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湖北省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时间t后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A.gtsinθ B.gtcosθ C.gttanθ D.gt/tanθ参考答案:D2. 如图,质量为m的人在质量为M的平板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若不计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在车上行走时,车将向左运动B.当人停止走动时,由于车的惯性大,车将继续后退C.若人越慢地从车的左端走到右端,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越大D.不管人在车上行走的速度多大,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都相同参考答案:BC3. 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0—4s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 C.4s—8s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D.8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160m参考答案:BD4. (多选)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b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斜面上,a、b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b的右端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绳上有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C.细绳剪断瞬间,a所受摩擦力不变D.细绳剪断瞬间,b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参考答案:ACD5. 地球赤道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是,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质量为m高度可忽略)所受的向心力是,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所受的向心力是,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BC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地球绕太阳运动称为 转,其周期是 。
地球绕地轴转动称为 转,其周期是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 参考答案:公 1年 自 1天 1个月7. A、B两个质点分别作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之比为3:2,他们通过的弧长之比为2:3,则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 ;周期之比为 ;线速度之比为 参考答案:8. —个物体做半径恒定的匀速圆周运动,周期越小其线速度数值则越 _____ (填 “大”或“小”),线速度数值越小其角速度越 ___________(填“大”或“小”)参考答案:大 小 9.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运动,经20 s到A点速度达到20 m/s后开始刹车,又经5 s停下,则汽车到A点之前20s的加速度等于 m/s2,到A点后的加速度等于___________m/s2参考答案:10. 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30°, 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120°,如图所示则点电荷Q的电性为 ,b点的场强Eb= 。
参考答案:负电 3E 11. 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 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参考答案:1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2圈回到原位置则其位移为 ,路程为 参考答案: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7°、大小F=10 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 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 m/s2,则合力F合所做的功W= 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
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⑴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段 ,应记作_________cm⑵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参考答案:⑴OC,15.70 ;⑵1.22m,1.20m,大于,v是实际速度,因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15.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实验步骤一: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实验步骤二: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实验步骤一时,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B.完成实验步骤一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C.完成实验步骤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步骤一相等D.完成实验步骤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参考答案:解:(1)A、两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分力的大小,橡皮条的拉力大小等于合力的大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分力的大小可以同时大于合力,在步骤一重,两个拉力的方向不一定要互相垂直,故A正确,B错误.C、为了产生相同的效果,在步骤二中,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2)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选:B.故答案为:(1)AD;(2)F';(3)B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及绳的质量,一个质量为m的人拉着绳子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减速下降,已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则物体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C. D. 参考答案:D17. 某汽车司机看到交通岗的绿灯亮后,立即以a1=3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汽车,去追赶前方S0=90m远、同方向以v2=6m/s匀速行驶的自行车.试求:(1)汽车在追上自行车前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汽车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自行车? 参考答案:18.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体A重60N,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3,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N. sin37°=0.6,cos37°=0.8.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B重力为多大?参考答案:解:节点C处3力平衡,如图示,AC绳的张力TA、DC绳的张力TD=15N、BC绳的张力TB。
并设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由平衡条件有: 2分对物体A有: ① 1分 ② 1分 ③ 1分(1)解①和②可得A受的摩擦力为:f=12N 2分ks5u(2)由③得: 1分即B受的重力为: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