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小学数学“四基”的认识.doc
2页对小学数学“四基”的认识小学数学“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双基教学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已经不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有所改变现代社会信息量很大要求我们能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选出对我们有用的,同时知识更新很快,今天我们所学的,明天就被社会所淘汰对知识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那些能够表达出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使思考的结果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思考的过程智慧表现在对于问题的处理,对危难的应付,对实质的思考以及实验的技巧等因而,小学数学要发展,就需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需要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需要将以往重视培养演绎能力,发展为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并举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世界上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 一、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积累探究性经验 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二、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三、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智慧自动作发端”,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四、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积累抽象概括的经验抽象概括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充分地经历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再从许多数学事实或数学现象中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五、引导学生经历反思推广的过程,积累情感、思想性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就学习群体而言,数学活动经验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也需要与同伴展开积极的交流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技巧,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同时,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份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长得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