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七年级历史(上)期末模拟试题.doc
4页2012-2013 学年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模拟试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形式:闭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2.某海外旅行团要来到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A.盘古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黄帝陵3.历史上,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暴君是A.启 B.纣 C.桀 D.周武王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5.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 ,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9.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1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11.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2.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14 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
你可建议他阅读A. 《水经注》 B. 《天工开物》 C. 《离骚》 D. 《兰亭序》15.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相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6.孔子的哪句话是说学习态度要老实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祖冲之18.公元 207 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19.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魏碑》 B.《玄秘塔碑》 C.《宣示表》 D.《兰亭序》20. 敏捷出生于 1998 年,结合年代尺想想看,1998 年是A.19 世纪 90 年代 B.20 世纪 90 年代 C.19 世纪晚期 D.20 世纪初期二、改错题(下列每小题两处标有“ ”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订正。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我们今天能吃到大米饭,应该感谢距今约七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1)错误: (2)订正: 22.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老子1)错误: (2)订正: 23.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也富足,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1)错误: (2)订正: 24.东汉华佗因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错误: (2)订正: 25. 《史记》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错误: (2)订正: 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18 分)26.阅读下列材料(10 分)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李太守是谁?他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4 分)(2)李太守主持修建了哪一重大水利工程?(2 分)(3)伯禹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4 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摘自《中国历史七(上) 》人教版教材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反应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 分)(2)材料二世董仲舒建议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哪位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罢黜百家”是什么意思?(4 分)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22 分)28.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把和平共处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小磊同学中北策划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完成 (12 分)爱好和平,反对战争(1)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2 分)(2)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 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 (1 分)昭君出塞,三世无犬吠之警(3)昭君出塞是因为当时谁想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这件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 分)张骞通西域(4)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 和阳光以西,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1 分)(5)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请写出丝绸之路的终点 (2 分)历史启示(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问答,我们应该赞成哪种交往方式?(2 分)29.学习完第 20 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后,老师布置了以下的练习,请你来完成 (10 分)(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哪里?(2 分)(2)类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三项措施 (6 分)(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何历史意义?(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