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人教版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试卷及答案.doc
11页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2、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B.1.75mC.1.85mD.1.95m3、 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4、 某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45 cm、2.46 cm、2.4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5 cm B.2.457 cmC.2.45 cm D.2.46 cm5、 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A.48厘米 B.48分米 C.48000毫米 D.0.48米6、 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C.测量工具精密,准确度高,误差就小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7、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速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8、 下列测量记录结果错误的是( )A.木块长度:1.4cm B.液体体积:44mL C.被测物体质量:28.4g D.温度计示数:53.5℃9、 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10、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二、填空题(共6题)1、 小明用刻度尺对物理笔记本进行了四次测量,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记为 25.46cm 、 25.45cm 、 25.66cm 、 25.47cm ,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 ,这本笔记本长度应记为 _____ cm 。
2、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多次测量 ___________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 ___________ 3、 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 2.51cm 、 2.53cm 、 2.5cm 、 2.51cm ,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 ______ ,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则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______ ,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 ______ 4、 测量值和 ______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 5、 1t= ___________ kg 6、 1m= ______ nm ; 1h= ______ s ; ______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1、 (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左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右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2、 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题)1、 甲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多少?(用上面的字母表示)2、 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1)这些测量结果中哪些是错误的?(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解析】A.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故A错误;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C.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D错误.2、 B【详解】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3、 A【详解】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4、 D【详解】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则物体的长度应为:L=≈2.46cm,故D正确,故选D.5、 B【解析】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6分米长,所以大树的周长约:16分米3=48分米6、 D【详解】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符合题意.7、 B【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B.全新的2B铅笔长与学生用尺差不多,学生用尺长为20cm,所以B符合;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5℃,故C不符合;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1 mm,故D不符合;应选B.8、 A【解析】要知道每种仪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详解】仔细看图可以知道: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cm对齐,右侧与4.4cm对齐,估读为4.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此选项错误;B、在量筒上,10cm3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2cm3,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液面最凹处与44cm3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此选项正确;C、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此选项正确;D、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60”在“5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53.5℃.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关键是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9、 D【分析】(1)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误差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2)天平在使用时,不能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3)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仍能继续使用;(4)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测量工具.【详解】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B.不能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否则会腐蚀天平的托盘,故B错误;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它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线”,在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故C错误;D.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测量工具,故D正确.故选D.10、 B【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宇航员麦克莱恩在地球上的身高为167.0cm, 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身高为172.0cm, 这四个月她长高了172.0cm167.0cm=5.0cm.故B正确.二、填空题1、 1mm 25.46 【分析】 在进行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