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25年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25年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l.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23:9 B.16:9 C.32:9 D.46:92、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① 第五周期;② 第六周期;③ ⅣA族;④ ⅤA族;⑤ 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 ④ B.② ③ C.② ④ D.① ⑤3、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和,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C.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元素D.金属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4、0.1 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足量氯气反应,质量增加7.1 g,这种元素可能是( )A.钠 B.铝 C.铁 D.铜5、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可将上面的玻璃塞打开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用不到的操作是A.溶解 B.过滤 C.灼烧 D.蒸发7、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58.5gNaCl溶解在1L水中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8、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300 mL0.1 mol.L-l NaCl溶液B.100 mL0.1 mol.L-l FeCl3溶液C.标准状况下,4. 48 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的1 L溶液D.向1 L0.2 mol.L-1 BaCl2溶液中加入1L0.2 mol.L-l的H2SO4溶液沉淀恰好完全时的溶液(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9、将0.2mol MnO2和50mL 12mol·L-1盐酸混合后缓慢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x mol(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则x的取值范围是A.x=0.3 B.x<0.3 C.0.3<x<0.6 D.以上结论都不对10、核内中子数为N的R2+,其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N-2 B.N+2 C.A-N-2 D.A-N+211、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B. C. D.1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OH-、Na+ B.K+、N03- 、Cu2+C.Ba2+、SO42-、Na+ D.Ca2+、 CO32-、Na+13、向100ml.1.0 mol/L的Ba(OH)2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使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大的是( )A.100mL1.0 mol/L硫酸 B.100mL10 mol/L盐酸C.100mL1.0 mol/LNaCl溶液 D.100mL1.0mol/L MgCl2溶液14、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A.Zn → ZnCl2 B.Cl2→ HClOC.CaCO3→ CO2 D.CuO → CuSO41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A B.B C.C D.D16、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一定是混合物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能通过半透膜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____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⑵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⑶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____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1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A.Cl- B.NO3- C.CO32- D.OH-19、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填空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成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写化学式),若要制得纯净的NaCl,应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的名称是_____3)若要测定该样品中NaCl和CaCl2的质量比,可称量干燥的B物质和另一物质的质量,这种物质是_____4)某同学要配制480mL2.000mol∙L-1NaOH溶液,配制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在下列给出的玻璃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②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取_____g(烧杯质量不计算在内)NaOH固体,再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③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注入该仪器中④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⑤盖上瓶塞,上下颠倒摇匀,将所配溶液转移至指定试剂瓶中,贴上标签20、I.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使用了大量的84消毒液,它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其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被氧化从而杀灭病毒使用时需注意:勿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宜储存在避光、阴凉处······(1)由储存注意事项可推测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取4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 84消毒液将4个烧杯分别置于20℃、30℃、40℃、50℃水浴中加热已知:反应溶液氧化性直观的参数是氧化还原电位(ORP),ORP值越大,表明氧化性越强,消毒效果越好实验采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采集ORP数据,绘制图像如下:(2)分析图像,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84消毒液不能直接用来洗手,需要加水稀释后才可使用,稀释时水的温度最好不超过_____℃3)如果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Ⅱ、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该小组继续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12;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步骤3:用H2SO4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已知:溶液中Cl-、HClO和ClO-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①由实验现象可获得一下结论:溶液的pH再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
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③图像表明,当调至pH=4时,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几乎变成HClO,由上述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性HClO_____NaClO(填“>”或“<”),消毒液之所以为次氯酸盐而不是此路算是由于此路算不稳定,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每有10.5gHClO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1、实验室制取氯气有下列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 ______;(2)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3)若该反应中有0.2mol的电子转移,则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的体积是_______;(4)若该反应有1molKMnO4参加反应,被氧化的HCl为______mol,转移电子数______mo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以及R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质量;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则生成的Y的质量=R的质量+M的质量-X的质量,然后写出两者的比即可详解】①应为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22:18=4.4g:a,解之得:a=3.6g;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故答案为B2、C【解析】与83号元素原子序数最接近的0族元素为第六周期的86号元素氡,86-83=3,83号元素的原子序数比氡元素的小3,18-3=15,即8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