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
3页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1.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 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 废除二十一条 D. 严惩卖国贼3. 右图连环画反映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义和团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4.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 )A. 劳动节 B. 青年节 C. 中秋节 D. 建军节5. 1919年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B.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C.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 6.五四运动的主体是( )A. 学生 B. 工人 C. 无业游民 D. 军队7.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A.誓死争回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9.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③ D.②③④10.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B.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C.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1.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 A. 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B.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C.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D. 一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12.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其“新”包括( ) ①领导阶级 ②任务和性质 ③指导思想 ④发展前途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 )A. 山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B. 辽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C. 香港岛的主权问题 D. 台湾岛的主权问题15. 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在于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去维持公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4)宣言最后的“两个信条”表现了这次运动的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