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预习案 新人教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55653413
  • 上传时间:2023-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预习案 新人教版 一、必知内容1、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观点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2、作品写作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识记字音: 颛 臾 社稷 虎兕 柙 椟 近于费 相 夫子 萧 墙 分崩 离析三、成语积累: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既来之,则安之: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陈力就列: ③是谁之过与?: ④既来之,则安之: ⑤相夫子: ⑥何以伐为?: 五、辨析古今异义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 。

      今义: ⑵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古义: 今义: ⑶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我思我疑:课堂教学 班级: 姓名: 《季氏将伐颛臾》 执笔人 :王卫锋 一、自主学习1、课文围绕的中心事件是什么?2、对中心事件,孔子是如何批评冉有、季路的?他的理由是什么?3、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又是如何辩解的?二、师生合作探究4、研读第二段,分析孔子是如何批驳冉有的?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5、研读精典语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体会孔子的政治主张当堂训练 班级: 姓名: 《季氏将伐颛臾》 执笔人 :王卫锋 1、默写出文章中涉及的三个成语: 、 、 。

      2、找出加横线词词义不同的项(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3、下边一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 危险 颠簸 辅助    B 危险 颠簸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C 不稳定 跌倒 辅助  D.不稳定 跌倒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4、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5、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吴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课后巩固 班级: 姓名: 《季氏将伐颛臾》执笔人 :王卫锋 1.填空 (1)《论语》是记录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 体文集,记载了 的言行与 、 、 并称为“四书”2.解释下列句中“夫”的意义(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3)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如有词类活用请注明)。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2)无乃尔是过与? (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4)则修文德以来之 ( )(5)既来之,则安之 (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4.翻译下列句子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既来之,则安之 (3)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5、孔子为什么认为季氏不应该讨伐颛臾? 6.文中表明孔子主张(治国)的语句是: 7、布置作业 1、识记字音、古今异义 2、此类活用、成语积累 3、赢在课堂P3--4 1~11《季氏将伐颛臾》教案主备人:王卫锋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2 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教具准备: 预习案等、粉笔教学设想 :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案,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案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