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电力优质工程(2015新版)剖析.ppt
128页创建电力优质工程创建电力优质工程 策划与控制策划与控制 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 杨 棨 2015版 § 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电力 优质工程奖这三个工程质量奖,在创优各环节上他们 之间又有着相互接轨、承上启下的关系,创优策划与 控制是围绕创优实施9个步骤进行的整体策划与控制 1.创优策划要知行合一----关键 2.确定为全过程质量控制示范工程----入门 3.工程结构检查评价为优良----前提 4.高水平通过“电力工程达标投产复验”----条件 5.质量评价为“高质量等级的优良工程”----资格 6.通过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含金量 7.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为优良---优先权 8.高排序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选拔 9.高差异通过国家级评审机构组织的评审----竞赛 § 优质工程的定义 : § 建设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 约定要求的程度,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 能及其耐久性能、观感、环境保护等方 面所有明示和隐含能力的固有特性优良 § 工程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 局的策划、有统筹的安排、有明确的目 标、有统一的标准、有严格的管控,有 坚决的执行力,目标才能实现。
§ 优质工程的内涵可以总结为“四十个字” § 程序合规 管理有效 § 技术创新 工序量化 § 工艺精准 指标领先 § 节能减排 档案规范 § 特色突出 可靠耐用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全寿命周期安 全可靠;性能与成本最佳匹配 ★ 科技与美学高度统一,施工系统优化,施工技 术创新,工艺流程量化,生产要素组合科学 § 国家优质工程 § “科学、系统、经济、合规”,综合指标达到同时期 国内领先水平(金奖国际领先),创新与科技进步成 果显著,推动产业升级作用明显 §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 “安全、适用、精细、创新”,工程质量应达到国内 领先水平,技术指标、经济效及社会效益应达到本专 业工程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和使用单位满意,经济和 社会效益显著 §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 “程序合规、管理有效、技术创新、工序量化、工 艺精准、指标先进、节能减排、档案规范、特色突 出、可靠耐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同期、同类 项目先进水平 工程创优策划的关键是知行合 一用通俗的话描述称为有针 对性创优策划,讲的是有的 放矢,就是对照优质工程管理 办法的要求,逐条逐项进行分 析、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的过 程称为创优策划。
因此工程创 优要求策划----写要做的事, 过程中做所写的事 策划与控制三 工程结构中 间检查评价 § 工程结构中间检查的意义 §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把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地基与 桩基工程、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质量均质性、涉及 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和建筑效果的完美性作为工程 量评价重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分为第一阶段( 工程结构)与第二阶段(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建筑 电气) 工程结构质量评价达不到优良的,单位工 程施工质量不能评为优良,整体工程质量不能评为优 良 § 国家优质工程与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要求对于已开 展优质结构工程评选的地区和行业,申报工程须获 得该地区或行业结构质量最高奖;尚未开展优质结 构工程评选的地区、行业,在施工过程中组织3至5 名省部级以上的专家,对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施 工进行不少于二次的中间质量检查,并有完备的检 查记录和评价结论 § 一.什么是质量评价中的工程结构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和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管理办法》规定 : 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评价包 括子单项(单位)工程中的地基 与桩基工程、结构工程以及地 下防水工程 § 二.申报工程结构中间检查的时间 § 确立了创优目标的电力建设项目,如果未取得 各地区(省)结构优质工程的证明文件,则应 在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以及附属的地 下防水工程完工,且主体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后申报。
§ 三.申报及组织检查 § 由建设单位向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申请工 程结构中间检查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在接到申请后,将安排 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三至五人组成 专家组,到现场进行工程结构的中间检查 四.地基与桩基和结构工程中间检查范围 § 1、火力发电工程(含燃机): § 主厂房建筑、已开工的主要构筑物及附 属建筑 § 2、水电工程(含抽水蓄能电站): § 水工主要建筑,厂房及附属建筑 § 3、输变电工程: § 变电(换流)站主要建筑、构筑物及送电 线路基础部分 § 4、风电工程 § 升压站、综合楼建筑及风机基础部分 五.地基与桩基和结构工程中间检查前提 § 1.工程无违反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擅自开工 的工程; § 2.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较大以 上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的其他事件; § 3.主体结构已经验收合格,且已经工程质量监 督部门进行了阶段性质量监督 § 4.对地基与桩基、主体结构进行的质量中间 检查,不替代质量验收 六.地基与桩基和结构工程中间检查内容 § 1.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 § 1)是指为确保施工过程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和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所需要的控制准则和 方法:包括创优策划文件、施工准备阶段向 监理审报的各项与施工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 质量管理组织、人员资格、制度等) 、经审 查确认的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工序的施工方 案及技术交底文件等。
§ 2)工程监理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质量管 理进行的检查(见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 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 2012 表3.0.14) § 2.实物质量 § 是指建筑工程质量在满足相关标准 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合格基础上,经 过评审在建材质量控制、结构安全 、使用功能、环境保护等内在质量 、外表实物质量达到评价高标准规 定的质量指标的建筑工程包括实 测和观感两方面,实测包括建筑物 垂直与沉降、几何尺寸、混凝土强 度(回弹法)、钢筋位置及钢筋保 护层厚度等 § 3.实体及资料检查重点 1) 基本要求 ① 施工单位应制定创优实施细则,针对结 构工程实现优良评价目标有具体的措施 ;并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报建设单位批准 ; ②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 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或相关规范的规定 § 2) 地基与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资料要点 § 灰土地基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4.1.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 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 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 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 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 应少于3 点1000 m2以上工程,每100 m2 应至少有1 点,3000 m2以上工程, 每300 m2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 少应有1 点,基槽每20延长米应有1 点 § 振冲碎石桩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12 § 施工质量检验: § 1.桩体重型静力触探、桩间土标准 贯入,检验深度不小于地基处理深度 ,检测数量不少于桩孔总数的2% § 2.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静 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钻孔灌注桩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1.3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 整性检测 3.3.4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 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 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2施工前未按本规范3.3.1条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工程; 3施工前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中变更了工 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异常; 4地基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5本地区采用的新型桩或新工艺; 6施工过程产生挤土上浮或偏位的群桩。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14 §3.3.5 2 预制桩和满足高应变法 适用范围的灌注桩,可采用高应 变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 且不得少于5根 §满足可以采用高应变测法检测工 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条件 : §1.工程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 验; §2.能够提供动、静试验对比数据 ; §3.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桩 基静载检测的辅助检测 §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 3. 3. 3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选择,应符 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当一种方法不能全面评 价基桩完整性时,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 法,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 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 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 2除符合本条上款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 应少于1根; § 3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 桩,应在本条第1、 2款规定的检测桩数范围内,按 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 测。
3)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要点 § ①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所对应的 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 共同选定; § ②结构部位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评定满足设计要求; §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 ④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 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 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 比例均不宜小于50% § ⑤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测绘资质的第三方 进行,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并按国家 2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有明确的观测结论 4)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要点 ① 钢材及焊接材料复验,钢屋架、钢行车梁腹 板对接,X型Ⅰ级焊缝应进行100%探伤; Ⅱ级 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 ②钢结构防火涂装施工及验收记录; ③高强度螺栓复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复验资 料;高强度螺栓拧紧检查记录( 1. 对高强度 螺栓进行逐个敲击检查; 2.终拧扭矩应按节 点数10%抽查,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对每个 被抽查节点应按螺栓数10%抽查,且不应少于 2个螺栓。
) ④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⑤网架结构挠度记录(强条) § 5) 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检查要点 § ① 混凝土外表: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应有麻面 、掉皮、起砂、沾污、露筋、蜂窝、孔洞、 夹渣、不密实、裂缝等; § ② 混凝土外形:混凝土构件不应有缺棱掉角 ; § ③ 连接部位:构件连接处钢筋、连接件无松 动; § ④ 施工缝:施工缝无夹渣、无裂缝; § ⑤ 楼梯踏步:相邻踏步高低差应小于10mm; 6)砌体结构资料与观感质量检查要点 ①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及以上的建筑物,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 不得少于3组,且试块强度评定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 砌体外观:砌体结构不应出现裂缝; ③ 接槎:墙体转角处和内外墙处应同时砌筑,墙体临 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斜槎长度比不小于2/3 等隐蔽验收记录; ④ 混砌现象: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 块不得混砌,也不得与其他砖、砌块混砌; ⑤ 马牙槎留置:符合规范要求; ⑥ 灰缝: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饱满; ⑦ 砌筑错缝:砌体砌筑应上下错缝; ⑧ 结构实测实量结果:合格点率达到90%以上 § 七.中间检查、评价否决项 § 凡有以下一项存在即可中止评审 § ① 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