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时-1的乘法口诀.doc
6页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1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3及练习二第3、5、6题与思考题教学目标】经历编制1的乘法口诀的探索过程,感知1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1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经理编制1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1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1的乘法口诀难点:理解1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大家都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1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编口诀(1)课件出示1根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几,你能用乘法列算式吗?指名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1教师指出:根据这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编一个乘法口诀“一一得一”全班齐读口诀,教师板书:一一得一(2)课件出示2个1根小棒结合课件动画1根1根地出现提问:现在是几个几?怎样用算式表示?口诀可以怎样编?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2,一二得二追问:1×2=2表示什么?一二得二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得出1×2=2表示2个1相加得2,也可以表示1个2得2一二得二可以计算1×2=2,也可以计算2×1=2。
(3)课件出示3个1根小棒,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和编一个乘法口诀吗?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后板书:1×3=3,一三得三2.学生自主摆小棒,编口诀刚才我们编了1的乘法口诀的前3句,你还能继续往下编吗?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小棒,一边写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请同学们注意,在摆小棒的时候,要1根1根地摆,还要数出有几个1学生自行摆小棒、写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3.交流反馈刚才大家编出了1的乘法口诀,能把你编的口诀跟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口述编口诀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4 一四得四1×5=5 一五得五1×6=6 一六得六1×7=7 一七得七1×8=8 一八得八1×9=9 一九得九全班齐读1的乘法口诀4.找规律,记口诀(1)观察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1乘几,积就是几(2)用你喜欢的方法背口诀(3)多种形式背诵口诀顺背、倒背、同桌互背、全班齐背、指名抽背5.巩固口诀(1)对口令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师生、生生对口令。
(2)说算式,对口诀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的第2题请同学们想一想,3×1得多少?用什么口诀?为什么用这句口诀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无论是3×1还是1×3都可以用“一三得三”这句口诀计算出结果这和前面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一样,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另一个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还可以一个学生先说出乘法口诀,另一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相互说说每题应用的乘法口诀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教师归纳:在比较大小时,要先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这样不容易错3.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接着同桌互对答案、交流,然后教师指名口答,并让计算错误的学生说说原因4.完成教材“练习二”的思考题(本题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口诀的能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图,理解图意: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并学会怎么分通过类比、推理,探索出本题的答案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
word版,可修改)2.课后作业板书笔记 1的乘法口诀1×1=1 一一得一 1×2=2 一二得二1×3=3 一三得三 1×4=4 一四得四1×5=5 一五得五 1×6=6 一六得六1×7=7 一七得七 1×8=8 一八得八1×9=9 一九得九教学反思在上节课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之后,学生对乘法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再次尝试自己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口诀,学生运用口诀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为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科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语言如果能简练些会更好,提示性的语言还要更少些,把课堂还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