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课程《护理解剖学》PPT课件: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ppt
8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 髓,第二节 脑,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脊髓,脑干,小间脑,端脑,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第一节 脊髓,spinal cor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受各级脑的控制,发出,31,对脊神经支配躯干和四肢部脑,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在椎管内,上2/3部分,上 端:,枕骨大孔处续延髓,下 端:,成人至,下缘,新生儿至,水平,全长约 42-45,cm,脊髓的外形,前根,后根,脊神经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对应椎骨,C14,同序椎骨,C58,T14,T58,高2个椎骨,T912,高3个椎骨,L15,平对,T 10-12,S15、Co,平对,T 12、L 1,高 1个椎骨,二、脊髓的内部结构,后角,前角,侧角,(,T1 L3),后索,外侧索,前索,灰质连合,白质前连合,中央管,灰质,gray matter,主要核团,边缘核,后角固有核,胸 核,前角内侧群,前角外侧群,中间带,白质,white matter,主要纤维束,薄束和楔束,传导深感觉,脊髓小脑前束,传导对侧下肢本体感,脊髓丘脑侧束,传导对侧半身浅感觉,脊髓小脑后束,传导同侧下半身本体感,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同侧肢体运动,红核脊髓束,(+)屈肌(-)伸肌,脊髓丘脑前束,传导对侧半身浅感觉,前庭脊髓束,(+)伸肌(-)屈肌,顶盖脊髓束,完成听反射,皮质脊髓前束,支配双侧躯干肌,三、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上、下行传导束,、反射功能,排便反射,排尿反射,腱反射,屈肌反射,参与浅反射,四、脊 髓 的 被 膜 和 血 管,(,一)脊髓的被膜,脊髓外面,由外向内,包有三层被膜:,外膜,硬脊膜,中膜,脊髓蛛网膜,内膜,软脊膜,功能:支持、固定、保护脊髓。
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端,达第二骶椎水平硬脊膜外隙(硬膜外腔),:,是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椎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硬膜外麻醉,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断脊神经的传导,,达到肌肉松弛和止痛作用硬 脊 膜,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脊 髓,蛛 网 膜,薄而透明的结缔组织,与软膜之间有结缔组织细丝相连在枕骨大孔与脑蛛网膜相延续,紧贴硬膜内面,与软膜之间有宽阔的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腔),:,蛛网膜与软膜间的腔隙,,隙内充 满脑脊液此腔扩大处称蛛网膜下池在马尾周围自第,2,骶椎水平扩大称,终池,,马尾即旋浮其中,腰穿及腰麻即进入此腔软 脊 膜,富有血管的薄膜,紧贴脊髓的表面,深入,其沟裂中,对脊髓有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软脊膜,自脊髓末端,延续至尾骨背面形成,终丝;,自脊神经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向外侧突出,,连带蛛网膜附于硬脊膜上形成,齿状韧带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齿状韧带,(,二)脊髓的血管,动脉来源,椎动脉,分支:,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颈升动脉,加入,肋间后动脉,脊髓支,腰动脉,静脉回流: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1,、神经系统的区分、常用术语。
2,、脊髓位置、形态、与椎骨的关系3,、脊髓内部结构:,白质中主要纤维束名称、起止灰质中主 要核团的位置、功能4,、脊髓的被膜组成、血管来源复习思考题,第二节 脑,Brain Encephalon,脑的发育与分化,胚胎2-3周,胚胎4-5周,胚胎10周后,前脑,端脑、间脑,端脑、间脑,中脑,中脑,中脑,菱脑,后脑,脑桥、小脑,末脑,延髓,国人成年脑重量:男平均1375,g,女平均1305,g,中脑、脑桥、延髓合称脑干一、脑 干,brain stem,外 形,自上而下,三部分,中脑,上接间脑,脑桥,居中,延髓,下连脊髓,背侧连小脑,脑干内室腔第四脑室,脑 干 腹 面 观,脚间窝,展神经根,前庭蜗神经,舌下神经根,锥体,大脑脚,动眼神经根,三叉神经根,面神经根,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橄榄,副神经根,锥体交叉,脑 干 背 面 观,上 丘,薄束结节,下 丘,滑车神经根,小脑上脚,小脑中脚,面神经丘,听结节,前庭区,小脑下脚,舌下神经三角,髓 纹,楔束结节,迷走神经三角,第 四 脑 室,位 置,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底:脑干背面菱形窝,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外侧孔,正中孔,(二)脑 干 内 部 结 构,1、灰质 神经核,脑神经核 与脑神经相连的神经核,可分为两大类 脑神经感觉核,脑神经运动核,传导中继核,与上、下行的传导束相连,可分为,上行(感觉),传导束,下行(运动),传导束,脑干内各神经核名称、位置,躯体,内脏,内脏,躯体,传导,运动核,运动核,感觉核,感觉核,中继核,中,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三叉神经中脑核,红核,脑,滑车神经核,副核,黑质,脑,展神经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核,桥,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孤,束,延,舌下神经核,下泌涎核,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薄束核,疑核,迷走神经,楔束核,髓,副神经核,背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脑神经核,(1)躯体运动核,(2)内脏运动核,(3)内脏感觉核,(,4)躯体感觉核,2、白 质 传导束,上行(感觉)传导束,起核,交叉部位,止核,功能,内侧丘系,对侧,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脊髓丘系,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身浅感觉,三叉丘系,对侧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脑桥、延髓,丘脑,腹后内侧核,对侧头面部浅 感觉,外侧丘系,双侧蜗神经核,脑桥斜方体,内膝状体,双侧听觉,下行(运动)传导束,起始部位,行 程,终止部位,功能,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脑干、脊髓,前角细胞,支配躯干、四肢肌,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内囊膝部、脑干,脑干躯体运动核,支配头面部肌,额桥束,额叶皮质,内囊前肢、脑桥,脑桥核,维持肌张力协调肌运动,顶枕颞桥束,顶枕颞,叶皮质,内囊后肢、脑桥,3、脑干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机能:,1.下行易化和抑制作用调节肌张力,2.内脏活动调节中枢影响内脏活动,3.上行易化和抑制作用,与痛觉抑制和睡眠有关,4.上行激动系统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性,网状结构特点:,1.多突触联系,2.接受感觉纤维的侧支,3.发出至中枢各部的纤维,复习思考题,1、,脑干外形、脑,神经根连脑部位。
2、,脑干内主要神经核名称、位置3、,脑干内白质中主要传导束名称、功能4、,脑干内,网状结构的主要机能5、名词解释:,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第四脑室,二、小 脑,Cerebellum,(一)小 脑 位 置,颅后窝,内,延髓、脑桥,的后方,借三对脚与脑干相连,其间的间隙即,第四脑室,小脑外形,小脑,绒球小结叶,(原小脑),前 叶,(旧小脑),后 叶,(新小脑),分三叶,(,二)小脑内部结构,小脑皮质,(,Purkinje,细胞层、颗粒层、分子层),小脑髓质(三对小脑脚)、,小脑核,4对,顶 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古小脑 旧小脑 新小脑,组成,绒球小结叶 前叶、蚓垂、蚓锥体 后 叶,功能 维持身体 调节肌张力 调节骨骼肌运动,姿势平衡,损伤 平衡失调肌张力降低,主动运 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 步态蹒跚动起动缓慢 指鼻试验阳性,(三),小脑各叶组成及功能,一侧小脑损伤,同侧出现损伤表现因 为小脑上脚和锥体束均进行交叉三、间 脑,Diencephalon,位 置,中脑,和,端脑,之间,内腔即,第三脑室,组 成,包括五部分,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底丘脑 后丘脑,中脑,端 脑,小 脑,丘脑前核:调节内脏运动,丘脑内侧核:内脏感觉和躯体感觉的整合中枢,丘脑外侧腹中间核:,是产生震颤的发源地,丘脑腹后外侧核:躯干四肢部,感觉传导的中继,丘脑腹后内侧核:头面部,站及整合中枢内侧膝状体:,听觉的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视觉的皮质下中枢,背侧丘脑、后丘脑,重要机能,下丘脑,机能,1、内脏活动的皮质下中枢,2、内分泌活动的重要中枢,3、调节内环境的中枢,(体温、摄食、水盐代谢),4、与睡眠、情绪反应有关,复习思考题,1、小脑位置、外形、分叶、各叶功能。
2、间脑位置、组成、,重要机能3、下丘脑主要核团,机能4、名词解释:小脑蚓、小脑扁桃体、,小脑皮质、小脑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四、端脑,telecephalon,(一)大脑半球外形(上外侧面),上 外 侧 面,中央前回,顶内沟,缘上回,颞上回,角 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额上回,额下回,颞中回,颞下回,颞上沟,颞下沟,顶 枕 沟,距状沟,枕颞内侧回,内侧面,扣带回,胼胝体,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侧副沟,下 面,嗅 脑:,嗅球,嗅束,嗅三角,钩,海马旁回前部,枕颞沟,侧副沟,(二)大脑半球的分叶,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岛 叶,(三)大脑半球的重要沟回,海马结构,海 马,齿 状 回,侧脑室下角水平切开,(四)端脑的内部结构,1、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端脑表层的灰质又称,大脑皮质2、,基底核,basal nuclei,位于大脑半球底部 埋藏于白质中的核团3、大脑髓质,cerebral medulla,端脑深层的白质又称,大脑髓质1、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1)古皮质:海马结构(2)旧皮质:嗅脑,(3)新皮质:占96%,Brodmann,大脑皮质分,52,区,第,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6,区),中央旁小叶前半,特点:,倒立人形,头正立,交叉支配,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灵巧度相关,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第,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中央旁小叶后半,特点:,倒立人形,头正立,交叉管理,代表区大小与感觉灵敏度相关,视觉区,(,17,区),距状沟,上下皮质,特点:,一侧视觉区,同时接受,双眼对侧,视野的物象,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听区,(,41,、,42,区),颞横回,特点:,一侧听区同时,接受双耳的,听觉冲动,,以对侧为主。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嗅 区,海马旁回,前部皮质,钩,人类不发达,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味觉中枢,43区,中央后回,下部,岛盖皮质,语言中枢,书写中枢,(,8,区),说话中枢,(,44,、,45,区),听话中枢,(,22,区),阅读中枢,(,39,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边缘叶: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扣带回 海马旁回、钩合称,边缘叶钩,齿状回,海马旁回,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扣带回,边缘系统:,边缘叶、眶回、颞极、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中脑被盖构成,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功能:,与情绪反应、性功能、内脏活动有关,,海马与近期记忆有关,大脑皮质联络区,是人类认识、运用、记忆能力和意识思维活动的皮质功能区左半球:,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语言、意识、,数学分析右半球:,非语言信息,形象感知、空间定位、,音乐、图形、时空概念大脑皮质功能定位,2、基底核,basal nuclei,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丘脑,包埋在端脑底部白质中的灰质团块,,主要有,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旧),功能:,调节肌张力,调整姿势,损伤:,Parkinson,症,舞蹈病,尾状核与豆状核壳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
3、大脑髓质,cerebral medulla,联络纤维,上纵束,钩束,下纵束,扣带束,3、大脑髓质,cerebral medulla,连合纤维,胼胝体,穹隆连合,前连合,3、,大脑髓质,cerebral medulla,投射纤维,丘脑前辐射,额桥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 听辐射,内囊前肢,内 囊 膝,内囊后肢,内囊,分部及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