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村居学成导航教案.doc
4页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清平乐 村居共几课时 1课型新 授第几课时 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难 点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难点:理解生字新词教学资源1.孩子们对神话故事都比较感兴趣,相信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比较高2.《补充习题》44页的第四题“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中的资料预习设计1.读准生字,认清字形,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完成《习字册》上田字格的书写内容2.跟读课文录音,通过反复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读读《补充习题》上的资料5.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板块一:走进课文(4分钟)1.齐读课题2.自由读词3.了解词牌名和题目4.看插图,说说画面5.听老师范读课文,感受意境板块二:预习展示(6分钟)出示预习检测单(1)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茅檐 相媚好 翁媪 剥莲蓬(2)理解以下字词的意思吴音 相媚好 翁媪 无赖(3)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块三:理解诗意1.出示【学习单1】(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一边想象,你可以看到哪些画面呢?(2)独自思考完后,小组内交流3)学习时间:3分钟2.交流:▲一、二句1.预设:矮小的茅屋,碧绿的小草等2.预设:我看到了小溪里的荷花,听到了鸟叫,闻到 了花香3.预设:诗情画意、如诗如画等4.有感情朗读▲三、四句1.说说看到的画面有一对年老的夫妻中午喝了点酒,带着些醉意用吴地 地的方言交谈着2.想象填空:夏日的午后,太阳暖暖地照着,夫妻两人静静地坐着,悄悄地聊着翁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对媪说:“——”媪的脸上也流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对翁说:“——”3.有感情朗读▲ 五—八句1. 说说诗意大儿子在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编织着鸡笼,最喜欢的小儿子特别顽皮,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吃2.预设:“卧”写出了小儿子的顽皮它的意思是“躺”或“趴”3.想象小儿子天真活泼的样子预设:他把腿翘得很高,左右晃动着,真是太自在了 他一边哼着歌,一边剥着莲蓬,可自由了4.有感情朗读下片5.给画面起名字预设:村居6.齐读课文第四板块:感悟诗情1. 预设:“喜”、“媚”、“醉”等2.【学习单2】1.细读这首词,想想辛弃疾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可以在词中圈圈画画。
2.学习时间:3分钟3.交流:▲小儿1.预设:想自己的童年2.阅读资料3.体会词人不但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希望每个小孩的童年都像文中的小儿那样无忧无虑▲温媪喜欢他们的甜蜜而幸福的生活▲大儿、中儿1.预设:勤劳、懂事 大儿子多么懂事啊!二儿子多么手巧啊!2. 朗读下阕▲景色1.预设:小小的茅屋,绿油油的小草2.阅读资料3.预设:外面到处是人喊马嘶,到处是哭爹喊娘的声音,到处是没有家庭的人们3. 预设:宁静、和谐、温馨4. 齐读第五板块:总结升华板块一:导入课文1.导入课题2.指名读 3.介绍词牌名和题目4.看村居图,你看到了什么?5.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范读课文板块二:预习检测根据题序进行检测1)“剥”和“媪”的读音(2)理解四个词语的意思(3)抽读课文板块三:理解诗意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并根据学习单进行自学2.交流:▲一、二句1.你看到了什么?2.想象: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呢?3.你想到了哪些词呢?4.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三、四句1.引导理解诗意2.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3.指导朗读▲五—八句1.引导理解诗意强调“锄豆”、“无赖”的意思2. 哪个字最能体会小儿子顽皮。
理解卧是什么意思?3. 能想象当时顽皮的动作、神态吗?4.引导朗读5.读着、看着、看着,想着,词描绘的是一家五口的幸福生活画面这幅画的名称就叫——6.齐读第四板块:感悟诗情1.同学们,在一遍一遍地朗读中,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你看到的村居的感受吗?可以在诗中找一找2.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这么喜欢呢?那喜从何来呢?我们去词中找一找出示学习单2)3.交流:▲小儿1.看着这个“小无赖”,辛弃疾会在想什么呢? 2.简介资料3.引导体会词人的心情▲温媪亲密的家人,慈祥的老伴,和自己走过一生的伴侣这也许就是词人所喜欢的吧▲大儿、中儿1.喜欢他们什么呢?能夸夸这两个儿子吗?用上“多么”来夸2.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啊这或许也是词人所喜欢的吧谁来读读词的下阕?▲景色1.什么景色?你能把词人看到的景色描述给我们听吗?2.有什么稀奇呢?又何来喜欢呢?演示资料3.现在了解了吗?这个小山村有茅屋,有小草,而在词人的家乡,此刻的外界能见到什么呢?这里已经是满目苍痍,耳畔能听到什么?4.小结:小草虽然普通,茅屋虽然破旧,但却给人感觉很——这才是令词人喜爱的啊!读5.齐读第五板块:总结升华作 业设 计1. 必:1、熟读第13课2. 2、《一课一练》第一、二、三、四(2、3)3. 选:1、《一课一练》四(1) 2、读读其他神话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