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二单元 5 离骚(人教版必修2).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74432243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 离 骚 【作者档案】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楚辞》还影响到了汉赋的形成相关链接】千古风骚话屈原汨罗江之所以闻名中外,并不仅仅是因为江水清澈见底,江岸如诗似画,更重要的是因为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江岸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并最终“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他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颇得楚怀王信任。

      20多岁就出任“左徒”,根据当时的形势,他提出了彰明法度、举贤受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等进步主张由于他的主张触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一批奸佞之徒的诽谤,楚怀王便疏远了他屈原最后被放逐  屈原被放逐在洞庭湖一带,最后到了汨罗江畔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极端苦闷绝望的情况下,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从此,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与汨罗江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一提到屈原,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汨罗江;一看到汨罗江,人们就深深地怀念屈原屈原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他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处在急剧的大变革、大动荡态势中,时势造英雄,正是这种大变革、大动荡态势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材,在我国历史上写下“百家争鸣”的光辉篇章然而,风疾始知草劲,火炎方辨玉真,屈原凭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赤诚,始终不离开自己的故国担任左徒时,他不贪图安逸享受,不趋炎附势,而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乎先路!”即使在被馋、被疏、被黜乃至被迁、被逐的艰难岁月,他仍常系祖国安危:“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仍对美政理想孜孜以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祖国的人民仍然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对自己的故土仍然是“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返之何时?”而且下定决心“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如果自己拼死为之奋斗终生的美政理想在祖国不能实现的话,也绝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宁可像殷代的贤大夫彭咸那样,投江以身殉国屈原就是如此炽烈地眷恋着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人民,忠心耿耿地护卫自己的君国,坚贞不渝地追求美政理想在故国的实现,百折而不回,万难而不屈  正是由于屈原的“爱国心”、“人民性”,使他与汨罗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屈原投江后,附近渔民立即驾着渔船前往抢救当年渔民们争先恐后驾舟抢救屈原的情景,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了“龙舟竞渡”的风俗  汨罗人民每年端午节吃粽子(角黍)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树叶,皆汨罗遗风《荆楚岁时记》等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源  龙舟不起源于屈原,却因他而竞渡,从此犹如空洞的躯体有了灵魂,焕发生机;端午不起源于屈原,却因他而厚重,从此犹如一束光芒有了聚点,璀璨夺目伴随着那惊世的一跃,人民选择了屈原,世界认识了屈原君不见汨罗江畔,屈子文化园建设正如火如荼,爱戴屈原的人们将屈子精神永驻文本探究】1.永恒的《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上最早最长的抒情诗,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抒情长诗。

      《离骚》全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段落第一段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岂余心之可惩”,共128句第二段从“女媭之婵媛兮”到“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共128句第三段从“索藑茅以筳兮”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共118句本课选自第一段的后半部分,前一段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一段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怀我们看到,作者出身高贵,内美外修,希望依托圣王、兴盛宗国;无奈奸人挑拨、“美人”嬗变,落得蒙冤受屈、被逐遭贬然而,伟大的屈原却喊出了这样的心声:“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唯其有那样的高洁理想,方能有如此坚忍的毅力、强烈的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方能造就他伟大的人格壮哉!伟哉!亦堪悲哉,苦哉!古往今来,民生多艰,而“哀民生之多艰”者何其多也!哀而无奈者又何其多也!其中的原因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中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人民诗人的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总之,《离骚》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句句都渗透和体现出了这种为楚国矢志献身的深沉思想和悲壮美诗人屈原的命运既是独特的,又是普遍的;既是他个性的悲剧,又是他那个时代和人民的悲剧《离骚》中所体现的代表先进社会力量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人格以及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求索精神,冲破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获得了更高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甚至可以这样说,《离骚》在政治上的意义和史学上的意义远甚于此,率性任情,真实坦露;咏唱神灵的恋爱,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激昂慷慨、悲凉豪壮……2.众说纷纭话《离骚》对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时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时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做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传3.探析《离骚》的艺术成就《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美妙的修辞(1)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以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的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义自明2)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强了作品的色彩美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的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深情的述怀“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情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诗人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志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意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诗人忧国忧民、为民担忧的心胸诗人在述怀的诗句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这些闪光的诗句,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含蓄的比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本意是美貌,这里用来比拟自己的美德;“众女”本意指相貌一般的女人,这里用来比拟造谣中伤自己的朝臣。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本意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用来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参差的句式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