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讲解学习.ppt
31页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又称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外生成CH4和CO2的过程 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如下图:一、厌氧处理的原理分解乙酸产甲烷菌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复杂有机物水解1简单溶解性有机物发酵1脂肪酸、醇类、丙酸、丁酸、乳酸等氢气、二氧化碳1231245乙酸甲烷、二氧化碳同型产乙酸菌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甲烷菌 如果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系统不充氧,由于好氧微生物活动造成厌氧环境,使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最终成为优势菌群,并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分解l 好氧与厌氧处理 (3)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厌氧细菌可分为高温菌和中温菌两大类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分别为55左右和35左右如温度降至10以下,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将非常低产甲烷菌的最适pH范围也较好氧菌为小 (4)处理后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于好氧处理 (5)厌氧微生物可对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6)处理过程的反应较复杂如前所述,厌氧消化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一个连续的微生物学过程,远比好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过程复杂 厌氧条件下,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成为最终电子受体,而好氧条件下氧是最终电子受体。
两者比较,厌氧分解过程产生的能量少,细胞产量和污染物分解速率低,有机物只能进行不完全的分解,最后由产甲烷细菌作用而生成甲烷优缺点优点:有机负荷高,产生的剩余污泥少,运行费用低,对氮磷等需求低,产生甲烷可作为能源缺点:厌氧微生物生长慢,产生臭味,对进水水质和操作控制要求高,对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低,出水水质一般达不到规定的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应用 可以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也能处理中低浓度的废水; 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有机化工和制药等工业废水处理 1、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主要包括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真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这类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先通过胞外酶的作用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再将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脂肪酸、醇类等 发酵细菌大多数为专性厌氧菌,但也有大量兼性厌氧菌按照其代谢功能,发酵细菌可分为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等 除发酵细菌外,在厌氧消化的发酵阶段,也可发现真菌和为数不多的原生动物二、厌氧处理微生物 2、产氢产乙酸细菌 研究所发现的产氢产乙酸细菌包括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属和暗杆菌属等 这类细菌能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降解为乙酸和H2。
只有在乙酸浓度低、液体中氢分压也很低时才能完成3、产甲烷细菌 产甲烷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主要利用乙酸产生甲烷,另一类数量较少,利用氢和CO2的合成生成甲烷也有极少量细菌,既能利用乙酸,也能利用氢 以下是两个典型的产甲烷反应:氧和氧化剂对产甲烷菌有很强的毒害作用4、厌氧微生物群体间的关系 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不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茵相互依赖,互为对方创造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但又相互制约厌氧微生物群体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生长和产甲烷所需要的基质; B、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创造适宜的氧化还原条件; C、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清除有毒物质; D、产甲烷细菌由为不产甲烷细菌的生化反应解除反馈抑制; E、不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维持环境中适宜的pH值三、厌氧处理的影响因子pH6.87.2温度(中温35、高温55 )营养盐毒物高浓度的离子以及其他有机毒物氧浓度(厌氧菌的生活环境)氧化还原电位食料微生物比温度因素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见图1 消化温度与消化时间的关系见图2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的突然变化,对沼气产量有明显影响,温度突变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停止产气。
根据采用消化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常温消化(1030 )、中温消化(35左右)和高温消化(55左右)搅拌和混合 搅拌可使消化物料分布均匀,增加微生物与物料的接触,并使消化产物及时分离,从而提高消化效率、增加产气量同时,对消化池进行搅拌,可使池内温度均匀,加快消化速度,提高产气量 消化池在不搅拌的情况下,消化料液明显地分成结壳层、清液层、沉渣层,严重影响消化效果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厌氧消化搅拌方法包括机械搅拌、泵循环、气体搅拌等机械搅拌时机械搅拌器安装在消化池液面以下,定位于上、中、下层皆可,如果料液浓度高,安装要偏下一些;泵循环指用泵使沼气池内的料液循环流动,以达到搅拌的目的;气体搅拌,将消化池产生的沼气,加压后从池底部冲入,利用产生的气流,达到搅拌的目的机械搅拌适合于小的消化池,液搅拌和气搅拌适合于大、中型的沼气工程 营养与C/N比 厌氧消化原料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既是产生沼气的基质,又是厌氧消化微生物赖以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是碳素和氮素两种营养物质,在厌氧菌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一定比例的碳素和氮素表1给出了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原料C/N比过高,碳素多,氮素养料相对缺乏,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
若C/N比过低,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养料相对过剩,则容易造成系统中氨氮浓度过高,出现氨中毒 各种废物的碳氮比(C/N) 原料碳氮比原料碳氮比大便(610):1厨房垃圾25:1小便0.8:1混合垃圾34:1牛厩肥18:1初沉池污泥5:1鲜马粪24:1二沉池污泥10:1鲜羊粪 29:1鲜猪粪13:1氨氮 厌氧消化过程中,氮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消化系统中的由于细胞的增殖很少,故只有很少的氮转化为细胞,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氮都转化为消化液中的氨氮,因此消化液中氨氮的浓度都高于进料中氨氮的浓度实验研究表明,氨氮对厌氧消化过程有较强的毒性或抑制性,氨氮以NH4+及NH3等形式存在于消化液中,NH3对产甲烷菌的活性有比NH4+更强的抑制能力 有毒物质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甲烷菌的生长代谢的基质一定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过高的VFA会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破坏消化过程 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抑制剂的种类也很多,包括部分气态物质、重金属离子、酸类、醇类、苯、氰化物及去垢剂等对厌氧消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对厌氧消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抑制物质浓度/(mg/L)抑制物质浓度/(mg/L)挥发 性脂肪酸2000Na35005500氨氮15003000Fe1710溶解性硫化物200Cr6+3Ca25004500Cr3+500Mg10001500Cd150K25004500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有密切的关系,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消化过程和消化产物,不同的微生物要求不同的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对微生物是不利的,表现在:1由于pH的变化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的电荷变化,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2pH除了对微生物细胞有直接影响外,还可以促使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作用,从而对微生物产生间接影响,因为多数非离子状态化合物比离子状态化合物更容易渗入细胞;3pH强烈地影响酶的活性,酶只有在最适宜的pH值时才能发挥最大活性,不适宜的pH值使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
四、厌氧处理的主要方法核心:厌氧反应器工艺流程包括: 调节池调节池 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 甲烷收集利用系统甲烷收集利用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的基本流程废水调节池热交换器气柜厌氧反应器沉淀池出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371)普通厌氧反应器 (AP)也称普通消化池无辅助搅拌设施,固体停留时间3060d;温度不到30的低浓度有机废水、水量变化很大或间歇排除或毒物负荷波动等情况下的废水,需要较大的反应体积;普通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的类型2)厌氧接触反应器排出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分离后回流到反应器中有效处理的关键在于污泥沉淀性能和污泥分离效率图2-8 厌氧接触反应器3)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特点: 没有载体,絮状污泥在上升水流和气泡的作用下处于悬浮状态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是其中的一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厌氧固定膜反应器 类似于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填料固定5)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类似于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载体通常为沙粒、活性炭,悬浮,处理有毒物质效果较好项目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基本原理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好氧塘法厌氧消化法、厌氧生物膜法、厌氧塘法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类群1.活性污泥法好氧呼吸细菌是降解的主力,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影响出水水质,丝状细菌、真菌异常生长会导致污泥膨胀厌氧微生物群体起主要作用:发酵细菌水解不溶性有机物,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或醇类;产氢产乙酸细菌将挥发性脂肪酸降解为乙酸和氢;产甲烷菌利用乙酸产生甲烷,少部分利用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2. 生物膜法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均能代谢降解有机物,真菌对废水净化有作用,藻类能增加溶解氧浓度,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对出水水质有影响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的比较项目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应用范围城市污水、石油化工、印染、食品加工和酿造等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稳定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与好氧过程配合使用处理城市废水,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处理等特征能量需求高;污泥产生量大;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敏感;处理后废水有机物浓度低;能量需求低,可以产生能量;污泥产生量极低;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更敏感;处理后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可对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处理过程的反应较复杂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的比较。
