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270216877
  • 上传时间:2022-03-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3.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 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 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BDNA 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C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C 中DD 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和胰淀粉酶等【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A 为淋巴,其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A 项正确; DNA 解旋酶参与细胞内DNA 的复制过程, B为细胞内液, 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B 项正确; C 为组织液,而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所以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C中, C 项正确; D 为血浆,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等,但不能运输胰淀粉酶,胰淀粉酶由胰腺细胞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发挥作用,D 项错误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 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 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 同地域分布,向d 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也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 d 是同一物种D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 d 是不同物种【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 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 项错误; a2 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新物种c,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 同地域分布,向d 方向进化,因此c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 项正确; 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b 和 d 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 项错误; 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c和 d 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据报道, 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 , 该“微型人脑” 组织已经达到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的是()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A 项错误;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有丝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没有发生减数分裂,B 项错误;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其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项正确;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不受基因控制,D 项错误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甲、乙、丙三种不同植物分别分布于X、 Y 、Z 三个不同的栖息地中,将不同栖息地生理状态相似,数目相同的种子混匀,再均分三组,分别同时种植于X、Y、Z三个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经过一年后,收获所有植株的种子进行统计,得到如表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实验地块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X 甲种子 :乙种子 :丙种子 6:3:1 Y 甲种子 :乙种子 :丙种子 3:6:1 Z 甲种子 :乙种子 :丙种子 3:3:4 A一年后不同栖息地各种植物种子比例不同,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该年的出生率不同BX实验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Y实验地块甲植株的数量将会增加D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Z 实验地中的丙植物种群数量变化将呈“S”型曲线【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种子是植物子代的幼体,一年后不同栖息地各种植物种子比例不同,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该年的出生率不同,A 项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项正确;分析表中信息可知:Y 实验地块乙植株在生存斗争中处于优势,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Y实验地块乙植株的数量将会增加,C 项错误;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将呈“S”型曲线, D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下列甲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学过程,下列对这些曲线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A甲图曲线中若B点表示胃蛋白酶的最适pH,则胰麦芽糖酶的最适pH 可能左移B乙图 B 点时某昆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A 点时该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C丙图若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则B点时细胞原生质层的体积最大D丁图中若B 点时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A 点时不可能是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胰麦芽糖酶的最适pH 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甲图曲线中若B点表示胃蛋白酶的最适pH,则胰麦芽糖酶的最适pH 可能右移, A 项错误;在农药的选择下,昆虫种群抗药个体生存的机会增多,而不抗药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因此乙图B 点时某昆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A 点时该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B 项正确;丙图若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因 B点细胞液浓度最大,说明细胞失水最多,则 B点时细胞原生质层的体积最小,C项错误;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丁图中若B 点时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 A 点时可能是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D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若产生中间产物依赖型突变细菌,则可能是酶1 基因发生突变B这三种酶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这些细菌的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 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D若酶 1 基因不表达,则酶2 基因和酶 3 基因也不表达【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某些细菌是通过调节酶的合成来调节精氨酸合成的若产生中间产物 I 依赖突变型细菌,说明其不能合成中间产物I,则可能是酶1 基因发生突变,无法产生酶1,A 项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 项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细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存在等位基因,C项错误; 3 个基因的表达是独立的,酶1 基因不表达,不会影响酶2 基因和酶 3 基因的表达, D 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代谢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7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 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结合后, 一方面促进糖原、蛋白质、脂肪合成,另一方面使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图示过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 2)如果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 的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原因是答案】(1)胰岛素受体GLUT-4 (转运葡萄糖载体)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ATP缺失,影响了囊泡上GLUT-4 (转运葡萄糖载体)移向细胞膜的过程【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糖原、蛋白质、脂肪合成,另一方面使GLUT-4 (转运葡萄糖载体)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除图示过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需要ATP供能如果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则会导致ATP缺失,进而影响了囊泡上GLUT-4 (转运葡萄糖载体)移向细胞膜的过程,从而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考点: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8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1)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 兴奋,神经元B 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 与 y 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 的释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2)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

      据此可以推测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答案】(1)增加减少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2)抑制【解析】试题分析:(1)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 兴奋,神经元B 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 的释放量增加,信号分子y 的释放量减少,因此信号分子x 与y 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信号分子z 的释放量也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只有与相关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原因可能为:体内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也有可能是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或者是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2)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进而引起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增多,达到控制人体进一步肥胖的目的,据此推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