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仁学院文秘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
13页铜仁学院文秘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文秘教育专业代码:040335W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学识深厚、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适应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掌握参与政务、办理事务及组织公共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以及能在高校、职业院校、职业中等学校从事秘书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基本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诚信观念;热爱文秘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2、专业素质:了解文秘教育学科的新发展,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掌握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论文及其他应用文体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熟悉我国有关文秘工作的法规和规章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大学外语四级和国家二级标准;接受普通话训练,通过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3、人文素质: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理念,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具有开放的思想文化胸襟,善于学习借鉴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具有求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4、科学与技术素质: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掌握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并且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批判精神的培养5、实践运用素质: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初步能力,并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发展创新能力6、创新素质: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探索精神和一定的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精神7、组织协调素质:具有较好口语与书面语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8、身心健康素质:掌握科学的强身健体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操;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需要时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三、学制和时间分配标准学制及最长修业年限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4—6年)最长修业年限在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两年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类别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系级选修课;专业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必修课)、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毕业)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专业实训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入学教育与军训:第1学期,2学分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社会实践2周,2学分,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的暑假中进行3、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文秘和文秘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实习16周,16学分,安排在第8学期4、专业实训:本专业若干课程均注重实训教学,如“秘书实务与训练”、“秘书写作”、“秘书礼仪”等,实训课程在教学时均已进行。
5、毕业论文或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共4周,6学分项目周数学年时间分配详见表1:教育内容寒暑假总计课堂教学复习考核入学教育军训与 军事理论公益劳动社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训非师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就业指导一上1620.51.5552下182(1)(1)7二上182(1)(1)552下182(1)(1)7三上182(1)(1)552下182(1)(1)(1)7四上182(1)(1)(1)12552下2-6216-186117合计130160.51.56(课余)6(假期)2(课余)1216-1861148208四、八大素质培养模块课程设置按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培养模块、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模块、人文基础知识培养模块、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培养模块、实践运用能力培养模块、创新精神培养模块、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模块和身心健康培养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设置如下:(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培养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模块秘书职业概论、秘书实务与训练、秘书写作、秘书礼仪、档案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文秘教学论。
三)人文基础知识培养模块贵州省情、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古代汉语基础、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四)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培养模块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五)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培养模块大学英语、普通话、书法(六)创新精神培养模块秘书口才(七)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八)身心健康培养模块大学体育五、主干课程(一)主干课程秘书职业概论、秘书实务与训练、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现代汉语基础、基础写作、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二)主干课程简介1.秘书职业概论: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理论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内容包括绪论、秘书的职业素养、秘书的人际关系、秘书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秘书的日常事务工作、秘书的沟通与协调工作、文书处理工作、会议组织与服务、商务活动与商务旅行、参谋与信息调研工作,以及秘书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学时:64;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秘书学概论,张同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秘书学概论,陆瑜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3]秘书学概论教程,杨树森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4]秘书学概论,杨继昭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秘书学概论,杨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秘书实务与训练: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应用性强,旨在要求从秘书工作实际出发,通过介绍秘书实务的各项工作内容、基本要求、操作规范、实施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学生了解秘书实务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具备从事现代通用秘书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达到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办公室人员相应岗位的要求,进而使秘书专业的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
主要内容包括:办公室事务管理、会议管理、商务文书运用及信息管理、差旅安排、商务活动组织与管理、秘书沟通与协调、秘书财务管理等学时:108;学分:6;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秘书实务,杨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秘书实务,杨树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秘书实务,朱淑萍,刘春斌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秘书实务,杨素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5]秘书实务,张丽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3.秘书写作: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着重阐明各种常用文秘体裁的特点、写法、写作要求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常用公务性、事务性文书及办公室工作所需要的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学时:144;学分:8;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秘书实用写作,杜福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秘书写作,丁晓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秘书实用写作,杨锋,周蓓新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4]秘书写作,郭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职业秘书写作教程,吴良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4.办公自动化: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熟悉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及办公设备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学时:72;学分:4;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职业秘书办公自动化教程,张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文秘办公自动化培训教程,导向工作室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3]文秘办公自动化,九州书源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4]办公自动化实务,韦志国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新概念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教程,成昊,魏彦华编著,科学出版社5、现代汉语基础: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兼有工具课、理论课、实践课的性质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础学时:64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3].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语文出版社[5]现代汉语基础,胡吉成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6、基础写作: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主要讲授写作的基本理论、方法。
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1]基础写作教程,蔚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写作,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大学出版社[4]简明写作教程,郑赓娴、马凤藻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版[5]基础写作,姚国建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7、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本课程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讲述从1917年“文学革命”至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它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评论现代文学作品(新诗,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及审美观的教育学时:72 ;学分:4;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