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练习含解析.doc
18页考点2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题组一 基础小题1.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第10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5 s末与15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C.0~10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5 mD.10~20 s内,质点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小答案 B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上某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质点的速度,则知在第10 s末时,质点的速度为零,故A错误;在0~10 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为正,在10~20 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为负,故质点在5 s末和在10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B正确;0~10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x=x2-x1=5 m-1 m=4 m,故C错误;在10~20 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的大小一直增大,故速度越来越大,D错误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0到6 s内物体的路程为20 mD.前两秒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2答案 D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8 s末物体的位移为0,物体回到了出发点,故A错误;0~4 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4~8 s内物体沿负向运动,8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所以4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0到6 s内物体的路程为0~4 s内与4~6 s内的位移大小之和,故路程为:s= m+ m=30 m,故C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则前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 m/s2=5 m/s2,故D正确。
3.假设帆船从静止开始启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反映这个运动过程的图象是( )答案 C解析 帆船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加,vt图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vt图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A错误,C正确;帆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at2,故匀加速运动阶段,xt图象是曲线,B、D错误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 m/s=4 m/s,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是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x=at2,由题图可知,当其反向运动5 s时,位移为20 m,则有20=a·52,得加速度大小a=1.6 m/s2,因其共运动了10 s,可得x0=×1.6×102 m=80 m,故C正确,B错误;t=5 s时,两车相遇,乙车速度v乙=at=8 m/s,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故D错误。
5.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相距最远答案 D解析 由图象可知,在t=0时,甲的速度为正,乙的速度为负,说明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0内,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负,则知在0~2t0内,乙的位移小于甲的位移,则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甲一直沿正向运动,乙先沿负向运动,两者距离增大,后沿正向,在t0时刻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间距增大,t0时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所以甲、乙在t0时刻相距最远,D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C.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v0D.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v0答案 BC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v2-v=2ax可得v2=2ax+v,再结合题图可知,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上式知,v2x图象的斜率等于2a,由图可得:2a=-,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B正确;因为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v0,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v0,C正确,D错误。
7.(多选)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v0=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t=0时刻,驾驶员采取某种措施,汽车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6 s时车速为5 m/sB.t=3 s时车速为零C.前9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D.前6 s内车的位移为90 m答案 BC解析 由at图象可知,汽车先做加速度为-10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为5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因v0=30 m/s,所以t=3 s时汽车的速度为v1=v0+a1t1=30 m/s-10×3 m/s=0,B正确;t=6 s时汽车的速度为v2=a2t2=5×(6-3) m/s=15 m/s,A错误;前9 s内的位移为x= m+×5×62 m=135 m,所以前9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15 m/s,C正确;同理可得前6 s内汽车的位移为x′= m+×5×32 m=67.5 m,D错误8.(多选)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C.质点在2 s末的速度为2.5 m/sD.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为2 m答案 CD解析 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图线的函数关系为:=t+,整理得:x=t2+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得,质点做初速度为0.5 m/s、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2 s末的速度为:v2=v0+at2=0.5 m/s+1×2 m/s=2.5 m/s,故C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x1=v0t1+at=0.5×1 m+×1×12 m=1 m,在前2 s内的位移为:x2=v0t2+at=0.5×2 m+×1×22 m=3 m,则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为:Δx2=x2-x1=2 m,故D正确。
9.(多选)在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B.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等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D.0~t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答案 AD解析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在t1时刻甲、乙位移相同,故两车相遇,由于相遇前乙车在后,故在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A正确;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运动的位移相等,由=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的速度相等,此时丙、丁两车的距离最远,C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t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故丁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丙车的平均速度,D正确题组二 高考小题10.(2017·浙江选考)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米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 m/s2 B.6 m/s2C.5 m/s2 D.4 m/s2答案 C解析 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汽车通过的位移可知:15=10×0.5+t,解得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 s,所以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5 m/s2,故C正确。
11.(2018·全国卷Ⅱ)(多选)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D解析 vt图象中图象与t轴所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的位移,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错误,B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2.(2018·全国卷Ⅲ)(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 CD解析 根据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在t1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速度不相等,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A错误;从0到t1时间内,乙车走过的路程大于甲车,B错误;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都是从x1位置走到x2位置,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正确;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有甲图线的切线与乙图线平行、斜率相同,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
13.(2016·江苏高考)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答案 A解析 设小球从H高处由静止下落,则下降过程距原点的距离x=H-h(h为下落的高度),由机械能守恒有mv2=mgh,mv2=mg(H-x)得v2=2gH-2gx,式中v的方向向下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0,则v=2gH上升阶段:mv2-mv=-mgx得v2=2gH-2gx,式中v的方向向上因此上升和下降阶段速度大小随x的变化规律相同,速度方向相反,且v与x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故A项正确14.(2016·全国卷Ⅰ)(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答案 BD解析 由题中vt图象得a甲=10 m/s2,a乙=5 m/s2,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此时x甲=a甲t2=×10×32 m=45 m,x乙=v0t+a乙t2=10×3 m+×5×32 m=52.5 m,所以t=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x乙-x甲=7.5 m,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