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年高考天津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9页1 / 9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第 I 卷 1 至 6页,第 II 卷 7 至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好运!第 I 卷(选择题共42 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一、( 12 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暂且砧板颤栗明修栈道技艺精湛B与会峪口熨帖瑕不掩瑜钟灵毓秀C陌路蓦然病殁拐弯抹角没齿不忘D强劲根茎颈椎大相径庭不胫而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飘摇妨碍沧海一粟察颜观色B贸然蔓延水泄不通备尝艰辛C震撼幅射一切就绪乔装打扮D涵概毛躁投机倒把贻笑大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二、( 18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 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2 / 9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
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
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5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6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B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C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D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B“人化”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C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属于显性文化,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更深层次D“做什么”和“怎么做”决定了“为什么做”,这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 10 题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争论,目前主流观点有两派:一派认为是由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另一派认为恐龙死于大陆洪流玄武岩,即长时间大规模的玄武岩岩浆火山喷发但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表明生物大灭绝往往伴随着这双重灾难同时发生近来,德国摩根研究小组认为,引发恐龙灭绝的是一种被称为“凡尔纳爆炸”的巨大爆炸这一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为何生物大灭绝似乎总与大陆洪流玄武岩和陨石撞击地球同时发生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3 / 9 摩根提出,假如某种大陆洪流玄武岩是由克拉通下面的地幔热柱(即地球深处涌起的熔岩流)形成的,那么,就能够制造出类似于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各种标记克拉通又称稳定地块,通常指那些已达到地壳稳定状态的大陆地块这些地块一般来说极其厚实坚固克拉通每1 亿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分裂,有证据表明在最近的三次生物大灭绝期间,陆块分裂的情况都曾发生过,而克拉通一旦裂开,长期积蓄在克拉通下的气体就会在瞬间爆发出来,飞快升腾的气体通过地壳的裂缝在地球表面突然爆炸,有毒气体顷刻间污染大气。
爆炸过后,地幔热柱内的气体便以超过音速的速度喷涌,炸飞地幔热柱顶端的岩石这种爆炸释放的能量可能相当于1200 亿吨烈性炸药,如果这种能量一下子突然释放,甚至能把200 亿吨岩石发射到高空大气层中,然后把它们抛到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造成类似于陨石撞击地球的标记这种可怕的喷发机制让摩根想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的一种能将物体发射入太空的巨型枪,故将此爆炸命名为“凡尔纳爆炸”摩根承认,现在还难以区分出陨石撞击和“凡尔纳爆炸”留下的遗迹为此还需要找到存在气体释放管道的痕迹摩根相信,相关管道痕迹就埋在喷流出来的洪流玄武岩的岩石下面有朝一日,或许这些证据能在地震图片和重力勘测中显示出来8下列有关克拉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拉通分裂常伴随着陨石撞击地球的发生B克拉通是一种厚实坚固、状态稳定的大陆地块C克拉通下存有大量的气体和岩浆D克拉通分裂即稳定地块的裂开,其发生周期约为1 亿年9下列对于“凡尔纳爆炸”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凡尔纳爆炸”理论,陨石撞击地球不是造成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B“凡尔纳爆炸”是指克拉通分裂时积蓄其下的气体引起的巨大爆炸C“凡尔纳爆炸”的喷发机制是摩根受从地球到月球小说中的巨型枪原理的启发而发现的。
D“凡尔纳爆炸”释放的能量可能相当于1200 亿吨炸药,可以把岩石抛到高空,岩石落回地面时撞出大坑10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伴随长时间大规模的玄武岩浆火山喷发,地表形成了很多陨石坑B摩根提出的“凡尔纳爆炸”理论取代了目前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两大主流观点C陨石撞击地球与“凡尔纳爆炸”现象不同,因此,我们现在可以根据撞击遗迹确定其属何种现象D如果“凡尔纳爆炸”理论符合事实,那么,洪流玄武岩的岩石下面就存在气体释放管道的痕迹三、( 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 14 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4 / 9 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 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5 / 9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使较量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日夜相击于前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B甚矣,汝之不慧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C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太子乃与见王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 BC D1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