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与地图(修改)6.ppt
43页地理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利用经纬网图考查经纬度的判断、方向的确定、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及最短航线的确定 2.以我国或世界某一特定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 3.以等高线地形图切入,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实际应用4.区域等高线图和经纬网图叠加,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影响 5.以地形剖面图切入,结合某条经线或纬线考察区域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与地图,经纬网的应用,1.定“位置”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有方格网经纬网图和极地经纬网图两种其中,极地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确定南北纬见图中a、b、c) (2)确定东西经见图中d、e),,2.定“距离” (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 。
3.定“方向” 基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a.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b.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a.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b.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由以上两点可判断C在A的东南方),4.定“最短距离”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 )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 而不是 ),(3)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即最短劣弧线),5.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6.定“时间” 在时间计算中,如果没有给出具体地点的时间,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 12点,赤道与晨线交点地方时为6点,赤道与昏线交点地方时为18点,可以做为已知条件用于计算据此推算,向东时刻早,向西时刻晚,每隔经度15°相差1小时每隔经度1°相差4分钟7.定“区域” 学习地理可形象记忆主要国家的轮廓特征,抽象记忆空间定位点的地理坐标,熟悉境内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从而构建起这些重要国家的“心理地图”例如,根据下列特殊定位点经纬度的分布 ,确认国家名称8.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度数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例题1】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小于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北 D.与②通过地心的对称点为(55°N,60°W),【解析】在球面上,过两点的最短航线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所以从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从选项A的内容可知其大圆航线与①③这两点所在的纬线不重合,因此其最短距离,要小于这两点在60°纬线上的距离,即小于555千米;②和④在同一经线上,则其大圆即为这两点所在的经线(圈),因此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与②通过地心的对称点为(55°S,50°W)答案】B,地理小实验:测算当地的经纬度 实验用材:2米竹竿(1根)、皮尺(1个)、量角器一个、手表一只、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1)在二分二至日时,在操场上竖立竹竿,在地面定为Q点,准备测量影长和角度上午任意时间测得影长M,以MQ为半径划圆,下午影长至圆周时记为N,连接MN并取其中点X2)当竹竿影子第二次与QX重合时,也是一天影子最短时,记下时间并与北京时间12点比较时差。
(3)把步骤(1)重复,当影子与QX重合时用皮尺测得影长,用量角器测得太阳高度角 (4)记录的影长、竿长、太阳高度角以及时差等数据,利用三角函数和时差计算规律可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过程(2)测得时差数,利用120°E“北京时间”换算成经度差,测算当地的经度;过程(3)测得数据后,利用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测算出当地的纬度变式训练1】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D,(2)某人幻想在某年7月从e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钻出地面后,他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温带草原,B,【解析】第(1)题,东半球为20°W~0°~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第(2)题,根据地理坐标对跖特点,从e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的地点在(0°,40°E),位于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景观。
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2.比例尺缩放,,,3.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2)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距)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例题2】读下图,回答(1)~(2)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B,(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B,【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图上距离相同,根据比例尺含义,a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b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c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d图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所以b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第(2)题,等高距是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实际高差,在高差相同情况下,水平距离越长,坡度越小,所以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为:acdb。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方法,【变式训练2】读下列经纬网图,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 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A,(2010·天津节选)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4题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B,垂直比例尺决定了纵坐标的大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