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6页教学设计学 科小学数学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讨论学习教 师高国章单 位湟中县上五庄镇中心学校课题名称解决问题的策略(1)学情分析 1.小学生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具有敏感性,有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2.之前在三年级上下册和四年级上下册中学习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铺垫且意义重大3.所在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4、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类列举讨论的能力有待提高,容易遗漏和重复答案,对题目所包含的可能性把握不够,或者审题不明确,容易出现思维误区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在全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书的一个重要单元和较抽象的单元,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本单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活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并用所有方法积极的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点:如何做好按照顺序进行列举,并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教学策略: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学习内容,利用电子白板的直观性助力教学2、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举生活实例,解题审题,从条件入手,从问题着眼,按照顺序进行一一列举,再进行说明,不重复和不遗漏的具体含义3、让学生首先主动参与学习,进行积极讨论,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性学习,以突破重难点4、简单生活实例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题意5、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题目训练,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目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表格卡片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趣味谈话式导入二、引出新知,开始探讨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四、总结收获、练习巩固师:同学们身在农村,家里面常会种花,种花需要花圃,花圃要精心去围才显得美观,那么村里的王大叔由于缺乏数学知识,心想用家里的木条围一个面积最大的花圃,这件事情给他造成了实际困难,我们能不能替王大叔出谋划策呢?师:下面我们看例1:用多媒体电子白板出示课本例题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师:题目中有哪些条件和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解决这个应用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师: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突破题意,列举和解答问题。
突破重难点过程)师:请那个小组的同学派出代表,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师:同学们对两个小组的回答鼓掌,说得很到位全班鼓掌)师:那个小组在黑板上集体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呢?师:同学们用老师精心制作的表格卡片尝试将你们的讨论成果填写在表格里老师制作的表格卡片22÷2=11(米) 长10宽1面积10(长宽单位: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师:同学们看看C组做的对不对呢?你们的答案是不是一样?师:请同学们检查下,有没有遗漏和重复的情况?紧接着,老师追问,怎么没有长宽都为5米的情况呢?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继续追问,有9和2一组,怎么没有2和9,...有6和5,怎么没有5和6呢?师:你们真聪明!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语言总结一下师补充:当长和宽最为接近的时候,面积就最大1.师:总结一下收获?(归纳总结—解决重难点—出示策略)师:最后总结:(课件出示)1、 有些实际问题用列举的方法来解决会更加简便2、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3、 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核对,做出选择2. 师:进行练习:教材95页的练习1和练习2?(课件出示)师:个别查看和,巡视学生的做题效果,检查做题结果。
学生:能(坚定的语气)找一学生大声的领读题目;全班学生跟随阅读题目学生:条件是:用22跟1米长的木条围长方形花圃,问题是:怎样围面积会更大?学生1:周长是22米,可以围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2: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应该为整米数学生:班级分成8个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和带头进行小组集体合作交流学习用手中准备好的小棒进行尝试摆一摆认真讨论中)小组A:尝试用22跟小棒摆出几种可能存在的长方形;小组B:22根木条的长就是要围成的花圃的周长,应该算出花圃长和宽的和,再尝试列举和观察小组C:集体举手欲上台展示学生:自己动手填写表格学生:C组黑板上填写的表格长109876宽12345面积1018242830学生:答案一样,C组完成的很好!学生:没有重复和遗漏 学生:不能为5米,因为要围成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学生:不能重复,两种结果是一样的,应该算为一种方法学生:发现了当长为6米、宽为5米时,面积最大,为30平方米学生思考沉默片刻,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长宽差距越小时,好像面积越大学生:一一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默读和记录学生:认真审题做题、同桌讨论结果趣味设疑的方式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对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谈论中自然的得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和策略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使得新知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也更深刻教师连续发问,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认真思考,发散思维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亲自讨论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检查和核对结果,利于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1)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对列举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做出选择分层作业设计1、 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36的乘法算式有多少个?2、 用8、2、5这三张数字卡片一共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用0、2、5这三张数字卡片呢?动手摆一摆,试一试3、 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环得6环小华投中1次,可能得多少环?投中2次呢?作业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分层的要求和概念,也区分了学困生和好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单位: 湟中县上五庄镇中心学校 姓名:高国章 日期:2016年1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