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评价之梯奔自信之路.doc
5页架评价之梯,奔自信之路 宿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 胜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要把握好评价的契机,适时的评价;把握好评价的分寸,适度的评价;把握好评价的切入点,内容翔实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提高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用对评价、用好评价、用巧评价,促进每个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评价目标、适时、适度、契机、切入点、激励、自信 【正 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素质型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要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建立每个孩子的自信心,促进每个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看法:一、 把握好评价的契机 ,适时地评价 完全没有评价的课堂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因为教师不可能对学生的回答完全没有反应,除非教师否定了学生的回应或置之不理,使教学活动要么严格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要么“跑马”似的随意发挥评价实际上是向学生反馈信息,就学生的学习来看,信息反馈越及时,反馈的效果就越好好的评价重点在于抓住时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地给于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决了一道疑难问题时,尽管这道问题对其他学生来说可能轻而易举,教师也应适当地予以表扬,激励其更加努力;当一个学生没有正确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时,教师也应该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他的思考指明正确的方向适时地评价要求教师抓住评价的契机,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做出评价,帮助他建立自信一天,我班的王冬兴冲冲的跑过来,带着一脸的笑容对我说:“张老师,我发现了减法的简便算法,我想告诉你是吗?”我淡然地说:“张老师正忙,你下节课下课后再来告诉我好吗?”我随便搪塞地说一句好的,那我去上课了小男孩还是带着一脸的笑容跑走了第二节下课后,我捧着孩子们的作业本准时踏进教室,还没来得及把作业本放在讲台上,只见他急冲冲地向我跑来,手不停地挠着头,支吾地说:“张老师,你跟我说的,这节课下课让我来告诉你的。
啊!我心里一惊是啊,我确实说过,可是我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看着他急着想说又有些不敢说的表情,我带着微笑说:“好的,你说说吧!”“是这样子的比如说15-7吧,可以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7=3再算3+5=8就可以了!”天哪!我心里又失望,又伤心,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竟然告诉我一个他自认为很重大的发现,要知道,这其实是一年级时我早就和孩子们探讨过的呀!我不相信他只告诉我这样一个发现,于是,我继续说道:“你还有其他发现吗?”“没有了唉!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难受我真的不想对他说一句表扬的话可是当我一看到他那充满童真的眼神,看到他那可爱的笑容时,我觉得我应该保护他的这种发现,增强他的自信,给他继续探索的力量,不管他发现的是什么……“嗯,不错!真是一个不小的发现呢!老师想一直听到你的发现,好吗?”“好!”从他充满自信的回答声中,我仿佛看到“自信”的种子已在他心中悄然萌发二、把握好评价的分寸,适度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与及时评价的同时,还要坚持适度性原则一方面,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也就是通过称赞、表扬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地回应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且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因此,评价的整个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但老师必须认识到,激励并非就是称赞、表扬,无原则的称赞、表扬也会适得其反,一味地称赞、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和全面的认识,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自信过头,遇到挫折往往就一蹶不振,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碰到这样一个现象:师:请小朋友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生:(一部分同学在思考,一部分同学在东张西望)师:刚才我发现大家比较的可认真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呢?生1:(差三落四地说完了)师:你说得真好!生2:(说得正确)师:棒,你真棒!生3:(声音低,但基本正确)师:表扬全体学生齐声鼓掌)称赞、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获得前进的动力,但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表扬又有谁会在意呢?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偏离主体的解答、超越常理的奇妙想法或观点此刻,教师既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很可能同时也就扼杀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错误的答案里可能蕴含着正确的成分,有时思考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而只是在下结论时过于草率或没有仔细推敲的缘故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更应该及时的给与评价,而不是置若罔闻,老师应当与学生一起分析,肯定合理、积极地成分,改正或消除不合理的因素,帮助学生将看似离奇的想法变成合理性的思考,而不会扼杀学生的自信。
另外,评价也需要适度的批评批评也是一种激励,只要运用得当,仍然可以收到良好的评价效果要注意的是,批评需要讲究艺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为学生在许多情况下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需要教师在评价时予以适时地指出来即使是否定,也需要委婉的进行,有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予以分别对待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自信,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课上,我正在讲解观察图形,发现一位同学斜趴在桌子上,在端坐整齐的其他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于是,我停顿了一下,说:“现在老师看到同学们基本上都是从正面观察物体,唯有一个学生是从侧面观察物体同学们好奇地互相检查着,斜趴着的学生突然意识到了,红着脸,端正坐好,集中了注意力三、把握好评价的切入点,内容翔实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时,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要注意评价内容翔实有据,防止评价苍白无力、流于形式;无论是称赞、表扬或者批评,都要选用最具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容易接受,才能真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行为涉及多方面,如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情感发展等把握好评价的切入点还涉及到究竟评价学生的哪一方面,就一次评价而言,不可能面面具到,这就有一个切入点选择的问题,一般而言,从学生表现较好的方面切入,然后涉及其他方面,这样,即使是批评,学生接受起来也就显得自然要使评价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信;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帮助其确立自信,让他觉得自己能够学好;对思维活跃、粗心大意的学生,则要在激励的同时对其严格要求;对于学习稳重、思维严谨的学生,则可以有意鼓励其大胆猜想,勇于提出创新性的思想或观点,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要用对评价、用好评价、用巧评价,为学生架好评价的阶梯,搭建自信的平台,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旅途中自信地走下去参考文献】①《小学数学教师》 ②《课程标准》 ③《学生发展性评价应知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