节、膝节、胫节、后跗节和跗节后跗节和跗节 二二. 蛛形纲的主要特征蛛形纲的主要特征1. 大多数陆生;大多数陆生;2.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或完全愈合;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或完全愈合;3. 头胸部头胸部6对附肢(第对附肢(第1对为螯肢,第对为螯肢,第2对为脚须,对为脚须,后后4对步足对步足),无触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