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调研总结经验.ppt
60页高等公文写作训练/上 ——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材料的写作,,授 课 人 简 介,●马正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写作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负责人、领衔导师;教代会主任美国亚当史密斯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思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四川省写作学会执行会长、四川省人大代表 ● 研究方向: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写作学、思维学、语文教育学 ●代表性论文:《50年来意境研究述评》、《50年来 境界阐释述评》、《知行递变论》、《写作文化论》、《写作分形论》、《非构思写作学宣言》、 《思维本质与分类新论》、《第三条路:走向生成主义语文教学观》、《21世纪作文教学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体系?》等授 课 人 简 介,●代表性专著:《写作行为论》、《写作文化论》、《写作生长伦》、《现代写作教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写作学批判与建构》、《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当代解读》 ●代表性教材: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引论》、《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基本文体》、《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实用文体》、《中学作文教学新思维》。
●代表性获奖:曾先后获3次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壹 写 作 行 为 的 哲 学 思 考,一、非构思写作与写作学:人类写作最高理想 1、构思主义写作、写作学与写作教学 认为写作是先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然后才使行文表达的写作行为和写作观念,就是构思主义写作与写作学、写作教学例如: 经验材料的写法 篇章结构:标题、开头、主体、结尾 (一)标题: 单标题通常要揭示文章所介绍的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核心经验,副标题由单位+某方面的经验构成 (二)导言: 经验材料的开头一般概述在什么情况(背景)下,从事了什么工作,做出了什么成绩,创造了什么经验构 思 主 义 写 作 · 案 例 演 示,1、安排主体层次 ①横式结构: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大跨度,多侧面的结构层次,从几个角度把典型事迹按类别集中,归纳在一定的观点之下,使之为突出典型的主要特点服务 ②纵式结构:时间脉络为主要线索,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记叙典型的成长过程和事件的先因后果,它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使典型材料步步深入 2、写好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需要对典型的主要事迹进行高度的概括,标题需围绕文章主题,对不同性质的事迹分别进行归纳,层次标题的提炼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应下大功夫把他提炼好。
构 思 主 义 写 作 · 案 例 演 示,3、选择好材料 典型材料的写作要做到形象生动,血肉丰满,特别应注意好材料,具体说来,一是要详细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要从中选择最切合主题、最典型、新颖的材料,并深入挖掘动人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写好结尾 实际运用中,有的写结尾,有不写结尾 写作注重事项: 一忌“合理想象”,虚构情节;二忌随意提高,移花接木;三忌突出先进,贬低他人;四忌大话绝话,不留余地;五忌添枝加叶,画蛇添足;六忌一好百好,有意护短构 思 主 义 写 作 · 案 例 演 示,几个重点问题 1、要精心选材 ——怎样才能做到精心选材? 2、要掌握剪裁艺术 ——怎样才能掌握剪裁艺术? 3、注重实践 ——注意实践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4、合理设计文章结构 ——怎样才能设计合理文章结构? 二、构思主义写作、写作学与写作教学 写作的材料、结构、语言、标题是运用一整套思维操作方法进行生成和不是预设、构想、猜想的写作行为、写作学与写作教学非 构 思 主 义 写 作 · 案 例 演 示,例1: 关于沙尘暴的思考 一、构成分析或过程分析:——我所看到的疯狂的沙尘暴? 1、构成分析:描写你看到的沙尘暴到来后的世界的样子;或—— 2、过程分析:叙述你看到的沙尘暴到来的故事。
二、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沙尘暴? 1、内蒙沙漠的南移; 2、森林的乱砍乱伐; 3、原始的过度放牧; 4、田鼠对草原的破坏 三、功能分析:——沙尘暴的危害 1、不但影响人们健康; 2、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四、措施分析与排序分析:——寻求根治沙尘暴的对策 1、树立自觉的生态意识; 2、实行科学放牧方式; 3、加强绿化培育森林; 4、消灭田鼠,保护草原 五、生成标题:——最重要的措施的选择与措辞 1、沙尘暴,从心灵刮起; 2、回来吧,绿色的草原 3、树立自觉的生态意识; 3、呼唤绿洲,呼唤家园,非 构 思 主 义 写 作 · 案 例 演 示,例2 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 一、原因分析——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优势: (一)丰富的自然景观 1、名山;2、江河;3、大海;4、草原,5、冰川、6地质 (二)丰富的人文景观 1、历史;2、宗教;3、政治;4、军事;5、民族风情 二、背景分析:—各国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大举措 (一)发达国家对旅游事业的重视 1、法国;2、德国;3、美国;4、英国,5、意大利,6、日本 (二)发达国家对旅游事业的重视 1、新加坡;2、马来西亚;3、日本,4、希腊 三、功能分析——发展旅游业的好处: (一)经济方面(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改造投资环境) (二)文化方面(加强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 (三)外交方面(增强国际交流,和谐国际关系) 四、措施分析——解决办法决策: (一)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管理,贰 写 作 教 学 方 法 论 的 哲 学 思 考,一、建构主义教学论 1、强调知识的自我实践建构,反对对知识的接受教学 2、强调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助 3、强化方法,忽视知识、理论。
二、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后果、问题、危机: 1、部指导教师教什么内容; 2、导致学生不读书,淡化知识,关注活动、游戏 3、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 三、建构主义批判 1、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对主观性、经验性的偏颇;对理性的敌视、否定 ; 2、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无法沟通二者联系四 四、新现代主义的教育观 1、回到理性,深化理性,超越理性; 2、回到感性,回到模型,建立感性 3、中介理性、模型理性,习惯感性 ——对现行的程序化知识(思维操作模型)进行训练,建立学生的感性化、肉身化、习惯化操作能力的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叁 公 文 写 作 的 哲 学 思 考,公文写作:面对当前与未来 我们的工作应该怎样决策? 一、公文写作的本质:进行决策思维及其表达 1、秘书写作人员是行政管理的隐性决策者,或准决策者,公文写作首先是一种决策的思维与智慧活动,然后才是一种表达行为 2、公文的内容本质都是决策性 前决策公文——正式决策公文——后决策公文,公 文 写 作 的 哲 学 思 考,二、知行递变:行政公务、管理思维原理 1、知——决策,决策力,每一个行政官员都是一个决策者,最基层的行政管理也是如此。
2、行——执行,执行力每一个行政官员都是一个执行者,最高行政管理者也是如此 3、知行递变——不同层次上的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知)与执行(行)的递变而已,对下而言是决策,对上而言是执行执行的本质就是对上级决策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的决策,因此,执行也是决策;同样,决策也是执行 4、管理理想——最好的决策应该具有执行性,即操作性;最好的执行应该具有决策性,即决策性行政管理(公务)的本质是决策公 文 写 作 的 内 在 机 制 阶 段 性 转 换,三、阶段转换性:公文写作的内在机制 一、前决策公文是一种非正式决策公文; 二、决策性公文(法定公文)只是前决策公文(事务文书)的形态、身份转化而已 三、这种身份的转换就是:决策性法定性公文则是对前决策型事务性文书的确认、认可、决策并进行告知传播而已 四、后决策公文则对决策贯彻执行的反馈、控制性决策而已 五、所有公文的本质就是为了决策,也是为了执行 四、阶段交互性:公文写作的内在机制 调研报告与决定、通知等 计划与报告:针对性 请示与批复; 上行意见与下行意见 上行函与下行函 平行函,,五、位置特征论:公文文种特征把握 1.前决策\后决策时主要是运用事务文书,决策阶段主要运用行政公文; 2.不同位置的文体特征、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3.不同位置的权威性是不同的 五、动态文体论:从“意见”到“决定”…… 局部、探索——定型、法规 政府形态与法律形态的区别 六、当代公文的写作文化:民主性、空间感、秩序感 民主化、操作化、科学化、可行性、论述性,肆 国 家 机 关 公 文 类 型 与 文 种,一、行政公文: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文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 二、事务公文: 调研报告、工作总结、计划、讲话稿 简报、大事记、会议记录,伍 公 文 文 种 差 异 的 本 质,一、决策阶段与决策身份的不同,生成不同文种 (一)前决策:研究性、准备性阶段与身份 公文文种:调研报告(事务公文); 思维特征:科学性、典型性、理想性、自由性、阐述性、充分性 (二)决策性、告知性、传播性阶段与身份 公文文种:法定行政公文(除表扬、批评形通报外); 思维特征:可行性、现实性、语境性、普遍性、简洁性、严肃性 (三)后决策、反馈性、控制性阶段与身份: 公文文种:总结(事务公文)通报(行政公文); 思维特征:反思性、症候性、信息性、规律性、调整性、前瞻性 ●重要提示:根据决策的不同阶段,来选择不同的公文文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公文文种类型的写作思维特征、要求、规范,来营造、达成不同的公文写作主体的写作思维状态、理想、目标。
公 文 文 种 差 异 的 本 质,二、告知、传播、执行、实行的空间与受众范围不同,生成不同的公文文种 1、广域性告知传播/全体社会成员: 公文文种:公告、通告、布告、书(公开信); 思维特征: 2、狭域性告知传播/机关干部内部: 公文文种:通知、通报、函、决定、决议、批复、批示、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书(公开信)、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 思维特征: ●重要提示:根据公文主体需要告知、传播、执行、实行的空间与受众范围不同,选择不同的公文文种,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的公文文种写作的读者对象、写作语境、情感态度、思维境界、写作禁忌、写作策略(协调与对抗)、行文基调,语言风格,从而实现有效表达与有效接受公 文 文 种 差 异 的 本 质,三、决策、告知与传播主体的层次不同,导致行文方向不同生成不同文种: 1、上对下告知公文基调、语气: 公文文种:通知、通报、通告、公告、布告、决定、决议、批复、批示、意见、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书(公开信)、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 基调语气:谦恭、柔性、协调、恳切、内敛 2、下对上告知公文: 公文文种:请示、意见、议案、报告、简报;总结、调研报告 基调语气:力度、刚性、气势、高度、境界 3、非隶属告知公文: 公文文种:函、意见 基调语气:谦敬、合作、平等、友好、协调 ●重要提示:根据公文主体需要告知、传播、执行、实行的空间与受众范围不同,选择不同的公文文种,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的公文文种写作的读者对象、写作语境、情感态度、思维境界、写作禁忌、写作策略(协调与对抗)、口吻基调,语言风格,从而实现有效表达与有效接受。
公 文 文 种 差 异 的 本 质,四、根据公文内容的常与变、静与动,即法与事的不同,从而生成两大类公文文种; 1、法规性公文: 公文文种: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思维模型:本质揭示/目的依据——措施决策/构成分析 2、决事性公文: 公文文种:公告、通告、布告、书(公开信)通知、通报、函、决定、决议、批复、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