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doc
5页《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在实训场地(试验室/实训基地)集中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安排36学时的检测实训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性能及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施工中主要质量指标的试验与检测方法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道路桥梁工程一线工作的需要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训,使学生在了解各类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与熟悉有关试验/检测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掌握试验数据处理、分析与评定的方法,提高编写试验/检测报告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了解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中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实训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并上交试验/检测报告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实训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本课程可以采用室外与室内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地点安排在试验室/实训基地。
本课程可以采用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认真完成规定数量的实训内容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严格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四、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课程除实训指导书外,主要参考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魏鸿汉等编的《建筑材料》、姚昱晨等编的《道路工程技术》、郭发忠等编的《桥梁工程技术》、张燕等编的《管道工程技术》多媒体教材有《公路工程试验实训》等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 1.检测技术总论 2.常用建筑材料检测 3.水泥砼配合比设计 4.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5.路基路面检测 6.桥梁检测二、教学要求: (一)检测技术总论 了解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熟悉常用检测仪器仪表 (二)原材料检测部分 1.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筛分方法,根据筛分结果绘制级配曲线细集料要求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的名称 2.粗(细)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 要求:掌握试验规程、标准,掌握粗(细)集料密度的测试方法。
正确使用天平要求掌握三种密度的计算方法(毛体积密度、表干密度、表观密度)理解它们的含义 3.粗集料压碎值(沥青路面及水泥砼用)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通过试验确定粗集料的品质,以评定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4.水泥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试方法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水泥强度等级 5.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数据确定石油沥青的标号 *6.粗(细)集料含泥量试验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粗(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含量的试验方法 *7.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通过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评定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8.粗集料磨耗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磨耗试验方法,计算磨耗损失(%) *9.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碎石,砾石及破碎砾石中软弱颗粒含量的测定方法,计算软石含量(%) *10.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要求:熟悉试验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评定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三)水泥砼配合比设计及强度试验部分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配合比,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指标的试验方法根据初步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配调整,强度复核,密度校正确定试验配合比根据水泥砼强度试验数据,确定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 (四)沥青混合料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熟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方法(马歇尔法)掌握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的试验方法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并绘制其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五)路基路面检测部分 1.土的击实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标准击实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学会确定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熟悉试验结果与现场质量控制指标的关系 2.无机结合料强度试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无机结合料各组成材料的用量,熟悉无机结合料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方法(静力压实法),掌握无机结合料强度的测定方法,能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3.压实度检测(环刀法、灌砂法)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与压实度的关系,掌握环刀法、灌砂法的适用范围、操作原理与试验全过程。
通过检测结果,评价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正确计算出其压实度 4.平整度检测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平整度测定方法,能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最大偏差及均方差,对所测路段的平整度进行评定 5.弯沉值测定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弯沉仪的使用原理,能对实测弯沉值进行处理与评定,掌握弯沉的检测方法 6.承载板测定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承载板测定的目的、使用仪器及准备工作内容,了解测试过程,能对实测值进行数据整理与评定 *7.承载比(CBR)测定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CBR试验的目的及要求;了解制件的方法、膨胀量和贯入量的试验方法及压力——贯入量关系曲线的绘制;评价所用材料的CBR值 *8.抗滑性能检测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抗滑性能指标(摆值、构造深度)的测试方法及仪器的工作原理,能对测值进行评定 *9.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要求: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路面渗水仪的使用方法与测试过程 (五)桥梁检测部分 1.既有结构水泥砼强度评定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既有结构水泥砼强度评定的方法,熟悉回弹仪的构造,根据条件选择评定方法(回弹法、超声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能对试验实测值进行数据整理与评定。
2.钢筋检验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钢筋检验的内容、方法和检验的全过程,能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3.结构裂缝检测 要求: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结构裂缝检测的方法,能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六)考核 1.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实训考核以同学们在实训中对检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作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试验/检测任务的质量,所交试验/检测资料及设备工具爱护情况、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出勤情况等为主要考核内容 2.成绩评定 根据笔试/口试(40分~45分)、实际操作(30分~35分)、上交试验/检测报告的质量及实训教学环节的综合表现(20~30分)成绩评定为4个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凡实训缺勤、违反纪律、不交试验/检测资料、伪造试验/检测数据、损坏试验/检测设备工具等行为,根据严重程度,降低成绩等级或不予及格第三部分 学时分配和教学过程安排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为36学时列出下表,供实习参照执行,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项目序号试验/检测内容时间备注总论1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常用仪器仪表2原材料检测12345678910粗(细)集料筛分粗(细)集料密度粗集料压碎值水泥技术性质试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粗(细)集料含泥量*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磨耗*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6为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用两种方法水泥配合比设计123级配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及砼强度试验试验结果整理5根据原始数据设计配合比,试配、调整、确定配合比并根据强度实测值,确定砼强度等级。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123级配设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整理*车辙试验5根据原始数据进行级配设计,马歇试验确定沥青最佳用量,调整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用车辙试验检验动稳定度路基路面检测试验12345678910土的击实试验无机结合料强度试验压实度检测平整度检测弯沉值测定承载板试验*承载比(CBR)试验*抗滑性能检测*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室外CBR检测(演示)12室内试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给压实度检测提供数据室内试验确定无机结合料各组成材料用量并进行强度试验室内CBR检测路面检测平整度、抗滑性能、强度(弯沉检测、承载板试验)、渗水性检测综合评定所测路段的指标桥梁检测试验1234567既有结构砼强度评定(回弹法、超声回弹法、钻芯取样法)钢筋检验结构裂缝检测*砼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测定(演示)*桩基无损检测(演示)*旧桥静载试验(演示)*旧桥动载试验(演示)6熟悉桥梁检测的内容、目的、方法、规程 注:打*为选作内容,各电大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条件自行安排实训或演示二、教材 1.文字教材:《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管道工程技术》等到 2.实训教材:《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指导书》 3.多媒体教材:《公路工程试验实训》等 4.其他参考教材:各试验/检测项目相应现行有效规程、规范、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