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部分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11页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部分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3.下说法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C.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D.霜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4.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5.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 )A.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6.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C.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都表示0.1kgD.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7.如图,甲、乙 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8.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 )A.70° B.40° C.50° D.140°二、多选题9.每年10月下旬,我校都会举办科技人文节,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校园生活。
物理实验室会准备许多有趣的实验,利用静电发生器进行的“怒发冲冠”游戏是人气最高的项目,如图所示,是本届初三年级的小陈同学在去年科技节参加体验的情景实验中,小陈的头发上扬并分开,十分有趣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陈的头发上扬并分开,这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B.小陈的身体应当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站在地面上的其他同学可以用手触碰小陈D.小陈的脚与大地之间最好用绝缘材料隔离10.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6cm B.20cm C.30cm D.40cm三、填空题11.端午节组织龙舟赛,运动员正在激烈比赛,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12.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记了记录单位,请帮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物理课本的长25.6_________;(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_______________;(3)一个热水瓶的容积2_______;(4)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则物质甲的密度是_____g/cm3,若把甲、乙两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g/cm3。
14.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做了“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气泡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_cm/s.15.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和______减弱噪声.16.有甲、乙、丙三辆小车,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若某两地相距6000m,丁小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0m/s的速度行驶,后一半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那么丁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18.画出图中一束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_____19.(10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图中M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将蜡烛A放在M前点燃,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光屏,此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五、计算题20.(6分)一个容积为2dm3的塑料瓶,如果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油=0.9×103 kg/m3)21.(6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 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题目详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A正确;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水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B.错误;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2、B【题目详解】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B3、B【题目详解】A.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 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故C正确;D. 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B.4、A【题目详解】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综上分析可知,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5、B【解题分析】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的是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海波会从水中吸收热量,能使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又因为海波在凝固过程中会放热且温度不变,所以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B.6、A【题目详解】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即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用来表示它的计量单位是牛顿。
故B错误;C.实验室用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或0.2N,kg是质量的单位,故C错误;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根据需要沿力的方向测量其大小,不一定必须水平放置故D错误7、A【分析】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题目详解】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A正确,BCD均错误题目点拨】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8、A【题目详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的大小为故选A二、多选题9、ABD【题目详解】A.小陈的头发上扬并分开,是根据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也是利用这种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B.金属球的电荷转移到头发上,小陈的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故B正确;C.站在地面上的上的其他同学可以用手触碰小陈,有电流经过同学,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D.由于小陈的脚与大地之间由于用绝缘材料隔离,故小陈不会触电,故D正确。
故选ABD10、AB【题目详解】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即解得故选AB三、填空题11、运动 运动员 【题目详解】[1]龙舟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岸上站立的观众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2]龙舟相对于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12、cm km/h L mg 【题目详解】(1)[1]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25.6cm2)[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在5m/s=5×3.6km/h=18km/h左右3)[3]热水瓶盛水质量约2kg,其容积在V== 2×10-3m3=2L(4)[4]大头针的质量非常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80mg左右13、2.7; 1.8 【题目详解】由图像可知,当V甲=V乙=2cm3时,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甲=5.4g,m乙=1.8g,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甲、乙两物质等体积V混合时,混合物的总体积V混=2V,混合物的总质量,则混合物的密度:14、刻度尺 停表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