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答案.doc
61页20诗歌鉴赏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答案一、诗歌鉴赏1.(2019•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 , 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B解析: (1)B(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分析】(1)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故答案为:⑴B; ⑵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⑶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诗中出现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 (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唐]李贺①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② , 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③;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注释】①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
②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③鼍鼓:用扬子鳄的皮制作而成的鼓1)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写了宴会的________和________景象,为尾句抒情造势注意: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 (2)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解析: (1)觥筹交错;歌舞升平(2)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①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其后四句写了音乐歌舞的美妙,突出了酒宴的辉煌与美好②其后两句讲述春光正好,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桃花随风如雨而落,但死亡紧随而来③尾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答政治讽刺诗也可,理由如下:①注解;②诗歌前11句讲述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③尾两句使用反语,暗带讽刺,说“统治者能喝酒喝吧,死后什么都喝不了,即便是好酒如刘伶,死后想喝酒也不可能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中,先根据题干要求“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理解这九句含义理解诗句含义: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题干要求“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所以写的是觥筹交错和歌舞升平景象 (2)诗的前九句都是在写宴会的景象,应对其景象进行概括,即“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其后四句写了音乐歌舞的美妙,突出了酒宴的辉煌与美好”,这是“即事”,眼前之事写景常常是为了抒情,而且要阐述的是“抒怀诗”的理由,要侧重分析为什么抒怀,所以对写情的其后两句不能像写景那样简单概括,而是需要具体分析:其后两句讲述春光正好,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桃花随风如雨而落,但死亡紧随而来常常结尾才是卒章显志之处,所以尾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如果答政治讽刺诗,那就要围绕其讽刺意味答题注释常常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根据注释“①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可以看出政治讽刺意味注解;而诗歌前11句描绘了歌舞升平的景象,如喝酒用“琉璃钟”,其形容酒杯名贵等,可见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既然要说其实政治讽刺诗,那么要看出诗歌末尾抒情表达的深层意味,尾两句说“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其实是一种反讽手法,讽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故答案为:⑴ 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⑵ 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①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其后四句写了音乐歌舞的美妙,突出了酒宴的辉煌与美好②其后两句讲述春光正好,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桃花随风如雨而落,但死亡紧随而来③尾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答政治讽刺诗也可,理由如下:①注解;②诗歌前11句讲述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③尾两句使用反语,暗带讽刺,说“统治者能喝酒喝吧,死后什么都喝不了,即便是好酒如刘伶,死后想喝酒也不可能了”点评】 (1)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回答此题是要注意逐句翻译,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白话译文: 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 (2)本题是对诗歌情感思想的考查,回答本题,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分析。
可以是整治讽喻诗,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斛筹交错、歌舞升平的景象,为尾句抒情造势,最后两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表明劝酒,实则反语,讽刺意味浓郁也可以是即事抒怀诗,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极尽赞颂接下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春光正美,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青春正美,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伤感苦涩之情尽显最后,“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及时行乐固然痛快,但是,酒闲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独和空虚之感前后这种极度的反差和不协调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①唐·柳宗元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莳②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注释】作者元和九年在永州时作②莳:种植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作者跟随崔中丞应邀造访郊外居住的卢少尹一事B. 首联点明郊居之地是在湘江岸边,四周无邻,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C. 古代称甘草为国老,浊酒为贤人,此处既写药、樽照应,又暗示崔中丞的身份D. 尾联自然高妙,语意双关,“为五禽戏”既写实,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2)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D解析: (1)D(2)颈联描绘了一幅环境清幽的闲居画面清泉浅浅,回漩在石上,傍依着高高的柳树,而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抒发了作者对卢少尹郊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诗意、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D项,“‘为五禽戏’既写实,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错误五禽戏”,后汉名医华佗创造的一种强身运动,因动作模仿五种禽兽的姿态而得名听说你还善于作五禽之戏,难怪出门时鸥鸟都与你亲密无间这里是指胸中没有机心的自然无为状态领悟了某种道理后,就可以锻炼形体、修身养性为已任,忘却机心,胸中坦荡,这样就真正地融人大自然而不是“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 (2)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清泉萦回在浅浅的石滩上,高高的柳树也种植在周围;小路弯曲在青藤之间,时时有绿竹相衬写一路上的景色,泉、径、石、藤、高柳、绿筠,诸种景致都显示出一种田园雅趣,身处其中的诗人一行自然也觉得心清神爽,飘然尘外。
这两句也有提起下文的作用:在如此环境中归隐田园、忘却尘世,也应该是必然的选择吧结合标题“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及注释内容“此诗是作者元和九年在永州时作”等分析可知,诗中极力描摹卢遵摆脱尘网后的欣悦生活,虽然其居所清冷寂寥,但可以心无挂碍、悠然自得抒发了作者对卢少尹郊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故答案为:⑴D; ⑵颈联描绘了一幅环境清幽的闲居画面清泉浅浅,回漩在石上,傍依着高高的柳树,而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抒发了作者对卢少尹郊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诗意、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