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二级基础复习资料变态心理学章节知识汇总.docx
8页1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①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②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③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表述的是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常见异常心理的分类及症状知/情/意分类 症状分类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②感觉减退;③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 ①错觉;②幻觉:6 种幻觉/真性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感知障碍感知综合障碍 ①视物变形症;②“非真实感”;③“窥镜症思维形式障碍 13 种: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弛或散漫/破裂/不连贯/中断/插入/云集/倒错等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①10 种妄想;②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③超价观念注意障碍 ①注意减弱;②注意狭窄记忆障碍 ①记忆增强;②记忆减退;③遗忘(顺行/逆行/心因性);④错构;⑤虚构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智能障碍 ①精神发育迟滞;②痴呆(脑器质性/假性)认知障碍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①情绪高涨;②情绪低落;③焦虑;④恐怖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①情绪迟钝;②情绪淡漠;③情绪倒错情绪障碍脑器质损害的情绪障碍 ①情绪脆弱;②易激惹;③强制性哭笑;④欣快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同:①躁狂状态;②被害妄想患者意志缺乏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和居室卫生极差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减少:①抑郁状态患者;②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意志低下者表现在内心情绪体验不同精神运动性兴奋 ①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②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意志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抑制 10 种抑制: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模2仿动作/作态等一、感知障碍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知综合障碍;②感觉障碍;③知觉障碍。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不正确的描述是躯体障碍一)感觉障碍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觉过敏;②内感性不适;③感觉减退(不包括“外感性过敏”)二)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知觉障碍包括: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②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虚幻的知觉)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①幻听、幻视;②幻嗅、幻味;③幻触;④内脏不适感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①真性幻觉;②假性幻觉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①心因性幻觉;②功能性幻觉;③思维鸣响假性幻觉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假性幻觉是幻觉体验的来源之一)如果一个人出现虚幻的知觉,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的情况,那就属于幻觉如果一个人出现下列情况,就不能肯定有幻觉:①歪曲的感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②)歪曲的知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这两种情况属于错觉)三)感知综合障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①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②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③ 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有 13 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型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的是:①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②思维活动量增加;③思维联想速度加快;④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①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②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的区别:①迟缓者语速慢,贫乏者语速不慢;②迟缓者苦恼,贫乏者漠然处之3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包括 10 种妄想)“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音联义联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病理性象征思维妄想的主要特点有:①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②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①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②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③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④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
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包括三症状:①突发性妄想;②妄想知觉;③妄想心境关于“继发性妄想”,不正确的说法是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指:①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②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史杰)分类 思维来源 痛苦感 是否有反强迫意向多见于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思维内容障碍 来源内部 为此苦恼 有 强迫症(神经症)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思维形式障碍 来源外部 无痛苦感 没有 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正确的表述是:①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②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注:教材(P268)中说:“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观念)”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正确的表述是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类 思维障碍 主要症状 多见于思维奔逸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联想速度加快,语量多,语速快躁狂思维形式思维迟缓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吃力,反应迟钝抑郁4思维贫乏 思想空虚,概念词汇贫乏,对询问无明确应答或回答简单,语速不慢精分思维松弛/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叙述不够中肯,不很切题,给人感觉答非所问精分早期破裂性思维 意识清楚,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或语句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精分参考思维不连贯 严重破裂性,不仅语句不连贯,词句也不连贯,言语支离破碎,成词语杂拌意识障碍思维中断 无意识障碍,思维短暂突然中断,言语突然停顿,不受意愿的支配精分思维插入/被夺思考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有不自主感,别人强加或被外力掠夺精分思维云集 强制性思维,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大量涌现,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精分病理性赘述 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夹杂不必要细节,不觉罗嗦认为必不可少脑器质性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以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表示特殊的、不经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精分语词新作 自己创造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义 精分障碍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逻辑性明显障碍,推理荒谬,无前提,缺逻辑,坚持己见精分关系妄想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精分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某人或某团伙对其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放毒等精分/偏执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其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物理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力量支配、控制和操纵精分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躁狂/精分自罪妄想罪恶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罪大恶极,应受惩罚抑郁/精分思维内容障碍妄想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反复医检不能改变精分5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精分等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严词拒绝,认为是考验自己的忠诚精分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本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未经表达别人就知道精分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强迫症超价观念 其发生虽常有一定事实基础,但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人格障碍超价观念关于“超价观念”,正确的表述是:①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②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③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关于“超价观念”,不正确的描述是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一)注意障碍关于“注意”,正确的表述是:①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义;②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③智能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关于“注意”,不正确的描述是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关于“注意”,不正确的描述是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关于“注意减弱”,不正确的描述是多见于智力障碍群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关于“注意狭窄”,不正确的描述是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是注意范围显著缩小注意衰退的表现包括:①主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②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二)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疾病是强迫症2.记忆减退:关于“记忆减退”的临床表述,不正确的描述是神经症患者,早期容易出现远记忆减退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3.遗忘:关于遗忘,不正确的说法是“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应为受伤后一段时间的经历,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是“逆行性遗忘”)。
4.错构:错构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通过别人的提醒和对证,也不能纠正65.虚构:关于“虚构”,不符合虚构概念的说法是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三)智能障碍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感知觉、注意力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类型1.精神发育迟滞2.痴呆符合“痴呆”的特点的情况是:①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下降或丧失;②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关于“痴呆”,不正确的说法是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不正确的说法还有多数是非器质性的能力明显受损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与环境污染相关四、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①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②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③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如下特点:①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②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③主动要求治疗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说法是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情绪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一)情绪高涨情感障碍的三高症状是指:①心境(情感)高涨;②思维奔逸;③运动性兴奋二)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的临床表现包括:①面带愁容、表情痛苦;②有自杀企图和行为;③喜欢独处。
不属于“情绪低落”的临床特点的说法是常常伴有思维内容极度贫乏三)焦虑(四)恐怖关于恐怖情绪,不正确的说法是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不包括情绪焦虑一)情绪迟钝关于情绪迟钝特征性症状,不正确的说法是见于焦虑症患者二)情绪淡漠7关于“情绪淡漠”,不正确的说法是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三)情绪倒错关于“情绪倒错”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说法是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一)情绪脆弱;(二)易激惹;(三)强制性哭笑;(四)欣快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增强二、意志缺乏关于“意志缺乏”,不正确的说法是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三、意志减退四、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①协调性;②不协调性五、精神运动性抑制(一)木僵紧张性木僵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