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doc
10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容标准”之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与实验稿比较(注:用红色标注的部分,表示修改的部分;用蓝色标注的部分,表示删除的部分三、中国地理(一)疆域与人口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拼图游戏、学习交流等活动。
例如,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拼图游戏;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国主要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描述、讲解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2.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1.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例如,实地观察家乡某条河流,描述该河流的特征;收集资料,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三)经济与文化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1.经济发展●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文化特色●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辩论活动例如,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码头 ●搜集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观看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演或录像,谈一谈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四)地域差异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例如: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知识竞赛●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讨论或知识竞赛 ●观看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影像资料片●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说明:为方便教学,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地域差异,这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应该注意,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地域划分,即使在同一地理单元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五)认识区域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示 ●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收集一个地区的专题地图,例如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讨论这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观看有关我国区域地理景观特色的录像或电影 ●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基本地理特征,并与相关地区进行比较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绘制台湾岛简图,在其上标明主要地理事物的名称●组织"宝岛--台湾在我心中"的专题演讲。
●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我国某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四、乡土地理修订后的标准 修订前的标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修订后的活动建议 修订前的活动建议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如矿产资源、中草药的种类与分布等),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用较为规范的图例绘制反映学校或家庭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