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从思维方式上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107177
  • 上传时间:2017-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99.1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讲 如何从思维方式上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2013.8.24,有点高!够不着!,一、认识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以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可以更简单地理解成“察物见理”—观察物体的运动(或受力等)得出相应的道理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二、初高中物理的特点之我见,初进高中的同学对于物理的学习,大多会有“水土不服”的感觉,总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过程1.学习内容方面的差异(1)从简单到复杂2)从现象到本质 (3)从具体到抽象 (4)从状态到过程 (5)从标量到矢量 (6)从一维到多维 (7)从定性到定量 (8)从演绎到归纳 (9)从零散到系统 (10)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2.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知识)传授。

      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简单问题”的“简单理解”上;高中物理的学习则要求学生独立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要求学生要能(把课本作为工具)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逻辑分析,学会寻找知识点的“连续性”关系2)初中物理知识的简单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较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同时,还需“形成物理学思想”,寻找物理课学习的门路3)高中物理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在数学工具使用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学会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实现大量定量分析的自如化三、从思维方式谈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强调学习物理不是只为了考试,也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得到印证的4.1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物理模型法,初二《连通器》一节分析连通器中的液面为什么相平时,首先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AB(如图),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和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只有两侧液面相平时,AB才不动的结论你可得到什么呢?,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如何利用模型的思想进行解释呢?,浮力,又应该如何利用模型的思想进行解释呢?,初中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理想实验也是物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在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抽象的一种方法。

      初中介绍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理想化模型,质点(这是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的概念),忽略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问题就简单了 例子说明:高中教材中,先后要建立大量的物理模型,如“质点”、“单摆”、“理想变压器”、“点电荷”、“核式结构”等都是理想模型,;有大量的理想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的直线运动已经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高中主要学习这个理想模型)、“简谐振动”、“等压变化”、“绝热变化”,4.2 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深加工—归纳法,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law 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比如:初中讲解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变量让点则R不变,探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则控制电压不变,探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初中在讲解右手定则(切割磁感线)时,如图7,请自己体会图7,高中《电磁感应现象》(参照了初中的思想)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联系初中知识,首先做一些生动的“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获得鲜明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各种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 另外还有很多高中的物理知识是需要归纳总结的(同时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如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等等。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初中教学强调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归纳为规律因为初中生的思维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持高中生的思维虽属于理论型,但对一些比较抽象内容的理解上,仍需借助于一些经验型思维或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更高层次的转化,来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这种转化在高一年段表现尤为突出所以,高中教学仍要借助观察实验,但有时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而得出结论,然后用实验来检验因此,在高、初中不同阶段的教学,均要重视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3 跟已有的知识相类比—类比法,例如,初中“电压”与“水压”类比来说明电压的作用,即抽水机(保持)→水压→水流,类比得出电源(保持)→电压→电流利用类比教学时要注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如“水管中有水流动的必要条件是水管两端有水压”,与此相似“导体中有电流的必要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压”,此结论理由不充分,只能说“可能有电压”,至于是否有电压,有待于实验的验证如果不注意推理的严密性,容易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滥用类比,导出不正确的结论。

      初中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悉并运用类比法,高中教学时则应根据学生已经熟悉的类比法,借鉴初中教学的做法,来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把电场类比于重力场、电势差类比于高度差、电势能类比于重力势能,就比较容易突破“电势差”与“电势能”两个难点教学同样,电容器的电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若把电容器跟盛水的直筒容器比较,水量相当于电量,水深相当于电势差不同的直筒容器使它们的水面升高1厘米所需的水量不同,这与使不同的电容器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不同相类似这个比喻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容的含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存在这种类比方法,如惠更斯把光现象与声现象进行类比,提出光的波动说,德布罗意从光的波粒二象性类比得出微观粒子的二象性原理因此,类比也是物理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知识衔接的对策与方法,1 降低起点2 基础到位 3 完善系统 4 渗透学法5 提高能力 概而言之,即降低起点,基础到位,完善系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侧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能起到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物理学习之“坎”的目标,也是有效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学习方法和全面提高能力之法,进而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变更上,一方面是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几乎全由老师支配,另一方面是进入高中后晚自修时间相对充足,学生能否充分利用时间。

      同时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总结而一题多解、思考最佳解题方法、物理模型的构建等又是高中物理学习很难逾越的台阶台阶千万种,寻找适合自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