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柿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69119301
  • 上传时间:2019-01-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7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果树植保员培训教程,武宁县职业中专 潘小洪,2014年11月12日,第八章 柿病虫害及防治,据记载,柿树已知病害有20多种,害虫有170种,其中柿树主要的病害有柿疯病、炭疽病、角斑病和圆斑病,为害严重的害虫有柿蒂虫、柿长绵粉蚧、草履蚧、柿星尺蠖等由于柿树树体高大,给病虫害防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制定防治方法时能够地面防治的,尽量把害虫控制在上树以前为害诊断: 病树春季发芽晚,生长迟缓,叶脉黑色、枝干木质部变为黑褐色,严重的扩及韧皮组织,致枝条丛生或直立徒长或枝枯、梢焦,结果少,且果实提早变软后脱落,严重的不结果或整株枯死 病原可通过嫁接或汁液接触及介体昆虫斑衣蜡蝉、血斑叶蝉等传染在国内北纬21~42度、东径102~121度,年平均气温10.8~19.9℃地区可见现柿疯病典型症状,在一个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地块严重度不同山西、河南、河北沿太行山区发病重至于品种目前30多个品种中:绵柿、方柿易染病,磨盘柿、牛心柿次之,水柿抗病一、 柿疯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抗病砧木育种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 (3)选用健树作砧木,嫁接无病接穗 (4)必要时可向树体注入四环素类抗菌素,二、柿炭疽病,为害诊断: 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叶片。

      新梢染病,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是旬,最初于表面产生黑色圆形小斑点,后变暗褐色,病斑扩大呈长椭圆形,中部稍凹陷并现褐色纵裂,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黑色病斑上涌出红色粘状物,即孢子团病斑长10~20毫米,其下部木质部腐朽,病梢极易折断当枝条上病斑大时,病斑以上枝条易枯死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也可延续到采收期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外围呈黄褐色,直径5~25微米中央密生灰色至黑色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遇雨或高湿时,溢出粉红色粘状物质病斑常深入皮层以下,果内形成黑色硬块,一个病果上一般生1~2个病斑,多者数十个,常早期脱落叶片染病,多发生于叶柄和叶脉,初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长条状或不规则形 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病果、叶痕及冬芽中越冬翌夏产生发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伤口侵入潜育期3~6天;直接侵入潜育期6~10天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气温升高或夏季多雨年份发病重柿各品种中,富有、横野易染病、江一、霜丸、高田、禅寺丸等较抗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肥、水管理,防止徒长枝产生。

      (2)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柿树生长期认真剪除病枝、病果,清除地下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3)选栽无病苗木引进苗木时,认真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汰除,并用1:3:80倍式波尔多液或20%倍石灰乳浸苗10分钟,然后定植4)发芽前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6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5:400倍式波尔多液,7月中旬及8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3:3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三、柿角斑病,为害诊断: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蒂,初在叶面现黄绿色至浅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展后颜色加深,边缘由不明显至明显,后形成深褐色边缘黑色的多角形病斑,大小2~8毫米,上具小黑粒点柿蒂染病多发生在蒂周围,褐色哐深褐色,边缘明显或不明显,由蒂尖向内扩展,发病重的引致落叶和落果 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蒂上越立,翌年5~6月遇适宜湿度开始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蒂在树上可残留2、3年,病菌可在蒂内存活3年以上因此病蒂是主要初侵染源和传病中心,在侵染循环中具重要作有。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叶背气孔侵入,潜育期25~38天防治方法 (1)落叶后至翌年新叶抽生前,认真摘除病蒂,可用铁丝色逐一彻底摘除,即可显效 (2)6~7月喷1:5:400~600倍式波尔多液二次,此外也可选用70%代森锰锌干悬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四、柿圆斑病,为害诊断: 柿圆斑病为常发病,造成早期落叶,柿果提早变红、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柿蒂叶片染病,初生圆形小斑点,叶面浅褐色,边缘不明显,后病斑转为深褐色,中部稍浅,外围边缘黑色,病叶在变红的过程中,病斑周围现出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1~7毫米,一般2~3毫米,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粒点,严重者仅7~8天病叶即变红脱落,留下柿果后柿果亦逐渐转红、变软,大量脱落柿蒂染病,病斑圆形褐色,病斑小,发病时间较叶片晚 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经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子囊果成熟,形成了囊孢子,借风传播,子囊孢子从气孔侵入,经2~3个多月潜育,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显症,9月下旬进入盛发期,病斑迅速增多,10月上中旬引致落叶,病情扩展就此终止圆斑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每年只有1次侵染。

      该病病菌越冬数量和病叶的多少影响到当年初侵染的情况及当年病害轻重生产上,6~8月降雨影响子囊果的成熟和孢子传播及发病程度因此,上年病叶多,当年6~8月雨日多降雨量大,该病易流行此外,土壤瘠薄、肥料不足、树势弱的柿园,落叶多,发病重防治方法: (1)清洁柿园,秋末冬初及清除柿园的大量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基肥,干旱柿园及时灌水 (3)及时喷药预防 一般掌握在6月上中旬,柿树落花后,子囊孢子大量飞散前喷洒1:5:5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如果能够掌握子囊孢子的飞散时期、集中喷1次药即可,但在重病区第1次药后要半个月再喷1次,则效果更好五、柿长绵粉蚧,为害诊断: 雌成虫、若虫聚集在柿树嫩枝、幼叶和果实上吸食汁液枝叶被害后,失绿而枯焦变褐;果实受害部位初呈黄色,逐渐变为黑色,受害重的果实最后变烂脱落受害树轻则造成树体衰弱,落叶落果;重则引起枝梢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柿树产量和果实品质。

      生活史及习性 年生1代,以3龄若虫在枝条上结大米粒状的白茧越立翌春寄主萌芽时开始活动雄虫脱皮成前蛹,再脱1次皮变为蛹;雌虫不断取食发育,4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爬至嫩梢和叶片上为害,逐渐长出卵囊,至6月陆续成熟卵产在卵囊中,每雌可产卵500~1500粒,卵期15~20天6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爬向嫩叶,多固着在叶背主脉附近吸食汁液,到9月上旬脱第1次皮,10月脱2次皮后转移至枝干上,多在阴面群集结茧越冬,常相互重叠堆集成团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害重天敌有黑缘红瓢虫、大红瓢虫、二星瓢虫、寄生蜂等,,防治方法 (1)越冬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刮树皮,用硬刷刷除越冬若 (2)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柴油乳剂 (3)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50%久效磷或50%对硫磷、50%三硫磷、40%氧化乐果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特别是对初孵转移的若虫效果很好如能混用含油量1%的柴油乳剂有明显增效作用 (4)注意保护天敌六、 柿蒂虫,为害诊断: 幼虫蛀果为主,亦蛀嫩梢,蛀果多从果梗或果蒂基部蛀入,幼果干枯,大果提前变黄早落俗称“红脸柿”、“旦柿”。

      生活史及习性 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树干基部附近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4月中、下旬开始经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为盛期成虫白天静伏于叶背,夜间活动卵多产于果梗或果蒂缝隙,每雌蛾产卵10~40粒,卵期5~7天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6月中、下为盛期,多由果柄蛀入幼果内、粪便排于孔外,1头幼虫能为害4~6个果,幼虫于果蒂和果实基部吐丝缠绕,被害果不易脱落,被害果由青变灰白,最后变黑干枯,6~7月老熟,一部分在果内,一部分在树皮裂缝内结茧化蛹蛹期10余天,第1代成虫盛发期7月中旬前后2代幼虫7月中下旬开始为害,8~9月台票为害最烈,在柿蒂下蛀害果肉,被害果提前变红、变软面脱落9月中旬开始陆续老熟越冬天敌有姬蜂防治方法 (1)越冬幼虫脱果前于树干束草诱集,发芽前刮除老翘皮,连同束草一并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2)及时摘除虫果 (3)各代成虫盛发期药剂防治,参考核桃举肢蛾七、柿绒蚧,为害诊断: 若虫及雌成虫吸食柿叶、枝及果实汁液 生活史及习性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年生4代,广西5~6代,以初龄若虫在2~5年生枝的皮缝中、柿蒂上越科山东4月中下旬若虫出蛰,爬至嫩枝、叶上为害,5月中下旬羽化交配,而后雌体背面形成卵囊并开始产卵在其内,虫体缩向前方,每雌产卵50~170粒,卵期12~21天。

      各代卵孵化盛期:1代6月中上旬,2代7月中旬,3代8月中旬,4代9月中下旬前期为害嫩枝、叶,后期主要害果实第3代为害最重,致嫩枝呈现黑斑以致枯死,叶畸形早落,果实现黄绿小点,严重的凹陷变黑或木栓化,幼果易脱落10月中旬以第4代若虫转移到枝、柿蒂上越冬主要靠接穗和苗木传播天敌有多种瓢虫、草蛉等,,防治方法 (1)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柴油乳剂 (2)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50%久效磷或50%对硫磷、50%三硫磷、40%氧化乐果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特别是对初孵转移的若虫效果很好如能混用含油量1%的柴油乳剂有明显增效作 (3)注意保护天敌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