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弘光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江苏省南京市弘光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为( ).①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②图像关于轴对称的函数是偶函数;③奇函数的图像一定过坐标原点;④偶函数的图像一定与轴相交.A.4 B.3 C.2 D.0参考答案:C略2. 通过下列函数的图象,判断不能用“二分法”求其零点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考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理解二分法的定义,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并且有f(a)?f(b)<0.即函数图象连续并且穿过x轴.【解答】解: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函数必须在给定区间[a,b]上连续不断,并且有f(a)?f(b)<0,有图象可得,只有③能满足此条件,故不能用“二分法”求其零点的是①②④故选C.3. 若不共线的三点O,A,B满足 ,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4. 已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是 ( )A、 B、或 C、 D、 参考答案:A5.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6. 下列四个函数:①;②;③;④. 其中值域为的函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B略7.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存在实数,使得对于任意的,都有,则称数列{an}为“T数列”( )A. 若{an}是等差数列,且首项,则数列{an}是“T数列”B. 若{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则数列{an}是“T数列”C. 若{an}是等比数列,也是“T数列”,则数列{an}的公比q满足D. 若{a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满足,则数列{an}是“T数列”参考答案:D【分析】求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取即可判断错误;举例首项不为0判断错误;举例说明错误;求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由绝对值不等式证明正确.【详解】对于,若是等差数列,且首项,当时,,当时,,则不是“数列”,故错误;对于,若是等差数列,且公差,,当时,当时,,则不是“数列”,故错误;对于,若是等比数列,且是“数列”,则的公比或,故错误;对于,若是等比数列,且公比,,则是“数列”,故正确;故选:.【点睛】本题是新定义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对题意的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中档题.8. 下列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的是( )A.第一象限内的所有点 B.某班所有成绩较好的学生C.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 D.所有接近1的数参考答案:A【考点】集合的含义.【分析】根据集合元素应满足确定性,分析四个答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确定性,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的所有点,具有确定性,可以构成集合,故本选项正确;B、某班所有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具有确定性,不可以构成集合,故本选项错误;C、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不具有确定性,不可以构成集合,故本选项错误;D、所有接近1的数,不具有确定性,不可以构成集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9.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等于A.58 B.88 C.143 D.176参考答案:B10. 已知集合A={x|x>0},B={x|﹣1≤x≤2},则A∪B=( )A.{x|x≥﹣1} B.{x|x≤2} C.{x|0<x≤2} D.{x|﹣1≤x≤2}参考答案: A【考点】并集及其运算.【分析】根据并集的求法,做出数轴,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作图可得,则A∪B={x|x≥﹣1},故选A.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的值为_ _____. 参考答案:;略12. 若函数f(x)=|2x﹣2|﹣b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0<b<2【考点】函数的零点.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f(x)=|2x﹣2|﹣b有两个零点,可得|2x﹣2|=b有两个零点,从而可得函数y=|2x﹣2|函数y=b的图象有两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可求b的范围【解答】解:由函数f(x)=|2x﹣2|﹣b有两个零点,可得|2x﹣2|=b有两个零点,从而可得函数y=|2x﹣2|函数y=b的图象有两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可得,0<b<2时符合条件,故答案为:0<b<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以及数形结合方法,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13. 已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9【分析】由题意整体代入可得,由基本不等式可得.【详解】由,,,则.当且仅当=,即a=3且b=时,取得最小值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整体法并凑出可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4. 在△ABC中,若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_参考答案:钝角三角形略15. 求值:=------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6. 已知sinα+cosα=,则 sin2α的值为 .参考答案:【考点】二倍角的正弦;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把所给的条件平方,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 sin2α 的值.【解答】解:∵已知sinα+cosα=,平方可得1+2sinαcosα=1+sin2α=,解得 sin2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7. 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1、2,母线与底面的夹角为6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参考答案:6π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1) 确定函数的解析式(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参考答案:(1) (2)奇函数 略19. (10分)设函数f(x)=log2(ax﹣bx),且f(1)=1,f(2)=log212.(1)求a,b的值;(2)当x∈时,求f(x)最大值.参考答案:考点: 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专题: 综合题.分析: (1)由已知f(1)=1,f(2)=log212代入到f(x)中,求得a、b的值即可;(2)利用换元法,由(1)得,令g(x)=4x﹣2x=(2x)2﹣2x,再令t=2x,则y=t2﹣t,可知函数y=(t﹣)2﹣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从而当t=4时,取得最大值12,故x=2时,f(x)取得最大值.解答: ∵函数f(x)=log2(ax﹣bx),且f(1)=1,f(2)=log212∴∴∴(2)由(1)得令g(x)=4x﹣2x=(2x)2﹣2x令t=2x,则y=t2﹣t∵x∈,∴t∈,显然函数y=(t﹣)2﹣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当t=4时,取得最大值12,∴x=2时,f(x)最大值为log212=2+log23点评: 本题以对数函数为载体,考查学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能力,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属于基础题.20. 已知a是第三象限角,且f(a)=.(1)化简f(a), (2)若cos(a-)=,求f(a)的值.参考答案:(1)f(a)=(2)又a是第三象限角,∴cosa=∴f(a)=略21. 如图,给出了一个程序框图,其作用是输入x的值,输出相应的y的值.(1)请指出该程序框图所使用的逻辑结构;(2)若要使输入的x的值是输出的y的值的一半,则输入x的值为多少?参考答案:【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分类讨论;分类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条件结构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y=的值,分类讨论满足输入的x的值是输出的y的值的一半的x值,可得答案.【解答】解:(1)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条件结构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y=的值,该程序框图所使用的逻辑结构有:条件结构和顺序结构;(2)当x≤2时,由y=x2=2x得,x=0,或x=2;当2<x≤5时,由y=2x﹣3=2x得,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值;当x>5时,由y==2x得,x=﹣(舍去),或x=(舍去);综上可得:x=0,或x=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循环框图,分段函数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公差,,,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参考答案:(1);(2).【分析】(1)根据,公差,,,成等比数列,形成方程组,解得答案.(2)根据,计算,得到,用裂项求和法得到答案.【详解】(1)∵,,成等比数列,∴,即,∴,又,∴,∴,故.(2)由(1)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裂项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数列公式方法的灵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