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冶金企业煤气知识1精要.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最****
  • 文档编号:117949069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0.5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钢铁企业煤气安全 基础知识 能源处煤气防护站 一、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二、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四、煤气设备及管道附属装置 三、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 五、煤气防护器材 一、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产生的煤气,约占企业总能量的 30-40%,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能源一般分为二大类,即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 能源为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能源,二次能源多为由一次能 源转换而来 节约少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与减少大气污染,改 善环境治本措施之一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 社会经济消益的重要途径 我国对能源的工作基本方针,一是开发和节约并重, 二是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要以节能为重点 节能是我国经济发 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基础知识 焦炉煤气是炼焦煤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加强热干馏 而产生的一种气体焦炉煤气从焦炉出来的煤气称为荒煤 气,含有萘、焦油、硫化氢等杂质,需经处理后,才能使 用 焦炉煤气的净化工艺为:焦炉炭化室--集气管--气液 分离器—立管初冷器—横管初冷器—电捕焦油器—鼓风机 ——氨萘塔—脱硫塔—终冷塔—洗苯塔。

      焦炉煤气具有无色、有味、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 热值在167200-183920KJ/Nm3(4000-4400 Kcal/Nm3) ,爆炸极限为4.7-37% ,密度为0.45-0.5 Kg/Nm3,着火温 度为500-550℃,燃烧温度为2150℃ . 焦炉煤气(COG)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气体从高炉出来的煤 气因含有大量的烟尘,称为荒煤气,需经过洗涤后,将煤气含尘量 降至10mg/ Nm3以下,才能送往用户使用 高炉煤气净化流程:从高炉炉顶 重力除尘器 干法布袋 除尘器 净煤气管 TRT 高炉煤气总管 减压阀组 高炉煤气具有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较强毒性的特性 热值在3344-4180KJ/Nm3(800-1000 Kcal/Nm3) ,爆炸极限为30- 70% ,密度约为1.25 Kg/Nm3,着火温度约为650℃,燃烧温度为1350- 1450℃ . 高炉煤气(BFG) 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与氧气发生激烈的化学 反应而产生从高炉出来的煤气因含有大量的烟尘,称为荒煤气, 需经过洗涤后,将煤气含尘量降至100mg/ Nm3以下,进入气柜。

      通 过电除尘进一步将含尘量降至10 mg/ Nm3以下,才能供用户使用 转炉煤气回收一般采用“OG”法即“转炉煤气二文一塔、湿法、高 压冷却除尘回收系统”系统组成如下: 转炉——活动烟罩——汽化冷却烟道——一文——重力脱水器 ——二文——90度弯头脱水器——湿旋脱水器——一次风机——三 通阀——水封逆止阀——CO/O2分析——V型水封阀——气柜(三通 阀——放散塔——点火燃烧放散) 转炉煤气具有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剧毒的特性热值 在-KJ/Nm3(1300-2000 Kcal/Nm3) ,爆炸极限为12-75% ,密度约 为1.3 Kg/Nm3,着火温度约为610℃ 转炉煤气(LDG) 煤气中毒的概念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煤气从产生 到净化、输送加压以及到用户使用,不仅煤气设备的分布广,而且 接触煤气的职工在各单位占很大的比例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在工 作环境中CO最高允许含量为0.0024%(即24ppm,相当于30mg/m3 ),当空气中CO含量高于国家卫生标准时,则因含量和接触时间的 不同,会导致接触者轻微、较重、严重煤气中毒,甚至死亡。

      窒息性气体的概念 窒息性气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其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由于它 们的大量存在而降低了氧含量,人因为呼吸不到足够的氧而使机体 窒息,正常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1%,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人 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属于这类 窒息性气体有氮气、惰性气体、氢气、甲烷等 第二类为血液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主要对红血球的血红蛋白 发生作用,阻碍血液携带氧的功能及在组织细胞中释放氧的能力, 使组织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而发生机体窒息,一氧化碳即属于此类 物质 第三类为细胞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主要因其毒作用而妨碍细 胞利用氧的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细胞缺氧而产生所谓“内窒息”,硫 化氢、氰化氢气体即属于此类物质 窒息性气体的概念 氧含量/%主 要 症 状 17静止状态时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能力减弱,肌肉功能 被破坏,失去劳动能力 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还在跳动,如不进行急救 ,会导致死亡 <6立即死亡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所以空气中散布有CO 时,很难被人发觉,而且相对密度(0.967)与空气接近,能长时间 的混合在空气中。

      CO被人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于它与血液 中的血红蛋白(Hb)的亲和力比O2大200~300倍(240倍),故人 体吸入CO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 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解离速度比氧和血红蛋白 (HbO2)慢3600倍,且HbCO的存在影响氧和血红蛋白的解离,阻 碍了氧的释放,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空气中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CO在空 气中的含 量/% 报警仪显 示信号 ppm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0.02200吸入2~3h,轻微头痛 0.04400吸入1~2h,开始前额痛,吸入2.5~3.5h,后脑头痛 0.08800吸入45min,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h,失去知觉 0.161600吸入20min,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h,死亡 0.323200吸入5~10min头痛;吸入30min,死亡 0.646400吸入1~2min,头痛;吸入5~10min,死亡 1.2812800吸入即昏迷,1~2min,死亡 二、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m,下风侧40m禁止 有人,并设有警戒线,防止误入。

      2、煤气设备管道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站在上风侧 ,或者带呼吸器操作,防止煤气中毒 3、高炉出铁口外溢煤气,要用明火点燃到炉身以上工 作时,要两人以上,携带报警仪 4、严禁在煤气地区逗留、休息睡觉或取暖 安全操作 1、在生产、操作、施工中,如CO含量超过160ppm时,应 采取通风或佩戴防毒面罩的措施 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或煤气设备和管网发生煤气泄漏时 ,抢救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煤气泄 漏区域 3、进行煤气设备检查时须两人以上,危险作业时,现场 必须有人监护 安全防护措施 1、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检 修记录,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2、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 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试验时间为2h, 泄漏率每小时小于1%为合格 3、煤气岗位人员巡检时,必须携带CO报警仪,发现CO 超标时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检修人员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必须检测设备内 CO浓度,CO小于24PPM时方可作业,并对含氧量不断监 测,氧含量接近环境中的氧含量时才能进入 煤气安全检测 1、煤气鼓风机、加压机的轴头密封要严密,防止因泄漏 发生煤气中毒。

      2、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冬季要有保温,避 免因缺水造成煤气压力超过水封的安全要求,使水封被压 窜 3、采用V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并用的切断煤气方式,不准 单独将V型水封作为切断装置使用使用V型水封时,补 水量要充足,必须保持高水位溢流,泄水管不准泄水,水 封要设专人检查监护,防止水封缺水 密闭防止泄漏措施 4、氮气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倒窜造 成煤气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 5、热风炉开炉点火前,要按工艺要求进行烘炉和烟道烘 烤工作,烟道要有足够的吸力,避免废气外溢,造成煤气 中毒 密闭防止泄漏措施 从根本上说,要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一 条是严禁煤气泄漏,另一条是当煤气泄漏或带煤气 作业时,一定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在生产中,为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凡大修,改造或新建煤气设备投产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强度试验和 严密性试验,试验不合格的设备,严禁投产; 凡泄漏煤气的设备必须立即抢修; 凡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将设备内残余煤 气处理净,经采样分析,设备内CO含量不超过24PPm ; 凡属于带煤气作业,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通风式面罩; 不准用煤气取暖; 生活用上下水管道、蒸汽管道等,不准与煤气设施相通; 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煤气设备附近,严禁一切火源. 煤气设备附近或管道下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等生活间; 煤气加压机房,仪表室易于受煤气污染的工作场所,应设固定式CO 报警仪,对煤气设备集中的场所应定期采样分析监测CO含量; 煤气放散时应采取燃烧放散,无法点火时,要注意放散高度、风向 、气压等,以免发生大面积人员中毒。

      煤气设备应有明显安全警示牌; 煤气设备排水器除必须符合设计标准外,维护中应经常检测排水器 实际水位,以免水位下降,水封高度不够造成排水器冒煤气 事故 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1、发生煤气中毒后,在及时报警的同时,应立即将 中毒者迅速及时的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危险区域外上 风侧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 保暖 2、对于轻度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 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补氧,其症状即可消失经观察 有异常表现时,可送至附近医院或门诊所治疗 3、对于中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 等症状的,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医务部门到现场急救 ,并采取以下措施: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四肢伸开 , 煤气中毒事故的处理 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畅通;适当保 暖,以防受凉;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中毒者 吸氧气,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 中毒者的吸氧情况 在煤气防护站人员未到前,可将岗位用的氧气呼吸器 的氧气瓶卸下,缓慢打开气瓶开关对在中毒者口腔、鼻孔 部位,让中毒者吸氧,无氧条件下可以启用现场风源。

      4、对重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等症 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避免吸入中毒者 呼吸出的气体 煤气中毒事故的处理 凡在煤气污染区域作业,CO含量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的 ,应遵守下列规定: 作业环境中,CO含量在24ppm以下时,可连续工作; 作业环境中,CO含量在24ppm—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准超过1小时 ; 作业环境中,CO含量在40ppm—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准超过半小时 ; 作业环境中,CO含量在80ppm—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准超过15-20 分钟; 每次工作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国家卫生标准 严防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障企业设备安全,促 进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常避免煤气着火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有: 保证煤气管道设备的严密性,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 煤气设备附近,严禁一切火源; 带煤气作业区域或煤气放散区域40米内,严禁火源,严禁各种机动车辆通行; 带煤气作业中的工具应是铜质的,铁质工具应涂油; 带煤气作业区域,严禁有高温裸露蒸汽管道; 煤气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绝缘和可靠接地装置; 煤气管道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