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页).doc
45页体育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1×20) 1、学校体育要贯彻( 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 学生 )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 运动兴趣 )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 国家 ) 、 ( 地方 ) 、 ( 学校 )三级管理 5、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 态度 )与( 行为 )表现 6、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 每一个学生 )受益 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 身体 ) 、 ( 心理 ) 、 ( 社会适应 )等三方面去评价 8、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 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方 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 ( 获得运动技能 ) 、 ( 提高健康水平 ) 、形成乐观 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 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锻炼原则 经常性锻炼原则) 、区别对 待的原则 二、简答题(10×4) 1、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2、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3、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问答提(20×2) 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里,各个领域目标又包含哪些方面? 2、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二、简答题 第一题、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第二题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 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 第三题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 对原有体育课进行重大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第四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三、问答题 第一题、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1、运动参与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 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 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心理健康目标: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 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第二题、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答:三者相同之处:(1)都属学校体育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 (2)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都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 (3)都是最终指向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完成 (4)三者活动的效果具 有一定的同一性。
三者不同之处:主要目标或任务、要求、内容、组织形式、承受的身心负荷和效果的评价均有所不同 三者的相互关系:(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 段,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 √ ) 2、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 ) 3、行进间队列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左脚上 ( × ) 4、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 √ ) 5、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 √ ) 6、双手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是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屈,两手持球然后两腿用力 蹬伸,上体抬起,两臂用力由后向前上方抛出 ( × )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某部位接触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 √ ) 8、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 9、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我评,组内相互 评价和教师价 ( √ ) 10、一个学校的运动成绩的优劣是判断其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 ( × ) 二、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 B ) 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 2、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B ) A.8-9 岁 B.10-13 岁 C.14-15 岁 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 A ) A、形态 、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量 4、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 B ) A、 《体育法》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C、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5、2007 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小学 1—4 年级测试的项目是: ( C ) A、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
B、身高标准体重、50 米跑、立定跳远 C、身高标准体重、 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6、7 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 ( B ) A、15 场 B、21 场 C、18 场 7、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体育课为每周: ( C ) A、二节 B、三节 C、四节 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 ( C ) A、2002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 ( C )A、400 米、800 米、1500 米 B、800 米、1500 米、200 米 C、1500 米、3000 米、10000 米 10 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为: ( B ) A、26 米 X 14 米 B、28 米 X 15 米 C、30 米 X 15 米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2、请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 180 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 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3、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答: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3、糖类提供热能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 能 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4、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 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5、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1、全面锻炼。
2、坚持经常3、循序渐进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5、要进行自我监督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划分为: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和社会适应 2.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和课 时计划 3.武术的基本手型有拳、 、 4.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应放在 和 的结合上 5.篮球运动是由跑、 、 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6.发展小学生投掷能力的练习有投、掷、 、 等多种方法 7.小学体育教材中有、 、 等几种民族舞蹈 8.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 、 三项 9.单杠的单挂膝摆动上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一手托 ,另一手按压 10.科学锻炼要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锻炼;(2)坚持经常;(3) ;(4)做好准备活动和活动;(5)要进行自我监督;(6)女生经期要注意运动卫生。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观 ( ) 2.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除有教师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外,还必须有家长评定 ( )3.我们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四肢,这些部位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 ( ) 4.篮球比赛中的带球跑属犯规 ( ) 5.立定跳远的预备姿势是:两脚自然平行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 ( ) 6. “向右转——走”的动令应落在右脚上 ( ) 7.篮球双手持球动作要点: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 ( ) 8.站立式起跑时两脚的预备动作是前后站立,前脚屈膝,后脚伸直。
( ) 9.急行跳高的完整动作是由助跑、起跳、落地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 ) 10.迅速有力的起跳是五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支撑跳跃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