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5页重庆市2021-2022学年(下)3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 《史记》中有“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汉书》则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了《汉书》的做法这一变化可以看出A. 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 B.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 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D. 官修史书缺乏固定体例【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所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兴衰;而汉武帝以后,通过“推恩令”等举措,封国势力受到极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所以,成书于东汉的《汉书》“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史学家封杀的结果,排除A项;司马迁和班固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史学家,思想境界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排除C项;《史记》与《汉书》均是纪传体史书,体例相同,排除D项。
故选B项2. 《吕氏春秋》在《十二纪》中强调,施政要依照十二月令行事,而十二月令实际上是长期农耕经济和农耕生活经验的总结;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尤其强调其意义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更可以“贵其志”这反映了古代圣王A. 重视农耕经济的作用 B. 重视民心民志的教化C. 重视自然经济的规律 D. 重视施政经验的总结【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不限于经济,可以贵其志”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民志的教化的意思,B项正确;材料说明古代圣王重视对民众的教化,重视农耕和自然规律最终也是体现对民众教化的重视,排除AC项;古代圣王是重视对民众的教化,而非重视施政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B项3.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反映出他们A 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B. 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C. 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 D. 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
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材料中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和孔子“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的主张都强调反对使用武力,说明他们反对当时诸侯之间的不义攻伐战争,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老子、孔子反对战争的观点,没有体现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并且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反对不义战争,不是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4. 九一八事变后,政府为唤醒国民爱国精神,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课程钱穆为了讲好通史课,先后编写了儿种讲义,又编选了一部《参考资料》,后编成《国史读本》,他强调,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这反映A. 知识分子参战的强烈愿望 B. 中国人爱国意识开始觉醒C. 历史学家强烈的责任当担 D. 中国通史教育的严重不足【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可知钱穆提倡国史教育的目的是昂扬民族自豪感,唤醒国民的抗战意识,体现了历史学家强烈的责任担当,C项正确;钱穆是为了唤醒国人的抗战意识,并不是强烈要求参战,排除A项;“开始觉醒”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之所以开设通史课程是为了唤醒国民的爱国精神,并不是因为通史教育的严重不足,排除D项。
故选C项5. 糖、蚕丝、茶叶历来是中国的大宗出口产品20世纪初,中国由糖品输出大国转变为糖品进口大国,而且糖的价格持续走高1930年进口糖品价值1.33亿多元,在输入洋货中仅次于棉布这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A. 国内饮食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B. 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 国外制糖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D. 国家取消了对糖业产品进口的关税政策【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初,中国由糖品输出大国转变为糖品进口大国,而且糖的价格持续走高1930年进口糖品价值1.33亿多元,在输入洋货中仅次于棉布”贸易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半殖民地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项正确;“20世纪初”受西方的影响,生活习惯有变化,但不会出现根本的变化,排除A项;20世纪初在国际制糖业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革,两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技术已经成熟,排除C项;“1930年进口糖品价值1.33亿多元,在输入洋货中仅次于棉布”无法体现国内关税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6.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四体书势》认为这种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这种字体最有可能是A 小篆 B. 行书 C. 隶书 D. 楷书【6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隶书始创于秦朝,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C项正确;小篆不符合"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特点,排除A项;行书和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叙述正确的是A. 中共二大确定与孙中山及其中国国民党“党内合作”B. 中共八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D.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7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D项正确;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与孙中山及其中国国民党“党内合作”,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排除ABC项。
故选D项点睛】8.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此中共中央A. 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B.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C. 开展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D. 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经济发展方针【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项正确;为了克服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的是八字方针,ACD项都与这一内容不符,排除故选B项9. 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历程中,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不懈地理论探索与创新其中,毛泽东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下列毛泽东著作的创作或发表地点对应准确的是A. 《新民主主义论》——西柏坡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广州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延安【9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于1925年发表于广州,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排除A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于1927年发表于湖南,排除C项;毛泽东1957年在北京创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排除D项。
故选B项点睛】10. 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另外,微博橙子认为一切从臣民和同事那里利用公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索贿,元老院或其他掌权者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比如搞公共承包,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船舶等)也构成索贿罪由此可知,这一规定A. 重视对帝国秩序的维护 B. 确保了公职人员履职尽责C. 树立了法律至上的权威 D. 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行【10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制定的索购罪,主要是针对执法官,元老院议员及其子女的,这限制了他们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有助于公职人员秉公执法、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行,D项正确;罗马帝国成立于公元前27年,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出罗马法对执法官和元老院议员及其子女的法律制约,该法并不针对所有公职人员,而且“确保”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出罗马法的相关规定,无法根据材料得知“树立了法律至上的权威”是以该规定的有效执行为依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认为A.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属于偶然 B. 俄国十月革命不会发生C.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势之必然 D. 修正主义具有其合理性【1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同时激化的特殊产物,1871年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未充分暴露出来,因此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属于偶然性,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时条件还未成熟,而不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排除B项;马克思1883年去世不可能预知后事,因此材料所指不是辛亥革命,排除C项;修正主义是指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修正主义,排除D项。
故选A项12.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 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 标志西欧近代史开端C. 导致教会权威的弱化 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12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思想家强调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