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组业务学习资料.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2644719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0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组业务学习资料怎样教学生写作文教学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低下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主要是原因是阅读教学不得法,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大面积地提高作文能力,使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中渗透作文练习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例如在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时,学生在理解“眼花缭乱”一词的意思后,教师做了进一步指导: 师:“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呢? 生:因为柱子上刻满了金花彩画 生:因为金花彩画的颜色多而美 生:我觉得不仅仅是颜色多而美,而且金花的形态很多很美,彩画的图案也一定很多很美。

      所以“我”会看得眼花缭乱 师:美丽的金花彩画让“我”感到眼花缭乱,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有过眼花缭乱的时候吗? 生:商场里的商品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 生:每年秋天举办的菊展美丽的菊花被叔叔、阿姨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看得眼花缭乱 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说,就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逐渐克服畏难心理,就能大胆地进行说写练习教师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训练因素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当然前提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切忌揠苗助长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丁有宽老师认为: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这四种结构段在三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3.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4.指导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练习 《小摄影师》《师生情》可让学生续写,《古诗二首》《瀑布》可让学生改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不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初学写作时,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热爱写作什么是好课 ——直观的感性评价著名特级教师 支玉恒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教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是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凸显鲜明的个性特点呢?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就这一主体内容来说,应着重凸显三个“三”——三品、三层次、三境界。

      一、三品——品词、品句、品读 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品读,即口味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品词品句有多深,品读的情感就有多深,正所谓“以读悟情=以读代讲”即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要摒弃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二、三层次——感悟、积累、运用“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在“感悟、积累、运用”上下功夫,因而,它构成了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换言之,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一般来说,要达到“感”并且“悟”的境界,必须通过整体的感知、感受、把握、体会、体味、揣摩、领会在阅读教学中,“感悟”无论是悟情、悟理或悟其语言艺术之精妙,运用“三品”——品词、品句和品读,应当是其主要的方法 积累——以往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量太少,语文积累不多,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先生曾为此感叹:“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语言积累”,这的确是对症下药之举!据此,我们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堂上加强背诵的训练积累”主要是就语言积累而言,但其外延还应扩而展之,还要加强文化积累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才能解决说写什么的问题;有了厚实的语言积累,才能解决怎样说写的问题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只有加强“运用”的训练,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文本,有机地进行句段及篇章结构方面的说写训练三、三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语文是具有多元要素及多元目标的学科,不能一味地单一地就语文学语文,因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具体的语文学科因素的有机融合,如当前很多语文课就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个性与其综合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语文课堂上有机地融入计算、画图、音乐和歌舞等方式,这些多因素的有机融合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又同时在语文学习中张杨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

      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为综合而综合的现象让学生画画、歌唱或舞蹈时,目的性不明,指向性含糊,只是刻意凸显“综合性”而硬加入的一些综合因素而已,在这样的“综合”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或负效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隐喻的形式来说这一关系,那就是“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意即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故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语文姓“语”名“文”,正如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样,个性非常鲜明;而我们又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要体现各学科整合的综合性,于是让学生唱之、蹈之、画之……此时,似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如果就此打住,当然就不是语文课了,然而,我们运用这些方式的指向是清楚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语言如学习《荷花》一课,让学生边读“一阵风吹来,荷花就翩翩起舞”,一边自由地舞蹈,舞毕再提出问题,文中写荷花被风吹动时用的词语是“翩翩起舞”,你们刚才的舞蹈是“翩翩起舞”吗?如果换上另一个词语“蹁跹起舞”可以吗?这样尽管山环水绕,但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语文课的味道依然十分浓郁,这就把学科的鲜明个性与其多元因素的综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则就是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上述的“三品”“三层次”“三境界”主要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为了凸显“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我们必须注意让所有的学生切实地经历互动、交流、对话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从中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它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真情和激情引发学生的情感,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一切都应当是有机渗透的 在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价值”是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力量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人文强化,语文弱化”的现象似乎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意见强调要处理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什么时候都不能极端化,特别是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集团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中考模拟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宁夏九年级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二)[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