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表演美学-中国古代音乐表演美学..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127954
  • 上传时间:2019-11-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8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讲 中国古代关于 音乐表演的若干论述 先秦儒家、道家的音乐表演美学 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 耳之于声,有同听焉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 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上》 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听之不闻名曰希 ——《老子》 得心应手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 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 其间 ——《庄子》 琴论:文人音乐表演观的代表 琴曲:酒狂 琴者禁也 琴之言禁也, 君子守以自禁 【汉】桓谭《新论·琴道》 【晋】陶潜:无弦琴 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 【唐】白居易:弹秋思 信意闲弹秋思时, 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 琴格高低心自知 【唐】白居易: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 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 自弹不及听人弹 【清】徐上瀛《溪山琴况》 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 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 与意合,而和至矣 二十四况 v和·静·清·远 v古·淡·恬·逸 v雅·丽·亮·采 v洁·润·圆·坚 v宏·细·溜·健 v轻·重·迟·速 唱论:民间音乐表演观的代表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 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 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礼记·乐记》 “唱论”代表作 v【元】燕南芝庵:《唱论》 v【明】魏良辅:《曲律》 v【明】王骥德:《方诸馆曲律》 v【明】沈宠绥:《度曲须知》 v【清】李渔:《闲情偶寄》 v【清】徐大椿:《乐府传声》 v【清】王德晖、徐沅徵:《顾误录》 【宋】姜夔:杏花天影 v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 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 桡、更少驻 v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 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 移舟、向甚处? 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唯唱声 ——【唐】白居易《问杨琼》 唱声·唱情 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 中无字,字中有声 ——【宋】沈括《梦溪笔谈》 唱曲宜有曲情 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 节也解明曲情,知其意之所在,则唱 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 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至反有喜色 ,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 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 曲情是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 · 解明曲意》 声情并茂 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 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 亚梨园能手 ——【清】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张玉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