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ppt

123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132679739
  • 上传时间:2020-05-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3MB
  • / 1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出版社 生理学基础 5 19 2020 1 生理学基础 7 血液 3 6 血液循环 4 呼吸 5 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基础 7 6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目标1 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 2 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 3 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4 熟悉正反馈与负反馈 5 了解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 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 过程 机制 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 从而阐明各种生理活动发展 变化的规律 二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一 生理学的实验方法1 动物实验通常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类 2 人体实验 二 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 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 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 1 器官和系统水平2 细胞和分子水平3 整体水平 三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 用整体的 动态的 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 从生物的 心理的 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学习中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绪论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多种多样 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 发现生命活动至少有三种特征 即新陈代谢 兴奋性和生殖 一 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称为新陈代谢 二 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称为兴奋性 一 刺激 二 反应 三 兴奋性的指标 三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 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生殖是生物体得以繁衍后代 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绪论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机体所面临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一 外环境与适应 外环境是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 对人类而言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 机体也不断地做出反应 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类不但有被动适应环境的能力 而且还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能动地改造环境的能力 绪论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 内环境与稳态 一 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称为内环境稳态 简称稳态 它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 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绪论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 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 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 其调节的方式包括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 神经调节1 基本方式2 反射类型 1 非条件反射 2 条件反射 3 调节特点神经调节反应迅速 准确 作用时间短暂 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绪论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 体液调节1 基本方式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化学物质主要是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体液调节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方式 1 全身性体液调节 2 局部性体液调节 2 调节特点体液调节作用缓慢 范围广泛 持续时间较长 三 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 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不随动脉血压的变化而改变等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 幅度较小 灵敏度较低 但对维持某些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意义 绪论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 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实际上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反馈信息的性质和作用不同 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 一 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二 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 绪论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学基础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习目标1 熟悉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2 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 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 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 过程 机制 影响因素等 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 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 但许多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 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 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膜 也称为质膜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单纯扩散 二 易化扩散1 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2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具有以下特征 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 主动转运 四 出胞与入胞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 液态的物质团块 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 出胞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 入胞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 如侵入体内的细菌 病毒 异物或血浆中脂蛋白颗粒 大分子营养物质等 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 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一 受体与配体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它们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相结合 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配体是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 如激素 神经递质和药物等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饱和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二 受体的功能受体的功能一是能识别和结合体液中配体 二是能转发化学信息 受体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结合后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在Mg2 的共同催化下 细胞内的ATP被转变为环一磷酸腺苷 cAMP cAMP可激活细胞内许多酶系统 产生生理效应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物电现象是指生物细胞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电变化 简称生物电 现以神经纤维为例介绍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二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离子的跨膜转运 二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称为动作电位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三 骨骼肌收缩的形式骨骼肌的收缩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其意义在于完成一定的躯体运动 肌肉兴奋后引起的收缩可因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收缩形式 一 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二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四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即前负荷 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 一 前负荷 二 后负荷 三 肌肉收缩能力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生理学基础 7 血液 3 6 学习目标1 掌握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功能 2 掌握血液凝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 掌握血型的分型及输血原则 4 熟悉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和血细胞的生理特性 5 了解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它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 从而完成物质运输 维持内环境稳态 免疫与防御等功能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二 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比重 二 血液的黏度 三 血浆pH值 四 血浆的渗透压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浆指的是血细胞的细胞外液 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也是机体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一 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血浆的主要成分为水 占91 92 其余为溶质 一 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 二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 三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液 第二节 血浆 二 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一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其中80 来自Na 和Cl 二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约为3 3kPa或25mmHg 血液 第二节 血浆 一 红细胞 一 红细胞的数量 形态和功能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 其运输O2的功能主要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 CO2的运输主要表现为HCO3 的形式 红细胞内有多种缓冲对 具有一定的缓冲酸碱度变化的能力 二 红细胞生理特性红细胞具有悬浮稳定性 可塑变形性和渗透脆性 它们都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有关 1 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称为悬浮稳定性 2 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红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 3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 可用来表示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血液 第三节 血细胞 三 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1 红细胞的生成 1 生成部位 2 生成原料 3 成熟因子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正常情况下 体内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恒定 当机体所处环境或功能状态发生变化时 红细胞生成的数量和速度会发生适当的调整 1 促红细胞生成素 2 雄激素 四 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90 的衰老红细胞在脾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 称为血管外破坏 还有10 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冲击而破损 称为血管内破坏 血液 第三节 血细胞 二 白细胞 一 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根据白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 将其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 粒细胞又根据所含嗜色颗粒的特性不同 分为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无粒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 4 0 10 0 109 L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 70 嗜酸粒细胞占0 5 5 嗜碱粒细胞占0 1 单核细胞占3 8 淋巴细胞占20 40 二 白细胞的功能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 2 嗜酸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能力 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嗜碱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在有过敏反应 寄生虫感染等情况时 常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 血液 第三节 血细胞 3 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胞质中有较大的颗粒 颗粒内含有肝素 组胺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主要在过敏反应中起作用 4 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 转变为巨噬细胞 表现出更强的吞噬作用 能吞噬更多 更大的细菌和颗粒 能合成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调节其他细胞的生长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5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分为两类 一类是T淋巴细胞 参与细胞免疫 一类是B淋巴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 血液 第三节 血细胞 三 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碎片形成的 具有生物活性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如下 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 参与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其发挥的作用是 1 释放缩血管物质 使受损血管收缩 血流减慢 破口缩小 有利于出血停止 2 黏附 聚集于血管破损处 形成较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 暂时堵塞小的出血口 形成初步止血 3 促进血液凝固过程 并进一步使血块收缩 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最后完成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液 第三节 血细胞 一 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称为血液凝固 一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二 凝血过程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 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 1 凝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